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能帮助我们出现极乐世界

◎人,花了两年学说话,却花了几十年学闭嘴。说,是一种能力;不说,是一种智慧。

◎大道至简,大智若愚,有容乃大,上善若水。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必有,都不需要,心开意解,得大自在。

晨鸡报晓,昏鸦争噪,哪一个不红尘里闹。路遥遥,水迢迢,利名人都上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好,人不见了。

◎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不能说有,不能说无。你要说无,现象明明存在,你的见闻觉知你能感触到,你要说有,它“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刹那生灭,念念不住,所以,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你得了解事实真相。

◎宗门里讲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法性。

◎不但法性里没有相对,法性里头从来没有起心动念,从来没有分别执着,楞严会上释迦牟尼佛说:“清净本然”,“妙明真心”,它本来就是这样。

◎一个小光子也是众缘和合而生的。

◎外面的环境,境随心转,天地是自己造的,与别人不相干,六道从哪来的,自己造的。一切法从心想生。

◎别管它,随它去,它慢慢就降温,它就变成不动,不动就还源了。

◎什么念头最善,善中之善,纯净纯善,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你真能放下万缘,没有杂念,心里面一天到晚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管用。问刘素云怎么治的,念阿弥陀佛好的。

◎真修,二六时中,六字洪名相续不断,这是真功夫,真实不可思议,很可惜,我们把光荫空过了,一天到晚不晓得念佛,不知道忆佛念佛,一天到晚打妄想,换句话说,一天到晚都在造业。

◎相有体空,相有性空。

◎我们为什么看到这一切法千变万化,我们的心想念念在起变化、妄想,所以,外面的境界也起变化。诸佛菩萨为什么看这一切法常住不变不改?他心没有动,他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所以在他的境界里面,法没有生没有灭,我们能不能体会到时这个意思?

◎这个身体是微尘聚,是阿赖耶的相分变现出来的。

◎念佛念到纯一境界,念佛时心就是佛,佛就变成自己的心,心佛不二,这才是感应道交。

◎众生你喜欢怎么做都好,菩萨没意见,菩萨没有,为什么没有意见,万法皆空,了不可得,菩萨的心,永远是清净的。

◎无中生有,有还归无,了不可得,为什么不放下?

◎念头最好的是阿弥陀佛,为什么?阿弥陀佛能帮助我们出现极乐世界。

◎我们遇到急难恐怖,我们念佛,不要把外面境界放在以上,用清净平等,专心念阿弥陀佛,问题自然化解。

◎莲师:谤法者积集恶业,而汝本身,以忿怒故,亦卷入恶行。

◎莲师:勿让唇齿空过(持咒、持佛号)

◎阿弥陀佛是谁,阿弥陀佛是自己,不是别人,所以这个名字好,叫你天天念,把你自性阿弥陀佛念出来,晓得我们跟诸佛如来的自性是一不是二,这比什么都重要,佛说一切经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回归自性,千经万论都是讲性体,性相,性德,性用,全讲自性。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反思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众生

反思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众生

等到临死的时候,你一生所造的恶业,都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了。这些对生命的反省,是要让我们真实起来,让我们生起惭愧之心,来看看我们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众生。 我们如果不了解这些,天天还觉得是一个善人,觉得...

人生的四不与四有

人生的四不与四有

人生要有什么,不要有什么?佛教的五戒约束我们,不要乱杀、不要乱取、不要乱淫、不要乱说、不要乱吃,因为有五戒的不,就会有所得,例如不乱杀生就能长寿,不乱取就会得到法财,不乱淫就能家和,不乱说就有好名誉...

圣严法师《如何认清自己》

圣严法师《如何认清自己》

问:想请教一个说来简单,却很难做到的问题,那就要如何认清自己? 答:在我指导修行时,「认清自己」的层次分为自我肯定、自我成长和自我消融。三个层次。自我肯定是先肯定自己缺点,大多采取隐瞒、掩盖或不愿检讨...

如何自我充实

如何自我充实

有人说,时间是最公平的,不管贤与不肖,每个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但是同样的时间,为什么有的人日子过得很充实,有的人却浑浑噩噩的虚度一生呢?这当中就在于懂不懂得自我充实,如何自我充实? 一、生活佛法...

星云大师《不当之友》

星云大师《不当之友》

在社会上,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当中有好朋友有坏朋友,好的朋友可以患难同当,不时给你忠言,所谓友直友谅友多闻;不当的朋友是酒肉朋友,只想利用你,这就是不好的朋友。不好的朋友有四种: 一、笑而不笑的朋...

没有作乐的闲钱

没有作乐的闲钱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词人,他的天赋很高,七岁就能作文,神气从容,气度非凡。十四岁,张知白以 神童的身份,将他推荐给朝廷,正巧赶上宋真宗亲自主持的殿试,便让他参加考试。晏殊一见试题,就向真宗说: 这篇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