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能帮助我们出现极乐世界

◎人,花了两年学说话,却花了几十年学闭嘴。说,是一种能力;不说,是一种智慧。

◎大道至简,大智若愚,有容乃大,上善若水。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必有,都不需要,心开意解,得大自在。

晨鸡报晓,昏鸦争噪,哪一个不红尘里闹。路遥遥,水迢迢,利名人都上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好,人不见了。

◎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不能说有,不能说无。你要说无,现象明明存在,你的见闻觉知你能感触到,你要说有,它“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刹那生灭,念念不住,所以,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你得了解事实真相。

◎宗门里讲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法性。

◎不但法性里没有相对,法性里头从来没有起心动念,从来没有分别执着,楞严会上释迦牟尼佛说:“清净本然”,“妙明真心”,它本来就是这样。

◎一个小光子也是众缘和合而生的。

◎外面的环境,境随心转,天地是自己造的,与别人不相干,六道从哪来的,自己造的。一切法从心想生。

◎别管它,随它去,它慢慢就降温,它就变成不动,不动就还源了。

◎什么念头最善,善中之善,纯净纯善,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你真能放下万缘,没有杂念,心里面一天到晚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管用。问刘素云怎么治的,念阿弥陀佛好的。

◎真修,二六时中,六字洪名相续不断,这是真功夫,真实不可思议,很可惜,我们把光荫空过了,一天到晚不晓得念佛,不知道忆佛念佛,一天到晚打妄想,换句话说,一天到晚都在造业。

◎相有体空,相有性空。

◎我们为什么看到这一切法千变万化,我们的心想念念在起变化、妄想,所以,外面的境界也起变化。诸佛菩萨为什么看这一切法常住不变不改?他心没有动,他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所以在他的境界里面,法没有生没有灭,我们能不能体会到时这个意思?

◎这个身体是微尘聚,是阿赖耶的相分变现出来的。

◎念佛念到纯一境界,念佛时心就是佛,佛就变成自己的心,心佛不二,这才是感应道交。

◎众生你喜欢怎么做都好,菩萨没意见,菩萨没有,为什么没有意见,万法皆空,了不可得,菩萨的心,永远是清净的。

◎无中生有,有还归无,了不可得,为什么不放下?

◎念头最好的是阿弥陀佛,为什么?阿弥陀佛能帮助我们出现极乐世界。

◎我们遇到急难恐怖,我们念佛,不要把外面境界放在以上,用清净平等,专心念阿弥陀佛,问题自然化解。

◎莲师:谤法者积集恶业,而汝本身,以忿怒故,亦卷入恶行。

◎莲师:勿让唇齿空过(持咒、持佛号)

◎阿弥陀佛是谁,阿弥陀佛是自己,不是别人,所以这个名字好,叫你天天念,把你自性阿弥陀佛念出来,晓得我们跟诸佛如来的自性是一不是二,这比什么都重要,佛说一切经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回归自性,千经万论都是讲性体,性相,性德,性用,全讲自性。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印光大师: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四种因果

印光大师: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四种因果

  原文:子有四因者:一者报恩者,谓父母于子,宿世有恩,为报恩故,来为其子,则服劳奉养,生事死葬,必使生则亲欢,祭则鬼享,乃至致君泽民,名垂青史,令天下后世敬其人...

四事之教

四事之教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缓步而行前往游化。当时,世尊回顾毗舍离城,不久后便说此偈:今观毗舍离,更后不复睹,亦复更不入,于是当别去。当毗舍离城中的人民,听闻到世...

行善要及时,精进也要及时

行善要及时,精进也要及时

佛经云: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我今若豫于日日中毂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毂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母子各系异处。却后一月,尔乃设...

净空法师:读经、听经、看经都是念佛

净空法师:读经、听经、看经都是念佛

◎在我们工作的时候,需要用思考的,我们就把佛号放下,认真去做事情,事情做完了,我们要恢愎念佛。念佛最重要是心里有佛,口里不念没有关系,心里念。口里念累了,口就可以...

弘一大师晚晴集

弘一大师晚晴集

1、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三昧经) 2、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3、我...

业难尽情难空,求生极乐得解脱

业难尽情难空,求生极乐得解脱

在《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文昌帝君自述,由于他遇佛得佛开示救度,从龙趣里面出来之后又渐渐地行善积德、修行,命运变得越来越好。但由于原来的命债还没有偿完,还要轮回偿还宿债。 他这一期的生命示现在汉末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