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谈闭关

浅谈闭关

药师山紫云居士

好多年前偶然间总会听到「闭关」两字的语词,笔者非常好奇!为什么一定要闭关呢?闭关的来由?及好处又是什么?修行有成就一定要闭关吗?综观整个目前社会对「闭关」二字,充满了「一些」也代表了「一些」或「有」什么的事情。

一、首先探讨闭关的由来。佛陀在世时并没有闭关的事情;佛陀涅槃之后也没有闭关之事。这可以由佛陀行踪的四部阿含经及广律中没有提到闭关的记载,只有在「善见律婆沙卷」中说明佛陀教授不净观时的方法是『我乐入静半月独住,勿会余人来至我所,唯听一人送食。』这应该说明「禁足」或不愿他人干扰生活,也明确指出修行人要关闭六根,不去攀缘六尘之意,而求「心」的情境,或反省「心」的层次。

二、中国佛教多种宗派,禅宗内有『不破本参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

(a)禅宗在破本参之后,要经过重关、牢关才算究竟。古代禅宗大师非常慎重,重关是须开悟明心见性之后才可。此段的闭关始于禅宗。

(b)一般佛教的高僧大德也常谈及「安居」之事,依虚云和尚开示。

每年时节各宗不同,宗下分两季,正月十五日和七月十五日,谓冬参夏学;律下分四季,正月十五日叫解冬、四月十五日叫结夏、七月十五日叫解夏、十月十五日叫结冬。

一般律下的结夏安居时坐吉祥草,行寿结界九十天,不能出界外一步。佛制夏安居是有种慈悲为怀的理由。因夏天时,很容易踏上虫蚁,以慈悲为本,怕伤了虫蚁而且连草也不踏,夏天的禁足是为「护生」。

又夏日较为酷热多汗,外出化饭,披衣汗流有失威仪,故禁足不出。同时夏热穿衣不威仪,僧人化饭入舍不方便,所以要夏安居。这种生活方式也类似闭关之说。

(c)西藏密宗闭观分黑关、白关两种。

白关可以见光亮与一般相同。

黑关则关入房中加以密封,不见一丝光。白天、晚上没差别。

密宗闭关的人,一般修行者要经一段时间修持,且有善知识教导或上师指导得到修行法要,才能说到「闭关」之事。

三、道教:中国道教也盛行闭关。强调闭关后可以得某神明开示;也强调闭关的时间、地点及一切准备就绪才可闭关。因此,道教的闭关是必须具足『财、法、侣、地』的条件,要准备好才可闭关。

财:是指生活所需求的用品。

法:所用功的法门。

侣:须有人护持的同修伴侣。

地:须择一个山明水秀之地。

由上述可知,佛、道及密对闭关的认识各有认知不同。以笔者所见,现代工商社会,生活忙碌,若暂时将心放下寻求一日、二日……多日的宁静,以求心灵的暂时解脱,也不是不好。若是学佛有基础可以深入修行,专心研修佛学、参禅打坐、从事著作及一些深入禅密的特殊境界,那是更殊胜了。

笔者希望各位以平常心看待闭关,要「心正」才不会遭受魔障,将「心」放置在最恰当的境界,更希望学佛的师兄、姊们能多亲近善知识,能求一门深入的学佛,必然能知「佛门的特殊意境」。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

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

印祖教我们修学念佛法门的一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 有很多人,特别是有文化知识的人,一入佛门,本能地就想博览众经,什么经都想读,宗门、教下、密宗,他都想要了解。 固然这种求法的心、好学的精神是很可贵的...

钓鱼的血泪忠告

钓鱼的血泪忠告

我当内科住院医师的时候。有一天,在医院爬楼梯看见一位气质很高雅的中年女人,但是她整个人失魂落魄的,走路摇摇晃晃,好像随时会昏倒的样子。我就过去扶她,请问她说:你是不是不舒服呢?我扶你回去,你住哪一间...

人生在世,留一点帮助别人

人生在世,留一点帮助别人

佛经里有一则譬喻故事,在印度有两个妇人,同时得到一种名叫「庵摩罗果」的水果。甲妇人一得到庵摩罗果,便连果带子统统吃下肚了。乙妇人却只吃果肉,而把子留下来,继续栽植培养。不久,这个种子又再长出果实,她...

印光大师:药师法门仪轨

印光大师:药师法门仪轨

欲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供药师如来像。上海佛学书局有石印彩色之像,可以供奉,宜装入玻璃镜中。供像之处,不可在卧室。若不得已,在卧室中供奉者,睡眠之时,宜以净布覆盖像上。 药师经,供于桌上。不读诵时,宜...

星云大师:烦恼的原因

星云大师:烦恼的原因

佛经讲烦恼即菩提,又说不怕念头起,只怕觉照迟;有了烦恼,才会懂得寻求解脱之道,才会增长智慧,所以不要害怕烦恼,重要的是要找出烦恼生起的原因,例如: 一、烦恼起于执著:人生的顺逆境很多,一般人遇到困境,...

宣化上人:念经的好处

宣化上人:念经的好处

念经有什么好处呢?念经啊,没有好处!念这个经,要费很多的时间,费很多的气力。好像在佛前念《金刚经》,你说有什么好处?你从头念到尾,啊!费了很多气力,费了很多精神,费了很多的时间,也没有看见什么好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