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相逢

平等随缘

说到平等,还要注意避免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过度排斥。这也牵涉人对自我的执著。比如现在存在的仇富现象,很多人没办法变富有是因为自己不努力不用功,有的是努力了用功了也没有得到什么,就开始有仇富心态。人富有之后,要学会自我检讨,回馈社会。但作为穷人,千万不能有仇富的心态。

有个人一直很妒忌一个有钱的朋友,因此经常讲他的坏话,到最后连朋友都没得做了。我就跟他讲:“你赞美他,他没有给你财富,但也许可以请你吃顿饭,你就得到了,这样他拥有的部分你就可以分享了;你妒忌他,天天说他是非,你想吃那一顿饭都没机会,为什么还要去仇视他呢?他也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甚至是几百几千倍于你的努力以后,才拥有的这些。”

无论穷富,必须要从这种心境检讨自己。

拥有者要学会尊重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要知道自己能拥有是因为很多人的付出,并不是凭一个人的能力就可以得到一切。没有拥有的人,只要用心谦虚地去学习人家,也可以分享所得。

很多人变富有以后,会回馈社会。山里出来的人到沿海及世界各地打工,赚了钱都会回馈家乡,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在家乡盖学校、做慈善事业,带动一批人跟着他致富。任何时候我们都要随喜赞叹别人的优点和能力,平等看待每个生命体,尊重他们,从而让我们的心境慢慢提升上来:人家能有这样的福报,我们就高兴。就像国家强大了,我们应该高兴才对。国家强大了,我们的路也修了,医疗有保障了,电力也发达了,什么都好了,难道不该高兴吗?所以,我们周边的人富有了,我们也应该高兴才对,仇富心态不应该有。大家应该用平等心看待每个生命体,让我们彼此享受大家在不同阶段所带来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这样渐渐地大家就一同富有了。

如何用平常心看待身边的事情呢?印度寂天大师有一句话非常好:如果可以改变,有何不高兴?如果不能改变,为什么还不高兴?因为你已经没有办法改变了。

经过深思熟虑,我们可以改变一些事情,那就根本不用烦恼了。但是,一件事情,明明知道已经改变不了,那还为什么不高兴?因为它改变不了,所以就要用平常心放下。

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最好的安排。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相逢,平等随缘地迎接送往每一个人,自在地处理每一件事,淡淡地整理自己的每一个心情,这种平等随缘的姿态,是一种福报。

 

点我:

相关文章

放生应该多买还是随缘?数量多少才对?

放生应该多买还是随缘?数量多少才对?

  问:他说欲延生需放生,譬如拿同样的钱买物命放生,是应该多买一些,还是随缘便可?放生的数量多少才对?想求延生者有没有不同的效果?  答:没错,放生是好事,感应不...

佛陀救拔老人病苦的故事

佛陀救拔老人病苦的故事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长者,名叫婆持加,他常起瞋恚,乱发脾气,所以没有人喜欢亲近他。不过,婆持加却对外道非常地崇信与恭敬。后来,婆持加生了一场重病,没有人愿意来探视他...

“香” 供养礼佛的真实意义!

“香” 供养礼佛的真实意义!

1、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被佛弟子尊为“世尊”、“本师”等。烧香礼佛的真实意...

一念之差 为何会改变他的命运?

一念之差 为何会改变他的命运?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从前有个人叫元自实,他对缪材有恩,可缪材却忘恩负义,做出很对不起他的事情。元自实感到愤恨不平,天未亮就带着刀,准备要去杀死缪材。路上经过一座庵堂,庵主轩辕翁是位有道之士,很早就...

把做好事当作份内的事

把做好事当作份内的事

人生于天地之间,当有刚正之气,慈悲之心。“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看过了天地之广阔,仍旧惊讶于草木之美好。人的一辈子,如果只在浑浑噩噩中度过,是非常可惜的。我们...

能弘法师:为什么学佛 第五章 佛性 12.随缘

能弘法师:为什么学佛 第五章 佛性 12.随缘

12. 随缘而不变 水还有清净的性,表示出世间法。世间是不清净的,所以我们要学水一样清净,有水的清净而且把握好了之后,就有解脱的心,才能够去救众生。自己的心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