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老比丘谈笑为佛所诃

  一天,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正当佛陀在为天人、国王及大臣、百姓等四众弟子开示佛法时,有七位远道而来的婆罗门长老突然出现。他们一到精舍,便恭敬地向佛陀问讯顶礼。

  婆罗门长老禀告佛陀:‘世尊,我们虽处远地,却一直想要前来接受您的教导,但因诸多阻碍而未能如愿。直至今日,我们终于来到这里,见到景仰已久的圣者,恳请佛陀收我们为徒,教导我们了生脱死的圣法。’佛陀听了之后慈悲应允,并且为其剃度,婆罗门长老终于得偿所愿,跟随佛陀出家修行。

  七位老比丘出家后,同住一间寮房,不但不用心思惟世间无常之理,反而经常在寮房闲聊出家前的种种俗事,逐渐忘记当初舍俗求法的决心。低语谈论时,还不时发出大笑的声音,毫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佛陀以甚深的智慧观照,得知这七位老比丘的寿命将尽,但他们却丝毫不知无常即将来临,仍迷失于世俗往事、共相嬉笑之中。佛陀心生怜悯,来到这七位老比丘面前,慈悲地对他们开示:‘出家应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你们为什么要大声嬉笑呢?一般众生皆认为自己有五种事物能够依靠:第一、仗恃自己年纪尚轻,第二、认为自己形貌端正,第三、以为自己身强体健,第四、依靠世间金银财宝,第五、凭藉社会地位名望。你们七个人在这里谈论俗事、大声嬉笑,又是凭仗着什么呢?’此时,佛陀为他们说了一首偈语:

  ‘何喜何笑,念常炽然,深蔽幽冥,不如求定。

  见身形范,倚以为安,多想致病,岂知不真。

  老则色衰,病无光泽,皮缓肌缩,死命近促。

  身死神从,如御弃车,肉消骨散,身何可怙!’

  佛陀说完偈语后,七位老比丘体悟佛陀的教诲,心开意解,真诚忏悔,当下证得阿罗汉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三》

  省思

  《佛遗教经》云:‘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故事中的七位老比丘,当初因渴慕佛法,突破种种障碍,才得以出家修行。后因一时迷失,沉溺于俗事戏笑,忘却无常逼迫。所幸在佛陀的教诫下,提起精进求法的道心,终能证悟道果。

  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了脱生死,发菩提心,广度众生。若能不忘初心,珍惜种种善缘,舍离乱心戏论,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不仅在菩提道上能有所契悟,更能利乐一切有情众生。因此,我们要时时警惕自己,提起道心,精进用功,方不负此生得人身、闻佛法之无上福报。

 

点我:

相关文章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文--未知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文--未知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文 这时,无尽意菩萨从座位上站起来,裸露右肩,双手合十向释迦牟尼佛致礼,开口言道:“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什么因缘,而立名为观世音呢?”   释迦牟尼佛告诉无尽意菩萨说:“善男...

景德传灯录 卷二十一--释道原

景德传灯录 卷二十一--释道原

景德传灯录 第二十一卷   行思和尚第七世   福州玄沙师备禅师法嗣十三人见录。   漳州罗汉院桂琛禅师。   福州安国慧球禅师。   杭州天龙重机禅师。   福州仙宗契符禅师。   婺州国泰瑫禅师。...

永明心赋注第二卷--明寿禅师

永明心赋注第二卷--明寿禅师

  永明心赋注卷第二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延寿述   逆顺同归。行住不离。雨宝而摩尼绝意。演教而天鼓无私。   摩尼天鼓。皆无功用。无私成事。并况真心寂用无滞也。如还源观云。定光显现无念...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伽梵达摩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伽梵达摩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唐西天竺沙门伽梵达摩译      永乐御制大悲总持经咒序   朕闻观自在菩萨誓愿。入微尘国土。拯拔一切有情。离诸苦趣。故说是无量功德总持经咒。世间善男子。...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未知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未知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 唐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读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前启请法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南谟母驮野 南谟达磨野 南谟...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3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3

  民国陈贞女  陈贞女,法名圣性,是扬州甘泉陈仲龄的二女儿。与她妹妹,都是从小吃素。到了成年,父亲亡故,母亲要为她择聘夫婿,贞女就痛哭流涕,发誓撤下耳环养母亲,到老不嫁人。妹妹把出家焚修作为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