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想治病,想消灾,统统念阿弥陀佛

◎念的这一句佛号,没有两样,声音都相同,境界不相同,受用不相同。彻悟的有浅深,心的清净,染污不相同,念力浅深不相同,信心程度不相同,因此,同样念这一句佛号,感应不相同,受用不相同。◎找一个传法的人,找什么人,不是找聪明伶俐的人,不是找这个,就是找一个真正有耐心,能忍辱的人。

◎随顺忍,很重要,舍身速生极乐净土。

◎我未成之佛,求他已成之佛,而为救护耳。

◎所以在无量无边的法门里面,念佛的功德是第一,不念佛的损失也是第一,无法弥补的损失。

◎因为体是空寂的,所以相是幻有。

◎一切法不生不灭。

◎虽然说平等,但是这里面有难有易,这是真的。

◎佛门常说:“一经通,一切经通”,他通的。

◎因为一切经,原理是一个,所以理通了,一切都通达。

◎有一天光阴,好好的把这天光阴拿来修净业,不要把它浪费掉,这是真正觉悟的人,这是真正聪明的人。

◎别人争的世间荣华富贵,那是昙花一现,我们不要去跟他相比,我们所求的是永恒的幸福,他们所追求的是短暂的幸福,太短暂了,不值得,永恒的幸福,这是值得的。

◎我们要报佛恩,唯一报佛恩的方法,就是流通这个法门。

◎修福不要享福,福享尽了,临终的时侯,就一榻糊涂,那个麻烦就大了,修福不要享福,希望这个福报留到临终的时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享这个福,那我们决定往生。

◎人喜欢帮助别人,喜欢教别人,就得聪明智慧;你喜欢安慰别人,喜欢保护别人,你得的是健康长寿。

◎彻悟,人、我、法,空。

◎无生是什么呢?宇宙人生一切万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长不短,你真的明了,真的见到了,承认了,这叫“无生法忍”。

◎佛号从心里面生出来,从口里念出来,从耳朵里听进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观。

◎失点礼没关系,我清净心重要。

◎不要去分别,不要去执著,不要去打妄想,这样就好,那么念成功了,佛自然在我们清净心中示现出来了,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众生不求大势佛,非常非常可惜啊。

◎因为弥陀的性德,与我们众生的本性,是一不是二。

◎实在说起来,智慧没法子求的,唯一能够修的就是清净心,心清净了,自然就生智慧。

◎诸佛菩萨,不但没有一定的身形,名号也没有一定,名号是怎么建立的呢?还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并不是从他自己这一边建立的,是从众生那一边建立的,这个意思很重要。

◎对自己要清净,对别人要慈悲。

◎修行在自己,不在别人,别人帮不上忙,自己转自己的境界。不要问别人对我怎么样,先问我对别人怎么样;不要问别人看我怎么样,先问我看别人怎么样。如果真正修念佛法门,看到什么呢?一切众生,山河大地,没有一样不是阿弥陀佛。

◎如果我们想治病,想消灾,统统念阿弥陀佛,经上讲得很清楚,清界藏身阿弥陀佛。

◎佛爱众生,念众生,超过父母万万倍,不能比啊!

◎生死轮回是最恐怖的,我们要想离开六道生死轮回,唯一一条生路,就是念佛求生净土。我们一生的目标在哪里,目标就是求生净土,就是弘扬净土。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甘露法语选辑》

海涛法师《甘露法语选辑》

◎爱自己 1.爱自己,并不违背大乘佛教的内涵。大乘佛教并不认为一个人不应该爱自己。舍离自我与珍爱他人,和爱自己并不相违。事实上,修持大乘法、菩提心,就是爱自己、照顾自己的最好方法。 2.一个人应该爱自...

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佛教说: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孔子也要求人们攻其恶,无攻人之恶(《论语颜渊》),就是只指责自己的过恶,而不去攻击别人的过恶。 当弟子在指责谁谁什么不行的时候,孔子都是说:我自己修心养性的时间都...

星云大师《为神鬼灵祇祈愿文》

星云大师《为神鬼灵祇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今天要为神鬼灵只向您祈愿。 他们虽非凡夫肉躯所能感触,但也同样生活在法界之内,甚至,他们曾经生于人道,他们曾经是我们宿世的父母宗亲: 他们有的曾经是王侯将相,他们有的曾经是贩夫走卒...

圣严法师《对自己的良心及奉献负责》

圣严法师《对自己的良心及奉献负责》

一个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般人大多是为了自己而活,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发展自己的抱负,追求自己的理想,或是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期盼能对自己、对家人有所交代。 大多数人从小到大就有这样的期待,...

妙莲老和尚《对福严佛学院学僧开示》

妙莲老和尚《对福严佛学院学僧开示》

开示一 一、欢迎学僧莅本山 诸位师父、各位同学、各位大居士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灵岩山寺可说是创建三过年以来,首次有这么多出家众来参访。虽然我们念佛堂内每次打佛七念佛也有四、五百人之多;乃至去年创建...

海涛法师《忏悔的心态》

海涛法师《忏悔的心态》

以佛教而言,最近几天,从农历四月初一到十五日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如果在这几天当中做任何善行,功德增加一千倍,为什么?因为四月八日是佛诞日,释迦牟尼佛的生日。所以在前七天,后七天,这十五天之内,佛教处处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