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阿弥陀佛能帮助我们把空寂心找回来

◎所以我们的心,能够修清净心,不要妄动,这个社会上,很多的天灾、人祸都没有了。

◎人一生都有不如意的事,因杂念不断而烦恼不断,心的波动比光速更快得多,心念一生,这个波动立刻就周遍法界,我们能够起心动念专心念佛,就可减除妄念,渐复清净自性,就能感受到阿弥陀佛的响应,而获接引到西方净土,借助阿弥陀佛的法力,带业往生。这就是净土宗的持名念佛修行法的殊胜。

◎解脱,解开什么,迷惑,就是破迷开悟。迷就像绳索一样,把你捆缚住了,你不能动弹,你不能自由。现在把这个绳子给你解开,是这么个意思。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什么都放下,你真的能做到,这个地方,你住在那个地区,那个地区的人都沾你的光,为什么,没有灾难。

◎所有画面同一个屏幕,屏幕是本体。阿弥陀佛的身是屏幕,阿弥陀佛的国土是屏幕,所有现象,有缘马上就现起,所以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放下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放下执著,你就见到本性,就见性了。

◎既使如来地,或等觉菩萨,都要严持戒律,佛菩萨的形像都是利益众生,佛弟子要以佛菩萨为榜样,为社会一切众生做表率,“不犯威仪”,威仪就是好榜样。

◎不分别,不执著,看一切众生平等,我们应该怎么看法,看一切众生统统都是阿弥陀佛,自己也是阿弥陀佛。

◎我们少用分别执著,我们老化的就慢,就这个道理。

◎钱财我用他用不都一样吗?何必去计较?全是一场空。

◎当你跟有人过不去的时侯,不管是什么人,你心里不自在,不舒服的时侯,你把这句多念念“阿弥陀佛念念愿一切众生成佛”,你的怨恨就化解,你的烦恼就消除了。

◎阿弥陀佛是自性佛,哪个人没有自性,阿弥陀佛是回归自性。

◎你从来就没有离开自性,“生佛不二,性相一如。”

◎因此,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一粒微尘是不是阿弥陀佛?是。一个毛端是不是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无处不是,它是我们的自性,是我们的性德,我们这个念头一起,就跟性德圆满相应,这叫念佛。

◎相如其性,性如其相,性相不二,性是佛,相怎么不是佛,哪有这种道理,是心是佛,哪一桩事情不是佛?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佛是什么,佛是心,真心。

◎为什么要放下?因为它本来没有,它全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万法皆空。

◎一切法全是幻化,没有大小,大小随着你的心量,心量愈大,道场愈大。

◎贪嗔痴慢感应的是灾难,是反常,戒定慧是正常,所以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个方向“西方”,一个目标“极乐世界”,一个愿望“亲近阿弥陀佛”,我们这一生成功了,其他的都是假的。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必有,都不需要,心开意解,得大自在。

◎念阿弥陀佛,能帮助我们把空寂心找回来。

◎不分别,不执著,一切众生平等,我们应当怎么看法?看一切众生统统都是阿弥陀佛,自己也是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是自已自性的名号,自他是一,不是二,所以是我们共同自性的名号,就是自己自性的名号,念阿弥陀佛不是念别人,是念自己。

◎所有画面同一个屏幕,屏幕是本体,阿弥陀佛的身是屏幕,阿弥陀佛的国土是屏幕,所有现象有缘马上就现起,所以当处出生,当处灭尽,放下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放下执著,你就见到本性,就见性了。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圣严法师:不要只是抱怨,要处理抱怨

圣严法师:不要只是抱怨,要处理抱怨

抱怨是从家庭到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现象,也是正常现象。即使亲如父母子女也会互相抱怨,虽然父母疼爱子女自不在话下,但仍不免口出怨言。例如,母亲看到孩子不听话,可能会在父亲面前说:这孩子像...

体慧法师:受持八关斋戒的念佛人

体慧法师:受持八关斋戒的念佛人

体慧长老龙庄讲寺3月16日开示 台湾宝岛慈光寺体慧长老开示     都说生死轮回是苦的!那苦在哪里呢?就系在一个情字上,所谓情...

生孩子难产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

生孩子难产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

【何以故。是产难时。有无数恶鬼。及魍魉精魅。欲食腥血。是我早令舍宅土地灵祇。荷护子母。使令安乐。而得利益。如是之人。见安乐故。便合设福。答诸土地。翻为杀害。聚集眷属。以是之故。犯殃自受。子母俱损。】...

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问: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慧律法师答:那是错的,妄想本空。断除妄想重增妄,趋向圣道亦是邪。你要体会诸法本空,妄想本来就空。 比如说这是清净心,前面摆人民币一百万。这个是清净心,那我们就多了那一念贪心,...

印光大师:误己子女亦损阴德

印光大师:误己子女亦损阴德

须知“阴德”二字所包者广,成就他人子弟令入圣贤之域,故属阴德,成就自己子弟令入圣贤之域,亦是阴德。反之则误人子弟固损阴德,误己子女亦损阴德。 ——(增广上册与永嘉...

大悲惊入火宅之门,洒甘露润于群萌

大悲惊入火宅之门,洒甘露润于群萌

佛来到这个世间的一大事因缘就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的知见就是法性真如海。这个法性真如海无有边际,五乘的行人是无法测量它的边际所在的。 五乘就是指一切佛教的行人了。佛所证的法性深邃崇高,就是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