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阿弥陀佛能帮助我们把空寂心找回来

◎所以我们的心,能够修清净心,不要妄动,这个社会上,很多的天灾、人祸都没有了。

◎人一生都有不如意的事,因杂念不断而烦恼不断,心的波动比光速更快得多,心念一生,这个波动立刻就周遍法界,我们能够起心动念专心念佛,就可减除妄念,渐复清净自性,就能感受到阿弥陀佛的响应,而获接引到西方净土,借助阿弥陀佛的法力,带业往生。这就是净土宗的持名念佛修行法的殊胜。

◎解脱,解开什么,迷惑,就是破迷开悟。迷就像绳索一样,把你捆缚住了,你不能动弹,你不能自由。现在把这个绳子给你解开,是这么个意思。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什么都放下,你真的能做到,这个地方,你住在那个地区,那个地区的人都沾你的光,为什么,没有灾难。

◎所有画面同一个屏幕,屏幕是本体。阿弥陀佛的身是屏幕,阿弥陀佛的国土是屏幕,所有现象,有缘马上就现起,所以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放下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放下执著,你就见到本性,就见性了。

◎既使如来地,或等觉菩萨,都要严持戒律,佛菩萨的形像都是利益众生,佛弟子要以佛菩萨为榜样,为社会一切众生做表率,“不犯威仪”,威仪就是好榜样。

◎不分别,不执著,看一切众生平等,我们应该怎么看法,看一切众生统统都是阿弥陀佛,自己也是阿弥陀佛。

◎我们少用分别执著,我们老化的就慢,就这个道理。

◎钱财我用他用不都一样吗?何必去计较?全是一场空。

◎当你跟有人过不去的时侯,不管是什么人,你心里不自在,不舒服的时侯,你把这句多念念“阿弥陀佛念念愿一切众生成佛”,你的怨恨就化解,你的烦恼就消除了。

◎阿弥陀佛是自性佛,哪个人没有自性,阿弥陀佛是回归自性。

◎你从来就没有离开自性,“生佛不二,性相一如。”

◎因此,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一粒微尘是不是阿弥陀佛?是。一个毛端是不是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无处不是,它是我们的自性,是我们的性德,我们这个念头一起,就跟性德圆满相应,这叫念佛。

◎相如其性,性如其相,性相不二,性是佛,相怎么不是佛,哪有这种道理,是心是佛,哪一桩事情不是佛?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佛是什么,佛是心,真心。

◎为什么要放下?因为它本来没有,它全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万法皆空。

◎一切法全是幻化,没有大小,大小随着你的心量,心量愈大,道场愈大。

◎贪嗔痴慢感应的是灾难,是反常,戒定慧是正常,所以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个方向“西方”,一个目标“极乐世界”,一个愿望“亲近阿弥陀佛”,我们这一生成功了,其他的都是假的。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必有,都不需要,心开意解,得大自在。

◎念阿弥陀佛,能帮助我们把空寂心找回来。

◎不分别,不执著,一切众生平等,我们应当怎么看法?看一切众生统统都是阿弥陀佛,自己也是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是自已自性的名号,自他是一,不是二,所以是我们共同自性的名号,就是自己自性的名号,念阿弥陀佛不是念别人,是念自己。

◎所有画面同一个屏幕,屏幕是本体,阿弥陀佛的身是屏幕,阿弥陀佛的国土是屏幕,所有现象有缘马上就现起,所以当处出生,当处灭尽,放下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放下执著,你就见到本性,就见性了。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因果的规律真实不虚,讲人的生命有轮回的,轮回的对境是六道,讲这些。这些在传统社会当中,都是启蒙的教学内容。小孩子他由于心很纯真,还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

如何才能仗佛慈力

如何才能仗佛慈力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嗔痴,令其尽净无余,方可了生脱死,此则难于登天,非吾辈具缚凡夫所能希冀。若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则无论功夫深浅,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印光法师法语一百零八则

印光法师法语一百零八则

本篇从《印光法师文钞》中,精选了大师的法语共一百零八则,这些法语句句真切、字字珠玑,值得我们奉为圭臬,时时读诵。 ※ 念佛求生西方,以真信切愿为前导,以至诚持念为正修。 ※ 念佛真利益,为大智慧人及...

弘一大师《佛法十疑略释》

弘一大师《佛法十疑略释》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种疑问,然后乃能着手学习。 一、佛法非迷信 近来,知识分子多批评佛法谓之迷信。 我辈详观各地寺庙,确有...

修行人在这个时候很容易着魔

修行人在这个时候很容易着魔

过去有一位和尚道友,他学画画,他的画本来就不怎么好。有一次他平静地用心作画,他一静下来,他在静中看到一幅好画,提起笔就把这意境画下来。在他作画的时候,正好有一位朝山的大富翁看上了这一幅画,要让他再画...

业露华:论庐山慧远法师的念佛禅观

业露华:论庐山慧远法师的念佛禅观

论庐山慧远法师的念佛禅观业露华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提要东晋庐山的慧远法师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高僧。他长期活动于江西庐山,学识渊博,德才高超,于佛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