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一切随缘,不要攀缘。多事不如少事,少

1.随缘就自在,攀缘就烦恼。攀缘是什么?我一定要这样,我一定要那样。你这个“一定”,就是分别,就是执着,就是造业。

2.莲池大师教给我们,真正修行人决定不攀缘,决定不贪恋名闻利养。学佛的人,五欲需要,随缘随分,不强求,不攀缘,得过且过就够了。从今以后随缘度日,把整个时间用来念佛,要办我们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

3.佛法固然叫你要多行善事,可是你要知道,好事不如无事!最好的事情就是老实念佛,没有比这个更好。做好事,随缘去做,决定不攀缘。什么叫攀缘?找事做就是攀缘。

4.事来了我不退让,我把它尽心尽力做好,这叫随缘做,不去找事做。找事做,那是好(hào)事,不是好事。攀缘,你那个心怎能清净?

5.真正念佛人要记住一个原则:少事。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

6.分内的事情要作,分外的事情最好不要去攀缘。不要去找事,你的心才会清净,无事找事,这是很苦的事情!印光大师一生不搞道场、不传戒、不收出家弟子,他一生没事!所以他那个佛号念得好,他念得成功。

7.要是常常攀缘,常常想如何把佛教来推广,不但不能帮助众生,自己也毁掉了。不要说是世间事情要放下,出世间事情也要放下,弘法利生这个事情也得要放下,随缘做,不要攀缘。攀缘就是放不下,这个要知道!

8.念佛法门,教我们一天到晚就是抱着一句佛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好修!真正念佛人,心之所思、意之所念,只有一个阿弥陀佛,只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

9.随分随力,遇到有这个机会我们就做;没有了,不去找,你的心永远是清净的。如果这个缘太多,找的人太多,你要有智慧,请别人去做去。这好!不要什么事情都揽着自己来做,那个麻烦就大,怕的是把你的清净心给扰乱了。

10.出世间法里面所有这些经论也要放下,不要再去搞了,费那些脑筋划不来!多看几部经不如多念几句佛,为什么?你多看经不能增高品位,多念佛会增高品位。

11.我们的目标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学佛的人在这世间,千万要记住:一切随缘而不攀缘!

 

点我:

相关文章

越布施,越有福,为自己种下最好的福田

越布施,越有福,为自己种下最好的福田

布施得福德贫穷从悭贪而来富贵从布施中来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从过去的修心积德而来常言道“越布施,越有福”无论是我们的精神方面还是物质方面,都是如此在《地藏经》、《业...

一个奇上加奇的真实故事!

一个奇上加奇的真实故事!

  明代时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东门外有一户人家,兄弟三人,老大吕玉,老二吕宝,老三吕珍。吕玉家的儿子叫喜儿,六岁那一年,喜儿跟邻舍家孩子去看庙会,结果一去不回,吕玉与妻子王氏一连找了数日都不见踪影。 ...

老法师:我的出家因缘

老法师:我的出家因缘

我三十三岁出家的,三十五岁受戒。我学了七年出家,出家是章嘉大师劝导的,大师劝我出家,因为我在台湾没有家眷。父亲早年过世,母亲还有一个弟弟留在大陆,...

元音老人:中有成就秘笈(二)元音老人

元音老人:中有成就秘笈(二)元音老人

在我们这部经的下卷讲轮回中有时,就有‘防护追命鬼卒法门’。追命鬼卒就是因为人们在世的时候,坏事做的太多,死后而感得的一种恶境界。这些恶境界把我们往最坏的地方赶,往...

南怀瑾:改造命运的十六个方法

南怀瑾:改造命运的十六个方法

什么是教育呢?不是现在从小学、大学、研究生所学的,那只是知识技能培训。教育是人文、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普及。教育的目的是要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了人与宇宙自然的...

平买平卖,神仙恭敬

平买平卖,神仙恭敬

  平买平卖,神仙恭敬(摘自《劝惩录》小常平仓)  劝惩录 张乖崖。知成都。梦紫府真君招之。语未久。忽报云。西门黄兼济至。乃幅巾道人也。真君接礼甚恭。明旦。遣人请至。宛如梦所见。询之。对曰。初无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