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化大鱼,度捕鱼人

  执师子国(斯里兰卡,又称师子国),西南极目,不知几里,有绝岛。编居屋舍,五百余户,捕鸟为食,更不闻佛法。

  一日,数千大鱼,游来海岛,一一皆作人语,唱念南无阿弥陀佛。海人见之,不了所由,唯依唱言,名阿弥陀鱼。

  有人唱念阿弥陀佛,鱼则近岸,频唱杀之而不去,肉甚美。若诸人久唱,所执取者,肉味最上;少唱得者,肉味辛苦。一岛之人,耽嗜鱼肉故,以唱念阿弥陀佛名号为业。

  初食者一人寿尽,命终三月之后,乘紫云放光明,来至海岛,告诸人曰:“吾是捕鱼之中老首,命终生极乐世界。其大鱼者,阿弥陀佛化作。彼佛哀愍我等愚痴,化作大鱼,劝进念佛。若不信者,当见鱼骨,皆是莲花”。

  诸人欢喜,见所舍骨,皆是莲花。见者感悟,断杀生,念阿弥陀佛。

  所居之人,皆生净土,空荒年久。

  执师子国,师子贤大阿罗汉,乘神通往到彼岛,传说如此矣。

  (三宝感应要略录、净土圣贤录) 大 五一、八三一下

  按:

  不知信心 亦无愿心 唯嗜肉味 常称佛名

  以称名故 皆得往生 此是弥陀 本愿功能

  弥陀誓言 称我名号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弥陀今现 在世成佛 众生称念 必得往生

 

点我:

相关文章

国王都无法拥有的财富是如何取得的?

国王都无法拥有的财富是如何取得的?

  从前,有一个位长者是侍奉国王的大臣。名叫树提伽,他的家境十分富裕,仓库里堆满了灿烂夺目的金银珠宝,粮仓充盈,华屋雄伟。他家的奴婢成群,也从来没有数清过。  有一天,树提伽家的后花园里池塘边上正...

两世被判死刑蒙佛救度证圣

两世被判死刑蒙佛救度证圣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嘎玛仁波切:最好的“安心剂”

嘎玛仁波切:最好的“安心剂”

  “放下”实际上有两个部分:一个要从物质层面放下,再一个要从心灵层面放下。  我们谈的大部分都是物质层面的,但是真正“放下”还是要从心里放下。我对“放下”的理解是,不要受“我”这个外在物质的约束...

一切经音义  卷二十一至三十--慧琳

一切经音义 卷二十一至三十--慧琳

一切经音义 卷二十一至三十 大唐沙门慧琳撰 音新译 大方广佛花严经音义卷上(并序) 经从第一卷尽第十六 原夫第一胜义寔离言之法性等流真教诚有海之方舟故以名句字声作别相之本质色香味触为住持之自体嗟乎...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竺法护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竺法护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盖阿耨达龙王者(晋名无焚)。佛在世时受别菩萨也。有神猛之德。据于昆仑之墟。斯龙所居宫馆宝殿。五河之源则典览焉。有八味水池华殖七色。服此水者即识宿命。于时...

唯识二十论--未知

唯识二十论--未知

  唯识二十论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说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应。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翳见发蝇等。此中都无少分实义。即于此义有设难言。颂曰。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