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当初本师释迦牟尼佛,舍弃了王位,舍弃了最美丽的眷属,舍弃了世间难舍的一切,只是因为大悲心切。

他做太子时看见鸟吃虫子,看见众生为了生活而互相吞吃;又看到有老人,有病人,有死人,人有这么多的苦痛,老病死皆不能免。自己不能无动于衷,不能不去救度,于是就出家了。

当时印度许多种外道。现在西方人学东方,对于印度的婆罗门外道(梵)还是学的。梵水平很高,相当于中国的老子。太子出家后,对所有的外道名师,一一参拜求学。但很快就达到老师的造诣,同老师齐等了。再要前进,就须另找新老师了。

于是从一个又一个,全都学遍了,仍是不行,只有靠自己。就在菩提树下,结吉祥草为座,发大誓愿,不证菩提不起于座。在腊八夜里,一眼看见明星,豁然大悟。彻见本来。

悟时开口的第一句:“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一切有生命有情感的生物,都具有如来(如来是佛十号之一,就是佛)的智慧与功德。

佛就是觉者,最彻底的觉悟者。一切众生在迷惑之中,尚未觉悟,可是都已经具有如来的智慧和功德,这是在释迦牟尼佛之前,没有任何人说过的。中国人读四书五经,老子道德经,诸子百家,都没有这样的语言。老子是恍恍惚惚的有这么点体会。说道:“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吾不知其谁氏之子,象帝之光。”所以老子就比孔子高了。

“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一切众生都有如来的智慧功德,怎么当前你不显出来呢?鸟还要吃虫子啊,虫子还要被鸟吃呀,你们不都是佛吗?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妄想执著的障碍,对于自身本具的智慧光明种种功德之相,不能证得。

很简单。就这四个字,“妄想执著”。因为妄想,妄就是虚妄就是错误的。近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物质、时间、空间,都是由于人类的错觉。咱们这个“妄想”对“错觉”,天然的对子。形容词对形容词,名词对名词。这是爱因斯坦所说,物质是由于人的错觉。

佛教则说由于妄想。因心在妄动,才看见万类万物。我们不但有妄想,而且执著。坚持所见。搞什么就着什么。抓着什么就粘在什么上头,摆脱不开。执是坚持,著是粘住。妄想是错误,执著是坚持错误。由于妄想与执著,所以众生就不能证得。本有的佛性,本具的智慧德相完全显不出来。

本师释尊以上的开示,道破了宇宙的玄秘,也道尽了宇宙的玄秘,这是十方如来的心髓,是三大藏教的源泉,一切经论,一切修行法门,莫不从此推演而成,因此这是圣教的基本;一切法门的出发点,也即是一切法门的归止。一切莫不从此语流出,一切也莫不流归此语。

一切众生,蠢动含灵,平等平等,同具如来智慧德相。也即是同具佛性,佛性即是妙明真心,法身如来、真如、实相等等。所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无差别者是本体,凡事有体有相有用,在本体上无差别,可是在相用上就有差别。

如来离妄,所以成圣。众生执妄,沉沦六道。虽然本具佛性,依旧昏迷不觉,若欲转凡成圣,只在远离“妄想执著”。众生堕在妄中,坚持不放,胶粘绳缚,虽然本有法身,可是法身的神妙相用,无法显现。

更严重的是,自有佛性,不能认识,不敢相信,如《首楞严经》所说,自己本来有头,可是偏偏认为自己无头,四处狂走,另觅自头,所以学佛首先须认识,自头从未丢失过。何须“头上安头”。(《心声录·佛法的基本与要径》黄念祖著,中国书籍出版社)

 

点我: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你做这些事情,就会被酒色财气给迷住了

宣化上人:你做这些事情,就会被酒色财气给迷住了

《佛遗教经浅释》◎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

传喜法师:佛法功德胜虚空

传喜法师:佛法功德胜虚空

佛法功德胜虚空 2011.06.20沈阳开示慈悲为本怀 方便施救度 这个是有形的,有形的里面都包含着这些无量的祝愿在里面,所以我们平时念“南无阿弥陀佛”,南...

关其祯居士:「厌离娑婆、欣慕极乐」是往生净土的

关其祯居士:「厌离娑婆、欣慕极乐」是往生净土的

「厌离娑婆、欣慕极乐」是往生净土的先决前提 第317期明觉文:关其祯 人人为求生,岂会为求「死」 - 往生!? 净土宗的宗祖善导大师编著《观经四帖疏》时,先作...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三十七节 放下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三十七节 放下

第三十七节 放下梵志向世尊献花。世尊召仙人放下,梵志放下左手一枝花。佛又召放下,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枝花。佛又召放下,志曰:『吾今两手俱空,更教放下个什么?』佛曰...

净空法师:学佛人,在日常生活當中的态度

净空法师:学佛人,在日常生活當中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学习不为自己,对自己来讲一切随缘,什么都好,不执着、不分别。自己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对待别人应当慈悲,慈悲,随缘不攀缘,行善绝不求回报。衣食住行...

念金刚经彻底治愈了我的严重抑郁症

念金刚经彻底治愈了我的严重抑郁症

浩瀚的佛学,无法言语的神奇。可是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竟被看成是迷信。修佛后的我亲身体会:我就真诚地说句实在话,其实这不是迷信,修佛之人更非愚昧,而是超凡脱俗的高智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