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佛教我们随缘

我们相信这些菩萨们跟娑婆世界众生的缘很深,他们会常常回来,以各种不同的身分,到这个世间来救苦救难,示现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我们一般人称他为祖师大德。他们示现不止这个身分,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一样,能现无量无边化身,这个化身不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如果没有这些菩萨化身在我们这个世间,地球可能早就毁灭掉了。他们化身在这个地方,以各种不同身分教化众生,这就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体现。

佛这个话不是空话,真来了,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给我们做增上缘,缘很殊特,为什么?有负面的,有正面的。负面的,为我们示现的逆境恶缘,示现种种作恶,我们要怎么学习?还有示现为善缘的,顺境善人,我们每天所接触的人。不知道,如果要知道了,他们原来都是诸佛菩萨再来,来帮助我,来成就我,我们每天接触。

佛教我们随缘,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修行。随逆境,环境非常恶劣,人事非常复杂,而且都是找麻烦的,都是不善的,我们看到了、听到了、接触到了,应该怎么样?没有瞋恚,没有怨恨,内不起贪瞋痴慢,外不生怨恨恼怒,修忍辱波罗蜜,修持戒波罗蜜,修布施波罗蜜,随喜功德,随恶缘。当中也有遇到善缘,称心如意,好人好事,有。现在恶缘多,善缘少,善缘怎么样修?不生贪恋。善缘好,一有贪恋就坏了。

同学们一定要知道,知道你才能真修。对环境了如指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看破。看到环境真实的一面,心现,《华严经》上讲的「唯心所现」,这个心就是自性,真心,真心能生能现;这个现象变成了十法界,变成了六道轮回,这是妄心,「唯识所变」,识就是起心动念,有自己的妄想在里头,夹杂着妄想,夹杂着杂念,生起对境界上的分别执着,迷惑颠倒。唯心,这个心是真心,现一真法界;唯识,这个识是妄心,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都是它。有妄心,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在十法界里面又变成了六道轮回,这是我们现前的环境,不能不知道。

文摘恭录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345集2016/6/9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让生命离苦得乐的老师

海涛法师:让生命离苦得乐的老师

  达耶他 唵 牟尼 牟尼 嘛哈牟尼耶 梭哈,「南无」就是我们用生命来学习,「本师」就是生命的导师,我们的生命要离苦得乐,要有这个生命的老师,学校的老师是生活的老师,或者是读书的老师,但是生命的生...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第55集严持清净戒律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第55集严持清净戒律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堪布索达吉 译  佛门映像  编辑制作:定静工作室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55.严持清净戒律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

海涛法师:我们当以最寂静的心回向世间的苦难

海涛法师:我们当以最寂静的心回向世间的苦难

◎如实面对无常的提醒,而了解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它注定迟早都要来扣门,更产生反省与惜福的心。◎真正的幸福其实不在于财物的多寡,亦不在于地位名誉的高下,而在于我们是...

佛陀亲口开示,对照一下你是哪种根器?

佛陀亲口开示,对照一下你是哪种根器?

  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弟子们陆陆续续地回到精舍,一个个威仪具足,神态安详。弟子们静静地走到水池旁边,洗去沾在脚踝上的尘土,然后端端正正地坐在坐具上,等待佛陀的开示。...

《百喻经卷下》:72、唵米决口喻

《百喻经卷下》:72、唵米决口喻

  译文:  曾有一人到丈母娘家去,见她在家捣米,就去那儿偷了一把米含在嘴里。妻子来见丈夫,想跟他说话,而他满口含着米,唔唔地不应答,因为在妻子面前怕难为情,不肯吐弃出来,也就不说话了。妻子见他不...

黄念祖:佛教这样一个大觉,我们怎么能不皈依呢?

黄念祖:佛教这样一个大觉,我们怎么能不皈依呢?

佛成佛之前,魔来捣乱,现种种的美女,但美女到了佛的面前就丑陋不堪;用种种的武器来向佛进攻,但到了佛的面前,武器的尖端都变成莲花。一切魔的进攻都失败了,他们很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