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中阴是怎么回事?

死之已后,尚未受生于六道之中,名为中阴。中阴者,即识神也,俗所谓灵魂者。中阴受生,疾则一弹指顷,即向三途六道中去,迟则或至七七并过七七日等。三界诸法,唯心所现。众生虽迷,其业力不思议处,正是心力不思议处,亦是诸佛神通道力不思议处。
中阴者,即识神也。非识神化为中阴,即俗所谓灵魂者。言中阴七日一死生,七七日必投生等,不可泥执。中阴之死生,乃即彼无明心中,所现之生灭相而言,不可呆作世人之死生相以论也。中阴受生,疾则一弹指顷,即向三途六道中去,迟则或至七七并过七七日等。初死之人,能令相识者,或见于昼夜,与人相接,或有言论。此不独中阴为然,即已受生善恶道中,亦能于相识亲故之前,一为现形。此虽本人意念所现,其权实操于主造化之神祇,欲以彰示人死神明不灭,及善恶果报不虚耳。否则阳间人不知阴间事,则人死形既朽灭,神亦飘散之瞽论,必至群相附和。而举世之人,同陷于无因无果,无有来生后世之邪见深坑,将见善者则亦不加惕厉以修德,恶者便欲穷凶极欲以造恶矣。虽有佛言,无由证明,谁肯信受。由其有现形相示等,足征佛语无妄,果报分明。不但善者益趋于善,即恶者其心亦被此等情理折伏,而亦不至十分决烈。天地鬼神,欲人明知此事,故有亡者现身于人世,阳人主刑于幽冥等。皆所以辅弼佛法,翼赞治道。其理甚微,其关系甚大。此种事古今载籍甚多,然皆未明言其权之所自,并其事之关系之利益耳。中阴虽离身躯,依旧仍有身躯之情见在。既有身躯之情见,固须衣食而为资养,以凡夫业障深重,不知五蕴本空,仍与世人无异。若是具大智慧人,则当下脱体无依,五蕴空而诸苦消灭,一真显而万德圆彰矣。其境界虽不必定同,不妨各随各人之情见为资具。如焚冥衣,在生者只取其与衣之心,其大小长短,岂能恰恰合宜。然承生人之情见,并彼亡人之情见,便适相为宜。此可见一切诸法,随心转变之大义矣。死之已后,尚未受生于六道之中,名为中阴,若已受生于六道中,则不名中阴。其附人说苦乐事者,皆其神识作用耳。投生必由神识与父母精血和合,是受胎时,即已神识住于胎中。生时每有亲见其人之入母室者,乃系有父母交媾时,代为受胎。迨其胎成,本识方来,代识随去也。《欲海回狂》,卷三第十二页,第八、九、十、十一、十二行,曾有此问。原答颇不中理,光为之改正,当查阅之。原答云,譬如鸡卵,有有雄者,有无雄者。未有识托之胎,如卵之无雄者也。不知卵之无雄者,即令鸡孵,亦不生子,何可为喻?光只期理明,不避僭越?故为居士陈其所以。圆泽之母怀孕三年,殆即此种情事耳。此约常途通论。须知众生业力不可思议。如净业已成者,身未亡而神现净土。恶业深重者,人卧病而神婴罚于幽冥。命虽未尽,识已投生,迨至将生,方始全分心神附彼胎体。此理固亦非全无也。当以有代为受胎者,为常途多分耳。三界诸法,唯心所现。众生虽迷,其业力不思议处,正是心力不思议处,亦是诸佛神通道力不思议处。光近十余年,目力不堪为用,故于经论不能广引为证,然其理固非妄出臆见,以取罪戾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304页 复范古农居士书二)

 

点我:

相关文章

拒淫得善报感应录:行善刊印戒淫书,灭罪更增福

拒淫得善报感应录:行善刊印戒淫书,灭罪更增福

贾仁,明末清初人。虽然他已过五十岁,但仍没有儿女,因此常日夜耿耿于怀。有一夜,他梦到生育祠去求子嗣。看见生育神拿出一簿册指给他看,并且说︰「你年轻时,曾经奸淫一有...

宣化上人:念佛这样回向,功德更大,圆融无碍

宣化上人:念佛这样回向,功德更大,圆融无碍

念佛,应该给众生来回向,不为自己来念佛,要为大众念佛。我念一声佛,就回向这个功德给一切众生,这个功德更大,更是圆融无碍。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以前释迦牟尼佛,带着一...

传喜法师:持戒得清净受用

传喜法师:持戒得清净受用

持戒得清净受用 我们现在坐在这里,穿着海青,披着幔衣,幔衣也叫袈裟啊!现在的心有没有宁静下来?八关斋戒叫清净啊!用佛陀八道光明的戒体笼罩着我们,让我们得清净...

北京佛弟子寻一份善缘

北京佛弟子寻一份善缘

末学今年30岁,属蛇,北京工作。2016年开始学佛至今,深感获益匪浅。本来一切随缘,最近拜读《了凡四训》,也知缘分也可以制造。末学真诚希望能够遇到一份善缘,组成佛...

《百业经》:供施功德得佛授记95

《百业经》:供施功德得佛授记95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

独尊湛现:不要把“随缘”当成马马虎虎

独尊湛现:不要把“随缘”当成马马虎虎

阿弥陀佛,大家好。学佛的目的主要就是让大家能够对自心的觉悟。觉悟什么?我们凡夫处于迷茫的状态中,对尘世间的事相,名闻利养,富贵荣华,这种种的名相所困,不能自拔。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