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船入江压死虾螺,究竟是谁之过?

  有一天,知云和尚去参访石头禅师,二人谈兴很浓,说说笑笑不知不觉来到了江边。这时一位船夫正将沙滩上的渡船用力推向江里,准备载客过江。船下水后,沙滩上留下一片被压死的螃蟹虾螺,让人看后心生怜悯。

  知云看后不禁向石头禅师问道:“请问大师,刚才船夫推船入江,压死不少虾螺,这是乘客之过,还是船夫之过?”

  石头禅师毫不犹豫地答道:“既非乘客之过,也非船夫之过!”

  知云不解,又问:“乘客、船夫都无罪过,那究竟是谁之过呢?”

  石头厉声说道:“是你的罪过!”

  知云听后,莫名奇妙。

  石头禅师这才娓娓道来:“佛教虽讲有六道众生,但是以人为本。站在人本立场,船夫为谋生计而赚钱,乘客为了过江而搭船,虾蟹却又为了藏身而被压,这是谁之过?罪业由心造,心亡罪亦无,无心怎能造罪?纵使有罪,也是无心之罪,而你却无中生有,自造是非,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

  知云听后默然不语。

  石头禅师接着又说:“有和无本是佛法的一物两面,有就是无,无就是有。说有说无都是片面之词。”

  知云大悟!

  罪由心造,有罪无罪,全看有心无心。无心犯错不为过,有道是“天作孽犹可恕”,自然规律不可违抗,何必耿耿于怀;有心为之则罪不可赦,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即便是什么都没有做,只要心生恶念,那也是有罪的。

点我:

相关文章

昌亮法师: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昌亮法师: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涅槃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因果,因就是原因,果就是结果。每件事都有一个因,没有因的话,是没有果的。当这个果结了后,我们要找因,这个果肯定和我们所做的事有关联...

示现苦行

示现苦行

  苦行僧乔达摩为了探求无上安乐和究竟真理,途经摩揭陀国,一路行至闍那尼的优楼频罗镇。他发现这里风景优美,环境宜人,宁静迷人的小树林,流水潺潺的小溪,舒坦的沙滩,不远处还座落着一个村庄,从那里可以...

金地王得度

金地王得度

  舍卫国的国王名波斯匿,在他国家的南方,有一个国家名叫金地。当时刚继承金地王位的摩诃劫宾宁,凭着他的英勇和才智,统领三万六千个小国家,国中兵士众多,斗志高昂,没有人能和他对抗,因此威风远振,邻近诸国...

金猫的因缘

金猫的因缘

  过去有一位恶生王,某日游赏王宫林苑时,在园中的厅堂看到一金猫从东北角跑出来,随即入西南角。国王便遣人寻觅方才金猫行经的地方,结果挖到一只铜的瓮,瓮的大小约有三斛,而且瓮中盛满了金钱。继续往深处...

“双头鸟”的善与恶!

“双头鸟”的善与恶!

  从前在雪山下,住着一只鸟,这只鸟长着两个头,只有一副身躯;一个头叫“迦喽嗏”,另一个头叫“优波迦喽嗏”。这只两头鸟两个头轮流休息,若是有一个头入睡,另一个头必然醒来。  一次,迦喽嗏睡着了,优...

《百喻经卷下》:63、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

《百喻经卷下》:63、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

  《百喻经卷下》63、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  译文:  从前乾陀卫国有一班艺人,因为岁时饥馑就到别处去觅求生计。途经婆罗新山,而这山中素来多恶鬼,如吃人的罗刹鬼之类。当时这帮艺人一起在山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