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即胜二乘

  发心即胜二乘 智度论

  有一六通罗汉。随一沙弥于后。负衣鉢囊。沙弥心中自念云。吾当勤求佛果。罗汉即取衣鉢囊自负。使其前行。少顷。沙弥又念佛道久远难成。不如求声闻果。早自解脱。罗汉复以囊置其肩上。令其在后。如是再三。沙弥曰。和尚老悖。何故使吾忽后忽前。罗汉曰。吾非老悖。汝前发心求佛。是菩萨中人。位在吾上。自当负囊随汝。汝又忽慕声闻。无复度人之念。位在吾下。自当负囊随我。沙弥大惊。遂坚意勤求佛果。

  《白话解》

  发心即胜二乘

  (摘自《智度论》)

  有一位已得六通的罗汉,身后跟随一个小沙弥,背着衣钵袋子。沙弥心中想道:「我应当勤求佛果。」罗汉知道他的想法,就取走衣钵袋子背到自己身上,让他走在前面。过了一会儿,沙弥又想:「佛道遥远渺茫,不如求声闻果,自己早得解脱。」罗汉就把衣钵袋子又放到他的肩上,叫他走在后面。这样反覆多次。沙弥说:「和尚您老糊涂了,为什么让我忽然走在前面,忽然走在后面?」罗汉说:「我没有老糊涂啊!你开头发心求佛果,是菩萨中人,位在我上,自然应当让我背袋子,让你走在前面。但你又忽然羡慕声闻,没有度人的念头了,位在我下,自然就应当让你背袋子,走在我后面。」沙弥大惊,就下定决心勤求佛果。

  〔按〕优婆塞戒经云。若有人发菩提心。诸天皆大惊喜。以为吾今已得天人之师。夫但言发心。则未尝修证可知。然已胜罗汉者。以其有愿必遂也。譬如初生太子。虽在襁褓之中。然耄年公卿。亦当恭敬礼拜。

  按:《白话解》

  《优婆塞戒经》说:「如果有人发菩提心,诸天皆大欢喜,以为我们今天已经获得了天人之师。」这里只说发心,就知道还没有修证。但是,他已经胜过罗汉了,因为有愿必成。譬如初生太子,虽然还在摇篮中,但是白发老臣,也应当恭敬礼拜。

 

点我:

相关文章

法句经故事集 何必妄想

法句经故事集 何必妄想

  玛塔侃达理是个年轻的婆罗门,他的父亲非常吝啬,从来不布施。即使玛塔侃达理是独子,但身上所带的首饰也是父亲为了省钱,而亲自打造的。所以当他患了黄疸病时,他父亲也不请医生来治病,终于使他病入膏肓。...

佛教妇女的故事

佛教妇女的故事

  佛教妇女的故事  一、观音菩萨 救苦救难  圣像金容 家家供奉:  大乘妙法莲华经中,第二十五品所叙述的是观世音菩萨的故事。 在中国、日本、韩国,说到‘观世音菩萨’、‘观音老母’,那是没有人不...

众生芸芸,如何尽收眼底

众生芸芸,如何尽收眼底

   有道禅师的禅堂里,除了出家众的禅者以外,也接受在家信徒进来参禅。他希望在家众里,也能出几位像苏东坡、王阳明这样的禅者。其中有一位叫王德胜的在家居士,他道心非常坚固,不仅对参禅打坐相当投入,还...

海涛法师:如果平时不明白生死无常的道理

海涛法师:如果平时不明白生死无常的道理

  在罗阅祇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听说舍卫国人民孝养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于修道,并供养佛、法、僧三宝。他心中十分向往,便想去舍卫国观光并修学佛法。  到了舍卫国,他看见有父子二人在田里耕种。忽然,儿...

用神通喝茶

用神通喝茶

  麻谷等五位大德悟道后,行脚参方,以资增益。  当时时天热口渴,麻谷等看见路旁有一婆婆卖茶,于是招呼道:“请来五杯茶!”  婆婆问五位和尚:“大德何往?”  麻谷等答道:“参善知识。”  婆婆送...

《百业经》:(81)大施主  愿力成熟无人可胜

《百业经》:(81)大施主 愿力成熟无人可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