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93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

393:解说大乘愿

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

学佛正自身,渡己再渡人。

大小犹有别,因果法不变。

胸中无我依大乘,精修阿耨菩提心。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

坐卧不知元是道,只么忙忙受苦辛

即使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也不避艰辛地插秧,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禅师向大众说: 你为我开田,我为你说大义。后来田已开了,师晚间上堂,僧问田已开竟,请师说大义。师下禅床行三步,展手两畔,以目示天...

极乐世界绝不是化城

极乐世界绝不是化城

化城是《法华经》里讲,为了引诱那些根机暗钝的众生,本来是用一乘法来度众生的,但一乘法他信不及,感觉到五百由旬的地方很遥远,甚至走路都不想走,不想起步修行,所以佛应这样的根机众生就在三百由旬当中变化了...

只知行孝之显迹,不知尽孝之极致

只知行孝之显迹,不知尽孝之极致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故儒之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佛之戒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是世出世...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 新白话版6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 新白话版6

44、竖出和横超有什么不同?若论竖出,非努力修戒定慧道,断尽烦惑不可。倘若烦惑稍有不尽,那三界依旧不能出离。何况末法的众生,善根浅薄,寿命短促,修行的人纵有百千万...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弥陀的光明,所以无碍里面却有碍了。这个有碍是来自于我们众生这边:由于我们业障深重,我们不相信,我们不去念佛。所以你没有信愿称名,你就构成了对这个光明的障碍,你就接纳不到...

有人妄称自己是古佛再来可信吗

有人妄称自己是古佛再来可信吗

自古高僧,无论是古佛再来,还是菩萨示现,都以凡夫自居,决没有说我是佛、是菩萨的。佛在楞严经上特别强调:我灭度后,一切菩萨及阿罗汉,化作种种形像,示现降生,度脱众生。不允许自己说自己是真菩萨,真阿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