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有出家的心非常好!但是发心正确与否,

问:师父,要如何跟你出家?追随您出家众,有什么条件?请您为障碍弟子出家的众生,取法号回向!请师父介绍出家真正的意义。

答:我想,有出家的心非常好!但是发心正确与否,这个很重要!所以你想要出家,首先你要接近出家众。譬如说你是女众,多去接近出家的女众,也让对方了解,你的心态对不对?正确与否。你是逃避现实才出家吗?有些女众来找我:师父,我要跟你出家!我说:我帮你介绍好吗?不行!我就是要跟你出家!这个有男女的念头(有爱染心),当然,如果老菩萨没问题,有些年轻人是有这个念头。这当然不行!这样出家会伤害你,对不对,也不应该!

所以出家的条件,就是有厌离心,知道欲望、贪、嗔、痴是轮回的苦,但是这还不是我们出家的主因,大乘的出家是为了要成佛、要有大悲心,所以,首先你有厌离心,然后我真的想要帮助众生,所以我要出家、我要成佛。出家是上品上生,成佛的一个很好的助缘!但是我现存在一个问题,出家以后不精进的太多了!出家以后日子蛮好过的,不用烦恼钱的问题、住的问题,信徒供养使得他反而懒惰掉了,不精进,这是很大的问题!

所以,出家以后,各位要去亲近善知识,每一位善知识有他特别的优点、特点、特质,然后他的特点你要学。这位出家人很努力、很努力于经教的钻研;很努力在做事,种种方便服务大众,你都要去接近他,向他学习。我到今天为止,我还在接近、学习各种善知识身上的精进、优点,所以这样来激励自己。所以,你说,如果你认为你有障碍,障碍了你出家度众生,然后为它取个名字叫出离,如果你认为有,就这么做,我也不知道有没有!愿它的名字,也能够了解出家的快乐。出家就是为了快乐,没有为别的理由!为了解脱、再来为了帮助众生解脱,这样而已!所以愿你都能够如愿。

 

点我:

相关文章

南怀瑾:破解自杀的密咒

南怀瑾:破解自杀的密咒

讲到无明,给各位说一个近代的故事。此事距离现在大约一百二十年清末时代,一个贵州人在四川犯法,判死刑,要杀头。很巧,执刑的刽子手刚好是这名死刑犯最要好的朋友。死刑犯...

南怀瑾:专念受持药师佛圣号就能过上好生活

南怀瑾:专念受持药师佛圣号就能过上好生活

药师琉璃光如来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如何能在家庭的矛盾中做到不生气与宽容?

如何能在家庭的矛盾中做到不生气与宽容?

问:家庭当中产生过一些矛盾,我没办法做到不嗔恨、不愤怒,做不到平静和宽容,无法自拔,怎么办?怎么对治?夏坝仁波切答:这时你就想,如果你愿意拥有幸福的家庭,那么你要...

心道法师·灵鹫山佛教教团:如何鼓励大家加入助念

心道法师·灵鹫山佛教教团:如何鼓励大家加入助念

问:一般人听到助念都退避三舍,请问师父,如何鼓励大家加入助念的行列呢?   答:学菩萨道,最好做的就是助念,过去佛陀的时代就有一个老太婆,佛从来没有...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L 11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L 11

1159经:本经为佛陀对居士说布施功德。 谈到布施的功德,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达摩祖师与梁武帝之间的一番对话。按照流行的说法,达摩与梁武帝之间的对话大致如下: 梁...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三章 中国佛教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三章 中国佛教

第三章 中国佛教道德 佛教是一种道德伦理色彩十分浓厚的宗教,它重视人的道德价值,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并把它的宗教实践建立在道德实践基础上,认为成佛的前提是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