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13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 413:舍利至本住处愿 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 修道树善根,学佛先为人。 舍利功德著。长驻本住处。 乐与舍利依大乘,共修阿耨菩提心。 |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 413:舍利至本住处愿 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 修道树善根,学佛先为人。 舍利功德著。长驻本住处。 乐与舍利依大乘,共修阿耨菩提心。 |
修习禅定的人,他们的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甚至于意识都不与外界接触,不受外境的影响、干扰。而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也和从前的回忆、历史,未来的计画、想象,以及现在的四周环境完全隔绝。此时他是全然独立的...
【正讲】 第四条「正杂得失」之文 第四文:善导和尚判正杂二行得失之文。 这第四文是顺着第三文来的。第三文分判...
净土法门:《华严经》十信菩萨,跟小乘一配合清清楚楚佛很慈悲,知道这个东西难,众生习气太重,教我们从哪里做起?先从放下我所做起,比较容易。为什么?我所有的叫身外之物...
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住山之法。因示之曰: 古人住山,乃大舍身命处,殊非细事,专要善用其心。用心之法,单提向上一念,直须向佛祖不容处一着,立定脚跟。次则要将胸中一切知见言...
◎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约世法论,何独不然。故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夫积善、积不...
印能法师大凡走进汉传佛教寺庙的天王殿,殿中央端坐的都是一尊慈颜善目的大肚弥勒佛。这尊人见人欢喜的弥勒佛在笑什么?为什么笑呢?其一、笑人外求,示依二力。当下不管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