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能帮助我们出现极乐世界

◎人,花了两年学说话,却花了几十年学闭嘴。说,是一种能力;不说,是一种智慧。

◎大道至简,大智若愚,有容乃大,上善若水。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必有,都不需要,心开意解,得大自在。

晨鸡报晓,昏鸦争噪,哪一个不红尘里闹。路遥遥,水迢迢,利名人都上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好,人不见了。

◎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不能说有,不能说无。你要说无,现象明明存在,你的见闻觉知你能感触到,你要说有,它“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刹那生灭,念念不住,所以,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你得了解事实真相。

◎宗门里讲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法性。

◎不但法性里没有相对,法性里头从来没有起心动念,从来没有分别执着,楞严会上释迦牟尼佛说:“清净本然”,“妙明真心”,它本来就是这样。

◎一个小光子也是众缘和合而生的。

◎外面的环境,境随心转,天地是自己造的,与别人不相干,六道从哪来的,自己造的。一切法从心想生。

◎别管它,随它去,它慢慢就降温,它就变成不动,不动就还源了。

◎什么念头最善,善中之善,纯净纯善,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你真能放下万缘,没有杂念,心里面一天到晚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管用。问刘素云怎么治的,念阿弥陀佛好的。

◎真修,二六时中,六字洪名相续不断,这是真功夫,真实不可思议,很可惜,我们把光荫空过了,一天到晚不晓得念佛,不知道忆佛念佛,一天到晚打妄想,换句话说,一天到晚都在造业。

◎相有体空,相有性空。

◎我们为什么看到这一切法千变万化,我们的心想念念在起变化、妄想,所以,外面的境界也起变化。诸佛菩萨为什么看这一切法常住不变不改?他心没有动,他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所以在他的境界里面,法没有生没有灭,我们能不能体会到时这个意思?

◎这个身体是微尘聚,是阿赖耶的相分变现出来的。

◎念佛念到纯一境界,念佛时心就是佛,佛就变成自己的心,心佛不二,这才是感应道交。

◎众生你喜欢怎么做都好,菩萨没意见,菩萨没有,为什么没有意见,万法皆空,了不可得,菩萨的心,永远是清净的。

◎无中生有,有还归无,了不可得,为什么不放下?

◎念头最好的是阿弥陀佛,为什么?阿弥陀佛能帮助我们出现极乐世界。

◎我们遇到急难恐怖,我们念佛,不要把外面境界放在以上,用清净平等,专心念阿弥陀佛,问题自然化解。

◎莲师:谤法者积集恶业,而汝本身,以忿怒故,亦卷入恶行。

◎莲师:勿让唇齿空过(持咒、持佛号)

◎阿弥陀佛是谁,阿弥陀佛是自己,不是别人,所以这个名字好,叫你天天念,把你自性阿弥陀佛念出来,晓得我们跟诸佛如来的自性是一不是二,这比什么都重要,佛说一切经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回归自性,千经万论都是讲性体,性相,性德,性用,全讲自性。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地藏菩萨名号的来源

地藏菩萨名号的来源

在我们佛教界里头,四大名山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要讲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在我们佛教中、我们大家的信仰里,知道四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地藏。但是我们经常的、一般的,对这个地藏菩萨的名号,详细的情况并不...

预留余地,才有回转的空间

预留余地,才有回转的空间

家中土地很多,留一点余地给未来的子孙建筑;家里的钱财很多,留一点余钱给社会大众使用。 画家画一幅画,他一定要把留白算在其中,才是好画;印书,天地格、左右空白,你不能印满,总要留一点余地;做衣服,同样...

求子的原理与方法

求子的原理与方法

求子的原理与方法生儿育女本来是平常事,本应尽此人伦之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求子不得亦非少见。盼子心切,众所理解。如何才能求子如愿呢?这里说的子,是子女、儿女、孩子...

宣化上人:发愿要有诚心

宣化上人:发愿要有诚心

出家修道人要发愿,发愿是精进修道,发愿是警惕自己改过迁善;修道不发愿,等于开花不结果的树,无有是处。若已经发愿,最好天天再发一遍,因为温故而知新,记得自己曾经发过什么样的愿?应该要做什么事?才不会发空...

「认错」是处世最珍贵的宝物

「认错」是处世最珍贵的宝物

我现在讲个笑话给诸位听,其实这是真事实,也是教你们在世间要如何度脱这个人生。 话说世间上有左右邻居两家,左边这一家日日吵闹、日日有是非,不但夫妇间、儿女间互相吵闹,有时儿女也会同爸爸妈妈吵闹。吵闹太...

海涛法师讲自己放生的神奇故事

海涛法师讲自己放生的神奇故事

神奇小鸟双双至,为解法师心头疑 我记得我以前放鱼,然后有一次在高雄,有一些居士就买了很多的鸟,跟我说:师父,明天带我们去台南的左营的山里面放生。我想说这个放鸟,这个批评多,这放鸟的都是抓来的,但是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