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业障就在声声阿弥陀佛里面融化掉

极乐世界没有人设计,也没有人施工,所以是功德之所成就。现代的科学家告诉我们,念力不可思议。愿力就是念力,念力圆满它会现相,它会变成我们所谓的真实,你看得见的、你摸得着的这个世间存在你面前。我们今天这个世界,诸位要知道,是释迦牟尼佛的愿力,再加上我们众生的业力,成就这个世间。

为什么跟阿弥陀佛不一样?阿弥陀佛也是自己的愿力,加上众生的业力,这么多众生带业往生去的,不也是加上众生的业力吗?是一样没错。不过这里头还有一种不一样的,一样里头还有不一样,不一样的,弥陀名号功德不可思议。闻名,多半都是先闻名去的,到极乐世界才见佛、才闻法、才接触到,那个我们不必说。他那个闻名功德不可思议,闻名里头决定是包含思跟修,闻思修。所以他的条件,往生的条件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八个字我们要认识清楚,不能错会意思。菩提心是什么?简单的说,真相信,真愿意去,真肯依教奉行。佛教我们奉行什么?教我们一心专念。

大势至菩萨他所教给我们的就是标准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说得更简单、更容易懂,觉明妙行菩萨,这是个居士,志同道合八个人在一起念佛,八个都往生。他们怎么修法?真信切愿没话说,他们念佛的功夫守住三个原则,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三句话实在讲,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八个字,‘都摄六根’,不怀疑、不夹杂是都摄六根,后面‘净念相继’是不间断,念佛人只要把这个原则抓住,你就决定得生。

在念佛过程当中声声佛号,经论里头都说,‘念一声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没人相信,为什么?没看见过。真的,真有这么大的功德,而且就在眼前。你为什么没有感觉?是因为你信心不纯,念佛夹杂,所以没有感应,感应很弱你没觉察到。如果你真心真信,一点怀疑没有,念佛决定没有夹杂,感应就非常明显。所以问题不在经教,不在佛菩萨,全在自己,自己错在哪里真的不知道,连改过的机会都没有,我们真诚心不够。如果是真心念佛,净宗里面常说,业障不要消自己没了,烦恼不须断,就在声声阿弥陀佛里面融化掉,这都是真的,不是假的。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有光,只是大小不一样

每个人都有光,只是大小不一样

在诸佛派侍者问讯世尊的时候,佛的表现是什么?含笑。问的时候没有答复,就含笑;含笑当中放了这么多光明,光明就是说法,就是音声。 显示这些光明这是佛修来的,这些无量无量的光明就是佛的功德表现。不修,哪有...

把杀心改为慈悲心

把杀心改为慈悲心

在今天,科学非常发达,日新月异,一天比一天进步,一天比一天有新奇的发现。可是发现到什么时候,也没个究竟,可以说是任何时候,也没办法完,没有穷尽的一天。 现在的科学说是进步;过五百年之后,现在的又是落...

印光大师的嘉德懿行与对净土法门的贡献

印光大师的嘉德懿行与对净土法门的贡献

时光如梭,在不知不觉中,一代宗师印光大师(1861-1940)已经离开我们七十周年了。七十年对人生来说是漫长的,当我们回忆印光大师时,在读着他的著作,瞻仰他的遗物时,从中分明感受到他老人家就在我们身...

圣严法师《追求快乐是起点,不是目的》

圣严法师《追求快乐是起点,不是目的》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人生有苦,包括: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以及五蕴炽盛等,总称为八苦。苦是人生的事实,不过正因为有苦,所以人一出生就希望追求快乐。 虽然说追求快乐是人的本能,但必须先...

如何辨别菩提心的邪正真伪

如何辨别菩提心的邪正真伪

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凡是觉悟到生命苦空无常,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不论出家在家,不分地位高低,只要能发菩提心者,都有资格称为菩萨。 第一课,先说菩...

贪嗔痴三毒

贪嗔痴三毒

一、贪 贪又作贪欲、贪爱、贪著,略称欲、爱。是对于自己所喜爱的外境,生起染污的耽著心。 在经典中有许多形容贪爱的譬喻,可帮助我们了解贪爱的毒害: 1.贪爱如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水能长养身心,是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