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大的福德来自不计较的心

一个喜欢计较的人,他所做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会回到自己的身上,这就是业力。要明白,带着计较的心做的好事,它的力量是相当有限的,而借助它的力量让你开智慧,让你跟你自己存在的佛性连结,事实上是很不容易的,没有什么机会。

生命真正的好事,生命最大的福德,是来自于你根本不知道你在做好事。你只是因为你在警觉你的自我,而产生跟人家互动、待人接物中时时心存仁厚,常常都能替人家着想,然后你的心量跟虚空一样完全没有所谓的计较的痕迹,而能深刻地时时体谅一切众生、一切有缘与你互动的人或动物。

比如讲一句话的时候就会想我讲这句话会不会伤到别人的自尊心,会不会造成人家心里的痛苦,而不是说我讲这句话是要赢得他对我的好感,或者我要卖他某种东西,或者我先建立好人际关系,要用的时候就用的到。

一个心存仁厚、常常替人家着想、有体谅心的人,他会在停车的时候考虑到停的位子,先跟前面及后面的车子比较看看,保持一个完整的距离,让他们开车子出来时比较方便。

走路的时候看到一块大石头或者铁钉放在路边,那可能会让人家的轮胎刺破,或被人家的脚踢到,所以我把这些石头搬到旁边,把铁钉收起来,或者把碎玻璃想办法丢到垃圾桶去,只是因为存在一个不忍有人受伤害的心!

看到自己的亲人常常生气发脾气,我们要想到他的压力一定是很大,我们不要再激怒他了,我们要看到他本来情绪就比较浮躁,加上工作压力又很大,或者他的身体不太好,甚至可能是有抑郁症,又或者他可能碰到很不如意的事情。

所以我们真的要能体谅,想到可能是因为我自己的疏忽、不小心讲话刺激到他,而不再计较谁有道理,谁没有道理?只有一份诚心,心存体谅、仁厚的慈爱。这个就是要跟空性连结,找到你的纯真、你的善,让它显露的一个最有效的方便法。你要去对照。

你要记住,执着于任何真理及观点就是自我,就是贪嗔痴。比如喜欢强调自己的观点是对的真理,那么不管你的道理对或不对,不管你的道理是否符合公益,都是不善的心,都是扭曲的心。

一个进入自己空性的人,他会渐渐地不再争执于道理,只有一份慈爱的流露,不断地观察自己的心量够不够?自己的慈爱有没有不足的地方?而不再跟任何对或错、谁有理谁无理认同了。

这就是远离因果镜,让你得到生命的自由自在的不二法门,只有往这个方向走,你才能远离一切邪恶不善的心,不再辩论,不再争论,不再计较谁对谁错,只有一份无尽的慈爱。这是我们生命的本质,那个本质会让我们幸运;那个本质会让我们远离业力;那个本质会让我们超出三界,虽然我活在三界里,我们的肉体停留在三界里,但是我们不受三界的束缚。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脾气是毒,在怀孕期间发脾气,就给胎儿

净空法师:脾气是毒,在怀孕期间发脾气,就给胎儿

教学要从年少,要从儿童,儿童心地非常纯洁,社会上许许多多这些染污他还没有沾上,所以我们称为童真。世出世间都尊贵童子,菩萨一般也称童子,无论他年岁多大,他的心单纯,...

信愿法师:临终遇法预知时至潇洒归西

信愿法师:临终遇法预知时至潇洒归西

【念佛感应录】临终遇法 预知时至 潇洒归西李胜利,男,52岁,家住湖北潜江园林镇。于2018年6月28日预知时至,三拜佛后,笑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李胜利原本不信佛...

仁清法师:自杀未遂的戒贤法师

仁清法师:自杀未遂的戒贤法师

病有好几种,四大不调是身病,想抽烟,想喝酒,看了人家那耳环,就想搞一个更大的,那叫心病,烦恼。身体上的不舒服,有好多解释。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看过《西游...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四、为何要忏悔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四、为何要忏悔

四、为何要忏悔 我们简要说说为什么在正授皈依之前要忏悔? 忏悔是独立修学很重要的环节,叫忏悔法门,修行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从字面上看,“忏”是忏除以往过失...

嘎玛仁波切:愿中国的祥和社会,充满智慧与慈悲、

嘎玛仁波切:愿中国的祥和社会,充满智慧与慈悲、

导语:如果时刻面对战火纷飞,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都不可能维系,安居乐业无从谈起。要懂得感恩、珍惜并自豪可以身处一个富强安定的国家,并尽己所能地运用佛法的慈悲与智慧,维...

海涛法师:施食既然功德那么大,怎么舍得不做呢

海涛法师:施食既然功德那么大,怎么舍得不做呢

慈悲最有力量,慈悲最快乐!举手之劳,几滴水,乃至一点点米饭,都可以。佛教说的,一阎浮提众生皆得离苦,都吃得到、喝得到,太慈悲了。大部分的菩萨都知道施食咒,布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