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家,要学宽容,聪明人,要学厚道

出身富贵之家的人,很容易养成骄纵的习气,“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本来就已经很难做到,更何况“贫而乐,富而有礼”。俗话说,记人之长,忘人之短。

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和气平,《论语》中说,“宽则得众”,中国谚语中也说,“量大好做事,树大好遮阴。”越是富贵之家,越在暗中存在破败的风险。存一份宽容之心,也是为将来留一份退路。

在中国古代,流传着一个“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宽容并不是逃避,相反还是一种进取的方法。做人做事应该以忍让为怀,选择退让一步,就等于为日后向前进一步留下回旋的余地。

聪明人,要学厚道

聪明人心思活络,但另一方面却也精于算计。因为害怕自己有所损失,便处处经营着自己的小利益。在斤斤计较中做出很多损人利己的事。这些耍心眼的行为也许能得到一些蝇头小利,但是这些小心思一旦被识破,就很难再从同伴那里获得信任。《周易》中曰:“君子以厚德载物。”《论语》中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就是说,自己厚道做人,对别人少一份责难,才是远离怨恨最好的方法。

厚道之人,必定心存善念,立身正直,做事严谨。也许他们不会在初次见面时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却如高山流水一般,在长久的相处中让你产生信赖和安全感,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在社会的滚滚红尘中,学会圆滑世故的小聪明太容易,反而是学会厚道处事的道理更难一些。

 

点我:

相关文章

清远法师:讲经说法 展现风采——清远法师接受凤

清远法师:讲经说法 展现风采——清远法师接受凤

讲经说法 展现风采——清远法师接受凤凰网华人佛教访谈 2008年4月9日,清远法师在北京前门建国饭店接受了凤凰网华人佛教和中华宗教交流协会网的联合访问,清...

仁清法师:病人将终之时,一发千钧,要紧之极

仁清法师:病人将终之时,一发千钧,要紧之极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第三条是注意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大事啊。“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

如何辨别护法和附体?

如何辨别护法和附体?

    问:在学佛的居士身上,如何辨别护法和附体?居士们常讲自己的“护法”如何如何,这对居士自己和其他修学...

仁清法师:一切的物质,资具受用,都是临时的,不

仁清法师:一切的物质,资具受用,都是临时的,不

这个也是一个指导性的东西。比方说嫁女,不必要都去鼓捣被子,这被子够盖的就行了,太多了,放在那里让老鼠咬了。有很多孩子都娶媳妇了,他两口子那结婚的被子还没盖着呢。你...

人间天:如何从得到财富、健康、长寿等等的利益到

人间天:如何从得到财富、健康、长寿等等的利益到

我们内心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这贪嗔痴三毒,其中以愚痴为最,于是所有的业行都是因为这个愚痴在,才会随意造作身口意,才会不断地抛射自己的愿力、念力、心力,才会不断地为自己...

信愿法师:不论何种念佛,皆需具有真信切愿,方可

信愿法师:不论何种念佛,皆需具有真信切愿,方可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印光大师开示:不论何种念佛,皆需具有真信切愿,方可与佛感应道交,决定现生出此娑婆,生彼极乐(二)继续看底下,【根据《大般涅槃经》,《大智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