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家,要学宽容,聪明人,要学厚道

出身富贵之家的人,很容易养成骄纵的习气,“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本来就已经很难做到,更何况“贫而乐,富而有礼”。俗话说,记人之长,忘人之短。

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和气平,《论语》中说,“宽则得众”,中国谚语中也说,“量大好做事,树大好遮阴。”越是富贵之家,越在暗中存在破败的风险。存一份宽容之心,也是为将来留一份退路。

在中国古代,流传着一个“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宽容并不是逃避,相反还是一种进取的方法。做人做事应该以忍让为怀,选择退让一步,就等于为日后向前进一步留下回旋的余地。

聪明人,要学厚道

聪明人心思活络,但另一方面却也精于算计。因为害怕自己有所损失,便处处经营着自己的小利益。在斤斤计较中做出很多损人利己的事。这些耍心眼的行为也许能得到一些蝇头小利,但是这些小心思一旦被识破,就很难再从同伴那里获得信任。《周易》中曰:“君子以厚德载物。”《论语》中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就是说,自己厚道做人,对别人少一份责难,才是远离怨恨最好的方法。

厚道之人,必定心存善念,立身正直,做事严谨。也许他们不会在初次见面时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却如高山流水一般,在长久的相处中让你产生信赖和安全感,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在社会的滚滚红尘中,学会圆滑世故的小聪明太容易,反而是学会厚道处事的道理更难一些。

 

点我:

相关文章

脾气火爆爱生气,怎样才能少生气,不造口业?

脾气火爆爱生气,怎样才能少生气,不造口业?

问:这一年左右,我感觉自己的脾气特别火爆,一点就着,自己也知道这样很不好,可是就是嘴巴比脑子反应快,我要怎样才能让自己少生气,不造口业?答:1、习气都是对自己无底...

隆相法师:心中有众生和佛菩萨福报就大了

隆相法师:心中有众生和佛菩萨福报就大了

隆相法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在《贤愚经·贫女难陀品》有这么一篇故事,在祇园精舍,波斯匿王来供养佛。因此就发心要供养这个灯,在他的这个范围之中,要用很多盏灯。因为国王发...

我与两只蜻蜓

我与两只蜻蜓

单位院子里挂着的一根铁丝下面,不知啥时候结了一个蛛网,上面粘着一只红色的蜻蜓,一动不动。我找到一根棍子,伸到蜻蜓旁边,想看看它是否还活着。谁知棍子刚接触到蜻蜓的身...

信愿法师:遭人谋害助念得生

信愿法师:遭人谋害助念得生

【念佛感应录】遭人谋害 助念得生陈伟国,廿八岁,赵阿美师姐的小儿子。往生前一个月,即一九九五年农历四月,一连参加埔里灵岩山寺两期佛七,回来后即对母亲郑重庄严地说:...

印良法师:浅议佛学“六度”般若之持戒

印良法师:浅议佛学“六度”般若之持戒

浅议佛学“六度”般若之持戒持戒,是佛学专用词,又被广泛散播在国学文化中。戒,是个形意字。你看,小篆字形“戒”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戈”是古代战...

白云禅师:菩萨行道与现实生活

白云禅师:菩萨行道与现实生活

菩萨行道与现实生活 今天我是头一次到基隆市与大家共结法缘,我每到一个地方做专题演讲,往往都会有一种内心的感动,为什么呢?也就是我们佛教,尤其是中国的佛教,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