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六字洪名,阿弥陀佛的教是一乘,就是教

《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佛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这个说法就把这个事实真相讲明白了,我们得会听,你才听得懂他的意思;你不会听,你听不懂他的意思。佛说一合相,是讲整个宇宙现象,即非一合相,一合相是假的,它所组合的一切相怎么可能是真的?所以即非。凡夫不了解事实真相,看到这个现象以为是真的,叫是名一合相。佛说法有技巧,善巧方便,说不出的他也能把它说出来,会听的人能体会到意思。所以,相即非相,非相即相,要把它认清楚,认清楚的人就是佛菩萨,迷而不觉就叫凡夫。凡夫跟佛没有差别,只有觉、迷不一样,迷了叫凡夫,觉悟了叫佛菩萨。

持名就是始觉合本,如果你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我们相信你这句佛号一分一秒都不会让它空过。为什么?始觉合本是什么意思?始觉合本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我们想不想?想。怎么样才能够始本合一?念念不间断,念久了,不知不觉它就相应了。久就有功,叫功夫,断断续续的没有功夫,你感觉不到。如果念念不住,就是不停止,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功夫就成就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在《往生传》、在《净土圣贤录》里头得到一个结论,大概是三年,有人三年不到,有人三年多一点,他预知时至往生了。怎么会预知时至的?他见到佛了,佛告诉他的,所以他晓得哪天走,哪一天佛来接引他。是佛的恩德,佛给我们开这个法门,每个念佛的人往生,阿弥陀佛一定来迎接他。如果佛不来,你不知道极乐世界在哪里,你找不到。所以佛一定来接引,这是他的本愿,他绝对不会食言。我们对佛诚信,佛对我们也诚信。

所以大势至菩萨在《楞严经》上讲的这句话,「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个话不是随便说的。里面说出两种见佛,一种是现前,一种是当来。当来是你往生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现前是佛来迎接你往生,但是迎接你往生一定先见佛,佛会告诉你哪一天,所以你预知时至。告诉你哪一天这是有必要的,有什么必要?你决定没有怀疑了。否则的话,天天想着我什么时候能走?佛什么时候来?他真来吗?问题可多了。如果要怀疑他真会来吗?大概他就不来了,极乐世界就去不成了,不能有丝毫怀疑。见了佛之后,这个疑问决定没有了,知道什么时候走。有些人很高明,不告诉人,为什么?怕障碍。别人知道了,「再住两年,别走那么早」,他来扰乱你。所以,预知时至的人通常是不会告诉人的。

恭录自《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十三集)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只念佛不学其他经典可以吗

只念佛不学其他经典可以吗

问:有很多人动员我们,不要学《金刚经》、《楞严经》,让我们念佛。我用《六祖坛经》里面的一句话说:何其自性,本自具足,自性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自性,念也不增多,不念也不少。如果你的贪、嗔、痴不除...

大安法师:念佛一声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原理

大安法师:念佛一声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原理

念佛一声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原理    《佛说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章中写到:念佛一声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是确凿无疑的,但前面有两个字—...

贡高我慢之心,易招来宿世怨家对头

贡高我慢之心,易招来宿世怨家对头

原文: 喻如一人,小有才,亦小有修持,心中便觉得我很高明,很有修持。因此贡高我慢之心,招起宿世曾受怨害之怨家对头,为其现身,入其心窍。弄得才不成才,修不成修。 使此人谦恭孝顺,由此修持之力,当能消灭...

终日寻春不见春

终日寻春不见春

本句出自一首禅诗,相传为唐朝无尽藏比丘尼所作。 禅宗看起来很玄。寻春怎么会找不到呢?春天的郊野,到处是春意。风是春天的风,水是春天的水,草木花朵都是春。人的脸孔带著春天的喜悦,百鸟唱出春天的歌曲,曲中...

一念观世音菩萨,「三毒」就减轻了

一念观世音菩萨,「三毒」就减轻了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这是三毒,每个众生要求解脱的很难离开三毒,就是贪、瞋、痴。 贪就...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我们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就往外跑,心很难安立在佛号上。他一安立在佛号上,要么昏沉,要么掉举,要么觉得没意思你就让他十天百万佛号闭关,都闭不住,非得出来。有时候出来觉得不好意思,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