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出家人为何晚间不能吃东西

  出家人晚间不吃东西

因为这是鬼吃东西的时候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在佛教里对于使用饮食方面,早晨是天人吃饭的时候,中午是佛吃饭的时候,过中午之后就是畜生吃东西的时候,到晚间就是鬼吃东西的时候。

本来鬼是找不着东西吃,可是我们人这儿吃东西,这碗和筷子一出动静,它听见声音,就会来抢着吃。我们所吃的东西,到它的嘴里就变成火,因为它业报太重了,不能吃东西。鬼就以为人用法术将这饮食变成火,不给它吃,于是它就生出瞋心对人就打,或者令人生病,就和人来斗争。所以出家人晚间不吃东西,因为这是鬼吃东西的时候。

在早晨是天人吃东西,天上的人在早起吃东西,所以出家人在早起喝粥的时候,送出去一点饮食给天人吃,或者给鬼子母吃。

鬼子母,就是我们讲的“罗刹鬼”,他专门吃小孩子。罗刹鬼子母,为什么叫鬼子母?因为她有一千个鬼子。它带领这一千个儿子,各处去偷小孩子来吃;人家小孩子一出生,它给偷着来就吃。很多的家庭里,小孩一出生,就被它给偷着吃了,变成很多家庭都没有小孩子了。于是有人去求佛,问佛这怎么办?

佛知道小孩子都是给鬼子母偷去吃的,于是佛就把鬼子母最小的儿子给拿来,放到佛的钵里边扣着。鬼子母回到家里一看,小儿子丢了,就各处去找,找来找去,也就找到佛的地方。一听,它这小儿子在钵里边哭,它就想把钵给抬起来,救它小儿子。殊不知,它抬不动钵,回到家又把其他这九百九十九个儿子都带来,大家一起用力来掀这个钵,也是纹丝不动。

它就向佛来讲道理:“你为什么把我的小儿子抢来放到你钵里,不给我呢?”佛说:“你有多少个儿子?”它说:“我有一千个儿子。”佛说:“你一千个儿子,现在只没有了一个,你为什么就这样着急呢?”它说:“我的儿子,我一个也不能少的!”佛说:“那么你把人世间所有的小孩子都偷着拿去吃,这又怎么讲呢?”鬼子母说:“我不是想要吃小孩子,我是没有东西吃!如果不吃小孩子,我这一千个儿子连我都要饿死!”

佛说:“从此之后,你也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不要再到处去偷人家小孩子吃。你有这么多个儿子,却一个都舍不得,我把它给扣到钵里,你就这样着急,世间人的小孩子,你都吃了,人家的父母岂不着急吗?你不要做这种事情了。”

鬼子母也就答应佛,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于是释迦牟尼佛就叫所有的弟子,在午斋的时候,送点饮食给鬼子母吃。

所以送食念这首偈颂:“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说这吃的东西,好像甘露那么甜,无论它们有多少,都可以吃饱的。这是中午送供的偈子,叫“施食”。这个施食,就是给大鹏金翅鸟和罗刹鬼子母的。

恭录自《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浅释

  日中一食好处多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日中一食,就是早晨也不吃东西,晚间也不吃东西,只在中午十一点到十二点这个时间来吃饭,这叫日中一食。但是一般不明白佛法的人,以为日中一食就是持午;其实不是!持午,就是早晨吃、中午吃、晚间不吃。

日中一食是很好的,可惜不容易做得到。为什么?民以食为本;一切人都有吃东西的食欲,饿一点,就想吃东西。早起也饿,晚间也饿;好是最好,不容易做得到。好什么呢?节省很多麻烦;你少吃两餐,就少大便、小便几次。“日中一食”这种的功德,说也说不完的;总而言之,你少吃一点东西,就少一点麻烦;吃得太多了,麻烦就会多了。“日中一食”这种的好处太多了!

日中一食,是依照佛的制度、佛的规则来修行的。制度就是规则,就是规矩。早晨,是天人吃饭的时候;佛只有中午来应供;等过午未时,这是畜生吃东西的时候;晚间就是鬼吃东西的时候。

出家人为什么晚间不吃东西呢?就因为你晚间一吃东西,这筷子、碗一响,鬼就想来同你抢东西吃。可是人吃的东西一到鬼的口里就变成火;一变成火,鬼就生瞋恨心,就要跟你打斋了,令你生病。所以修行的人,晚间不吃东西,就是这个原因。

恭录自《佛陀十大弟子传─摩诃迦叶尊者》

 

点我:

相关文章

济群法师:为谁持戒为谁修

济群法师:为谁持戒为谁修

为谁持戒为谁修 我们为什么要持戒?是因为戒律由佛陀制定,觉得应该持,还是真正意识到持戒对修行、解脱确有利益?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加以思考。 如果仅仅因为戒...

净空法师:持戒要持到不见世间过,就得定,你持戒

净空法师:持戒要持到不见世间过,就得定,你持戒

『功德』跟福德有差别。福德就是我们平常讲福报,福报可以与别人共享,功德就没有法子。什么是功德?「功」是你修学的功夫,修学有功夫,你必定有收获;这个「德」跟得失的「...

传喜法师:体验结夏安居的出家生活

传喜法师:体验结夏安居的出家生活

体验结夏安居的出家生活  传喜法师 (10.07.30)    今天六月十九,在我们夏令营期间,这也是非常主要的我们佛教界的一...

刘素云:因为遭遇挫折困难而出家学佛,这个发心不

刘素云:因为遭遇挫折困难而出家学佛,这个发心不

这个世饶王听佛说法,他真正觉悟了,他不作国王,他要出家修道,这是真正的觉悟。如果他不是常常地听佛讲经,他不会觉悟。因为常常听佛讲经,他又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这样...

夫妻和睦的“神咒”

夫妻和睦的“神咒”

沧州有位官宦人家的妻子,不被丈夫宠爱,心中郁郁寡欢,都快要成为心病了。她的性情乖戾,夫妇俩更合不来。这时,恰好有一位修行高深的尼姑到来,她就前去向尼姑询问:自己与...

净界法师:我们一生的修行,临终一关最为要紧

净界法师:我们一生的修行,临终一关最为要紧

 我自己读《遗教经》,读到“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我对这句话很感动!一个人临命终时保持寂然无声,这是什么境界呢?我们一生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