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34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

434:舍利出妙音声愿

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

舍利金刚身,通体蕴神灵。

欲思烦恼尽,聆听妙音声。

无声舍利成知音,共修阿耨菩提心。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在外道多的地方怎样修行

在外道多的地方怎样修行

汝处外道多,汝既生正信,凡所言所行,当勿与彼同,则或可转彼邪执。第一须要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第二须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不使名利及人天福报之心稍萌,则可谓德净。即维摩所谓,欲生净...

修行之秘诀--一向专志

修行之秘诀--一向专志

一向专志是有成就的菩萨之修行秘诀。大乘经典讲阿鞞跋致不退转菩萨,他有个特点就是常行一法,就是恒常地修行一种法门。 以一法总摄一切的善法,这就是阿鞞跋致菩萨修行的特点。那么相比较凡夫众生,正好相反。凡...

《楞严咒》的四个密义

《楞严咒》的四个密义

这个咒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它有四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所有的咒都有鬼神王的名字,好像毗舍遮、鸠槃荼,这都是鬼神王的名字,你一念这些鬼神王的名字,那些小鬼、小神、就都老实了。为什么?他会想:喔!你怎...

普敬法师:诵楞严咒者和念佛者的果报

普敬法师:诵楞严咒者和念佛者的果报

这辈子能够深信因果,不造大恶,并且又都在念诵楞严咒乃至其它佛咒或者念佛的人,不管如何,在命终的时候都是不会堕落恶道的。而如果不想往生极乐世界,那么下辈子亦是可以投...

以「空」为乐的生活

以「空」为乐的生活

人生活着的最大目的是追求快乐,而快乐的来源有很多种,有人以感官的享受来娱乐自己;有人以从事艺术、文字的创作为人生乐事;有人以追求人类性灵的显露、真理的证悟为最大安乐。感官的享乐,来自外在,有质碍性,...

好机会在哪里呢

好机会在哪里呢

某国王有甲、乙二位大臣,甲大臣为国王所喜,乙大臣却常受国王的呵斥与厌恶。乙大臣起初甚为不解,于是他仔细观察,发现原来每当国王咳嗽吐痰后,甲大臣立刻用脚将痰擦拭干净,所以甚得国王欢心。乙大臣也想如法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