改造命运失败 可怕的“意恶”

今天我再次把自己体悟到的几点心得告诉给大家。首先要讲的是“意恶”,《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是与《了凡四训》互补的经典,度过的朋友都知道,俞净意一生看上去没做过什么大坏事,而且还看似做了很多大善事,为什么弄了个中年生活凄苦,妻儿不保?正如灶神所讲:意恶太重、行善专务虚名。这或许是我们在改造命运市场犯的错误。眼下是末法时代,众生的业障很大,意恶多。所以说我们应该检讨自己是不是常起心动念造作恶业。比如书中提到的俞净意得意恶:忆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高己卑人念、淫念、贪念、嗔念。恐怕不少朋友都犯过其中几条甚至多条吧。况且这还仅仅是俞净意公的意恶,我们还有我们自己的。我们如果不改,搞不好会跟他下场一样。这让人怎么能不警惕!

还有便是专务虚名。今天的我们再想想自己,行善真不真诚?是不是老是想着福报快来!快点发财!大伙赞扬我!自己是不是真的发信行善?我曾犯过这个错误。希望大家别走我的老路了。对于治意恶,比较实用的方法就是念佛,一天到晚只要不到用脑子思考、工作的时候,就立刻提起佛号。一般人都会选择弥陀四字圣号,我也是,圣号短小也容易摄心,这也是大善念。不过烦恼习气重,怕是佛号提不起来,那么我建议大家都购买《了凡四训*净空法师讲记》附录带有《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的讲解,把书放在自己能随手拿来的地方如书房、办公桌等。自己根据自身情况,安排每隔固定的时间就看一看。其他经典作品比如《安全士书》也行,因人而异。对治意恶的方法,我个人目前也没什么高招,同修们有好办法的,希望大家无私的奉献出来。

善心贵在保养,我最早读过《了凡四训》后的几个月里意恶很少,但是之后有意恶重生了,看过又一遍后,意恶又少了。所以大家可一定要保养善心啊!南北朝时,禅宗五祖弘忍法师的弟子神秀曾做过一首诗:“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虽然,慧能大师之后作的诗:“菩提本无树……”比他境界更高。但是对于我们改造命运、消灭意恶来说,神秀法师的诗更适合。愿大家改造命运成功,我发愿将来我若是改造命运成功了,一定要写一部现代版的《了凡四训》,与了凡先生不同的一点是我不仅把它留给我的后代,而是留给社会大众。

 

点我:

相关文章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九回拜觀自在菩薩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九回拜觀自在菩薩

  又到普陀罗伽二岛上  参观自在菩萨众生宝  共演慈说离怖畏随宜  证入菩萨大悲行法门  这时,善财童子一心思惟着鞞瑟胝罗居士的教化,然后渐次向南游行,抵达补怛洛迦山①,处处求觅这位观自在菩萨②...

净空法师:人从生到死与天地鬼神有密切的关系

净空法师:人从生到死与天地鬼神有密切的关系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我本业缘。主阎浮人命。生时死时。我皆主之。在我本愿。甚欲利益。自是众生。不会我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我们先看这...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昔日维卫佛带领比丘六万二千人,出山回其文王的国土。国王得知维卫佛归来,为了广纳僧人,便在城外划地大兴精舍,使六万二千比丘僧人得以安居修行。  有一位比丘,告诉左右住户人家,想请他们再亲自建造一...

宋道发教授:佛教本迹史观片论

宋道发教授:佛教本迹史观片论

佛教本迹史观片论 宋道发 编者按:当今的佛教历史研究者,一般都把佛教历史作为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客观对象来加以研究,对佛教史籍的内容各怀仁智之见,难以切近事实...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65、喜洋洋化干戈为玉帛

《释迦牟尼佛广传》:五.安忍品-65、喜洋洋化干戈为玉帛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五安忍品  65、喜洋洋化干戈为玉帛  久远之前,有一国王名为山王,他有次率领军队前往森林中打猎。在树荫下休息时,从北方来的商人在...

她的经历堪称东方《丑小鸭》神话

她的经历堪称东方《丑小鸭》神话

  过去,佛住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当时,波斯匿王的大夫人摩利生了个女儿,起名叫波余罗,意思是舍利。可惜,这位公主的面貌无比丑陋,肌肤干涩犹如蛇皮,头发粗硬仿佛马尾。  国王一点儿不欢喜这样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