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广传:常不轻比丘得名由来83

释迦牟尼佛广传(下)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

释迦牟尼佛广传 六、精进品 83.常不轻比丘得名由来

六、精进品

83.常不轻比丘得名由来

无量劫之前,畏宣妙音王如来于巨源世界出世传法,他为众生宣说声闻及大乘法要,住世长达四个恒河沙数劫。当时佛法于赡部洲成千上万微尘数劫中存在,形象佛法亦住世无数微尘数劫。佛法形象期隐没后,此世界又出世二亿皆名为畏宣妙音王之如来。第一位如来教法接近形象期末尾时,众多增上慢比丘纷然应世。当时有一比丘名为常不轻菩萨,此菩萨之得名自有一番来历。

常不轻比丘每每看到四众眷属中任何一位时,总要现身其前、不厌其烦地说道:“我绝不会轻视你。大尊者,你不会受到我任何欺凌。为何如此?因你们皆行菩萨行,将来必获圆满佛果。”他不唯对四众眷属如是宣说,但凡碰到任何一位众生都会将上述话语重复一遍。除去反复诉说“我绝不会欺辱你……”外,常不轻既不诵经,亦不为众生讲法,只是翻来覆去讲述这几句话。大多数人都不耐其烦,他们纷纷对他生起嗔恨之意与邪见,并痛骂、殴打他。这些人理直气壮怒斥道:“我们从未问起过他,他为何自顾自喋喋不休地整日聒噪‘我绝不会轻视你……’,他这种作为即是对我们最大轻视。更何况我们从未希求听他开示,他竟恬不知耻还要为我等授记得无上佛果!”

众人即如是经常骂他、揍他,但菩萨多年来从未生过嗔恨心及损害众人之意。每当他又老生重弹时,有人便用棍棒、粪便痛击他,他躲到远处后依然平和说道:“我绝不会轻视你……”多年来他即将这些话在增上慢诸眷属前广泛宣说,人们便因此而称他为“常不轻比丘”。

常不轻菩萨临死之前已听闻过妙法白莲法门,此法门有成千上万偈颂,曾被畏宣妙音王如来宣说。当如来宣讲妙法白莲法门之音声从虚空中自然传出时,常不轻无漏听闻。在精进闻法、守持后,他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立即得以清净,寿命也因此而延长,他就在随后之千百万年中为众生宣说此法门。增上慢比丘等四众眷属看到常不轻菩萨渐渐具有神变力、誓言力、辩才力、智慧力等功德后,都开始对他生出敬意,相继来到他足下听闻,有无数众生都因之而在他面前发起无上菩提心。

常不轻圆寂后,多生累劫转生为两亿畏宣妙音王如来前闻法之人,每一世他都能令如来欢喜,且在两亿如来前依次听受妙法白莲法门。随后以其前世善根力成熟,他又连续转生为两亿鼓声王如来前闻法之人,又一一令诸如来均生欢喜心,并于两亿如来前次第听闻妙法白莲法门。他不仅如是听闻,更世世严持妙法白莲,还为四众眷属广为宣说。之后,两亿云声王如来出世,常不轻又转生无数次,且皆令众如来欢喜,并再度将妙法白莲法门次第闻受、为众人宣说。于每一佛陀前闻法后,常不轻均会六根清净。

常不轻菩萨即如是于无量无边如来前承侍、供养,并听闻受持妙法白莲法门,以此善根终于成为后来之释迦牟尼佛。假如他当初不守持妙法白莲法门,他绝不会在如此迅速之时间内证悟成佛;正因他恒时守护此法门,成佛时间才大大缩短。而那些以恶心故意伤害、欺侮常不轻菩萨之众生,在二亿大劫中都未曾听闻三宝名称,一万劫中于无间地狱感受痛苦。待其业障完全消除后,这些人终获解脱,又是常不轻菩萨令其皆发无上菩提心。在此等善根日后成熟之眷属中,有护贤等五百位菩萨,尚有五百比丘尼、五百优婆夷等四众弟子,他们皆于无上菩提中获不退转果位。

故而守持此法门有极大利益,即使佛陀涅槃也应守持不废,并常常读诵。依此妙法白莲法门定能获得圆满菩提果位。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唯心净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唯心净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宗门下很多祖师大德常常谈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理,其中某些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上出现偏颇,他们认为既然是唯心净土,就不要去求心外的极乐世界了;既然是自性弥陀,就不要去念心外的佛了。 这里他们存在一个概念...

星云大师:身与心

星云大师:身与心

我们自己拥有两样宝贝,我们平常很少知道它的重要,这两样宝物:一个就是身体,一个就是心里。在世间上,最可贵的就是身体的健康、身体的运用,支配身体怎么样运用,另外还有一个主人翁,就是心。虽然有两样最宝贵的...

真实办道方能获得法益

真实办道方能获得法益

往昔古人参访善知识,动辄需跋山涉水数月,艰辛之至。而今交通发达,修行人参访丛林极为便利。如何亲近净业知识才能获得法益?印光大师在文钞中给予了极为详尽的指导。 亲近净业知识 汝于净土虽有微信,然不明净...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55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55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55:正法千岁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修道树善根,学佛先为人。待涅槃之后,益众生千岁。永无老死依大乘,令发...

免受外力夺走精气、被外力所害,要用这个方法

免受外力夺走精气、被外力所害,要用这个方法

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观诸有情,遇众病苦,瘦挛、干消、黄热等病;或被魇魅、蛊毒所中;或复短命,或时横死;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所求愿满。 药师琉璃光如来开出他成佛悟道的第一个志愿发心,为什...

星云大师的大勇敢

星云大师的大勇敢

刘长乐问星云大师:男儿要用什么心态去做事?星云大师答:要冒险。要敢于牺牲、奉献、奋进。菩萨第一义就是大勇敢、大慈悲、大智慧。如果这三样东西,你缺少一样,怎么能当菩萨呢?不是弘法中人,说不出这样的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