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妇身贫心不贫虔诚扫佛精舍终证得道果

  祇园精舍里的僧众在佛陀的教导下,和合共住,用功精进。每天,僧众庄严的讽诵、摄受的威仪,让精舍呈现出一片肃穆祥和的法界,同时也让住在精舍旁的贫穷人家,在耳濡目染下心生欢喜,和三宝结了善缘。

  “多么庄严的佛陀,多么和合的僧众啊!如果能够供养他们,不知该有多好呢!”贫苦的妇人望着祇园精舍,陷入了沉思。但,再看看四周──“唉!”妇人叹了口气,自己的家中一贫如洗,拿什么来布施供养呢?“难道就这样放弃供养三宝的机会吗?

  ”妇人心想。这时,她突然灵光一现:“我虽然没有钱,但我可以尽我的心力做为供养,不是也很好吗?”于是,妇人当下即决定要发心每天打扫祇园精舍。

  妇人说到做到,所以隔天一早就来到精舍,把精舍整理得一尘不染,令僧众有清净庄严的环境能安心办道,也让所有来到道场的人生起欢喜赞叹之心。妇人日复一日从未间断,至诚之心始终如一。

  祇园精舍的附近还住了一位长者。有一天,长者出门游玩,马车不知不觉地行驶到一个奇妙的地方,在这里所见到的景象,让长者叹为观止──因为他看见远处的水泽中,竟有数十间以七宝砌成、高广妙好的房舍,在阳光的照映下,更显金碧辉煌。这时,长者看见房舍旁仿佛有个人影,由于难忍惊讶之情,便欢喜地大声询问道:“请问您,这一大片殊胜庄严、美仑美奂的房子,是属于谁的产业啊?”这时,果然有声音远远传来,回答说:“有一位贫穷却具足德行的人,因为洒扫佛陀的精舍,种了无上福报,未来会投生到这里,我现在正在为她建造这一片房舍。”长者听了,十分欢喜地说:“太好了,我一定要去找这个大福报的人,向她求取这些房子。”

  长者立刻驾着马车继续前进,前方出现的竟然就是贫妇又小又破旧的家。长者于是向妇人请求:“您有一件好东西,是不是能给我?我以五百两黄金做为报酬。”妇人听了大为不解:“我一直都是如此贫穷,哪里会有什么好东西呢?”长者说:“没关系,您只要答应我就好了。”妇人虽然疑惑,但还是答应了他:“好吧。”于是,长者便给了妇人五百两金,欢喜地离开。看着长者雀跃的背影,再看看手中沉甸甸的黄金,妇人觉得简直像在做梦:“究竟是什么好东西呢?这个东西可真是帮我圆满供养三宝大愿的功臣呢!”

  妇人意外地获得五百两金,却始终没有用来添置家中所需,反而以这些黄金广修供养,种大福田。因为她的清净发心,广积福德,圆满布施,不久便在一次听闻佛陀开示的当下,证得道果。

  ——典故摘自:《经律异相.卷十九》

  省思:

  故事中的贫妇身贫心不贫,虔诚清扫精舍,以清净的环境供养僧众安心办道,立即成就七宝宫殿的果报,说明以清净心、护持心、赞叹心供养三宝福田,因缘殊胜。及至获得长者的五百两金,仍然不生起希取之心,全部广施供养,更证明贫妇供养三宝深心坚固,难舍能舍,全无悭吝之情。因此果报更上层楼,闻法清净,获得解脱。

  布施供养之功德利益者有三:布施供养之心、布施供养之物、布施供养之对象。日常生活中,若能秉持清净心、欢喜心、供养心,耕耘敬田、恩田、悲田,自利利他,广结善缘,则所行皆是殊胜的布施──虽是小施,亦获大福。

 

点我:

相关文章

《百业经》:(26)无畏与鼓声  孩童发心 得佛授记

《百业经》:(26)无畏与鼓声  孩童发心 得佛授记

  序译序 (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女...

佛以慈心降毒龙入钵

佛以慈心降毒龙入钵

  佛初成道于鹿野苑度五比丘,又度化了耶舍等五十位年轻比丘后,思索着该往何方弘法,才能广利一切人天?“摩竭提国的优楼频螺迦叶三兄弟,信奉外道的他们,极受国王臣民的尊崇敬仰。虽然傲慢难调,可是他们聪...

无事可做就是福?

无事可做就是福?

  无德禅师收了不少青年学僧,大家慕名跟他学禅。禅师吩咐僧众,一切都不可带进山门。禅堂里,他要学僧“色身交予常住,性命付给龙天”,但学僧有的好吃懒做,讨厌工作,有的贪图享受,难以忘俗。无德禅师于是...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的奇特遭遇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的奇特遭遇

  编者按:你知道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译经家吗?(答案在文章结尾)鸠摩罗什是四位大师中最早在中国开始译经的。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鸠摩罗什大师的坎坷的一生,但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弘扬佛法的...

《百喻经卷下》:70、尝菴婆罗果喻

《百喻经卷下》:70、尝菴婆罗果喻

  译文:  曾有一位长者,想吃庵婆罗果,便派人拿了钱到他人果园中去买,吩咐道:「很甜美的,你就买来。」他就拿钱去买果了。果园主说:「我这树的果都很好,没有一个坏的。你尝一个,就知道了。」买果人说...

在树上睡觉的人

在树上睡觉的人

  有一个人爬到树上看热闹,结果热闹没看完就打起瞌睡来,身体一晃,他就醒了,醒来继续看,不久又打起瞌睡,好几次眼看就要掉下来了,非常危险。  有人看见他,就嘲笑说:“那个人真傻,爬到那么高的树上已经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