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出家的沙门为什么能断淫欲呢?外道为什

人的寿命就在呼吸之间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佛问沙门”:佛故意设一个问答,这问题本来佛不需要问旁人,并不是连佛都不明白,想要问问其他的沙门,好令自己明白,不是的!因为佛知道,人不知道人命有多长的时间,所以佛就问一个沙门说了,“人命在几间”:你说人命有多长的时间呢?有几许的时间呢?“对曰,数日间”:这沙门就对佛说,大约人命几天就会死了,不是很长的。“佛言,子未知道”:佛就对这沙门说,你没有明白道,你还不懂啊!

“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又问另一个沙门,人这生命有多长的时间?“对曰,饭食间”:这沙门就对佛说,在吃顿饭的时间里,人的寿命就会没有了。“佛言,子未知道”:佛对这个人说,你还没明白道啊!

“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佛又问另外一个沙门,人命在几许的时间会没有了?“对曰,呼吸间”:这人对佛说,人的寿命就在呼吸之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佛对他说,真是好得很!你是明白道了。

以前在印度有一个国王,他相信外道,因为外道修种种的苦行,有的持牛戒,有的持狗戒,有的以灰涂身,有的睡钉子床,修种种瑜珈的苦行。相对地,在佛法里,比丘修道是很容易的,不修这种种的苦行。

所以这国王就问佛的弟子说:“我相信外道所修的这种种苦行,可是他们还都不能断淫欲心,那么比丘这么随便,这淫欲心和烦恼,怎么能断呢?这根本就断不了的!”

有一个法师就答覆这国王说:“你可以在监狱里提拿一个应该处死的人来,对这人讲:‘我给你一碗油,你用两手拿着,在大街上游行。你游行市街时,如果洒了一滴油,就把你杀了;如果一滴油也不洒,回来就不杀你,把你放了。’那么这时候,你可以预备一些奏音乐的美女,在市街上奏音乐。等这个应该要死的人游完了街,你看看他这油洒了没洒?如果他的油洒了,当然就要被杀了。若一滴也没有洒,你问他在这街上都看到些什么?看他怎么样说!”

国王就照样办了,提出一个应该被杀的人,就对他说明白:“本来今天应该把你杀了,但是现在我给你一个不死的机会,怎么样呢?你必须去游街。游街时,我给你一碗油,你用两手端着,这油若是一滴也不流出来,不洒出去,那么回来就不杀你。若是洒了一滴油,回来还是照常把你杀了,你去试一试!”

于是,就这么样做。市街都游完了,回来一看,碗里边的油果然一滴也没有洒。国王就问了:“你在这市的大街上,看见过什么?听见什么?”这犯罪的人说:“我什么也没有看见,就只看见这油,我时时刻刻都保护这油,不教它洒了。我除了看见这碗里的油,旁的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

国王就问法师说:“这是什么道理呢?”

这位法师就告诉他:“这就是譬如出家的沙门,他因为看这生死的问题事大,所以他没有时间来生淫欲的念头。他想要了生死,就好像那要死的人,如果流出一滴油,有了一点烦恼,那他就死了。出家的沙门也就是这样子,为什么他能断淫欲呢?就因为他把这生死的问题看重了;外道为什么不能断淫欲呢?就因为他不明白生死,不懂得这个生死是一种大的事情,所以他不能断淫欲。”

我们修道为什么淫欲心不断呢?也就因为你没有真正地认识生死无常就来了。你若知道生死无常就要来了,就没有时间来打淫欲的妄想,没有时间生这种淫欲的烦恼了。

恭录自《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

 

点我:

相关文章

嘎玛仁波切:三样最珍贵的财富

嘎玛仁波切:三样最珍贵的财富

拥有健康的心灵才是真福报,佛教徒拥有虔诚心才是真福报。现在的社会,人口越来越多,住房越来越小;高楼大厦林立,人与人之间越来越有隔阂。但很多时候彼此间的福报是会相互...

打坐入定的各个阶段

打坐入定的各个阶段

小乘阶段是“欲界定”。欲界定分四个步骤训练:第一步叫粗定或粗住;第二步叫细住;第三步叫欲界定;第四步叫未到地定。中乘阶段是“根本禅”。“根本禅”分四步功夫,即初禅...

在工作中布施,提升自己的事业和福报

在工作中布施,提升自己的事业和福报

如果有人想让事业更好,那么我在这里分享一下我这三年里面,如何运用佛法来提高自己的事业。首先我做的行业是电子商务,包括美工设计。一开始接触这个行业,我也是小白一个,...

宣化上人:我要劝大家不要再堕胎了!

宣化上人:我要劝大家不要再堕胎了!

南无阿弥陀佛!愿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解脱得自在我要劝大家不要再堕胎了,你想想,一个生命还未出世,就成冤魂,到处是要命的小鬼,你说社会会安宁吗?这些小鬼需要不贪财、...

海涛法师:发愿绝不生气,不起欲望,绝不退转的不

海涛法师:发愿绝不生气,不起欲望,绝不退转的不

不动佛在因地做比丘时,发愿绝不生气,不起欲望,绝不退转。如果退转,宁下地狱。将来成佛以后,名为不动。所有地狱、鬼道、畜生道、临终的人、要死的人,听闻、看到我的名字...

星云大师:随缘的性格

星云大师:随缘的性格

处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现代社会,如何坚守善恶是非观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能圆融的与人和谐相处,《大乘起信论》中的‘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是为人处世最好的性格。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