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虚居士:我个人的修行方法

我个人的修行方法

药师山紫虚居士

(一)初步基础:老实念佛勤修定力 

念佛益处: 
1、可增加定力 
2、可得佛菩萨加持 
3、可清除垃圾消业障 
要记住打坐念佛中所产生的现象如:气脉流动、见异常形象或生理异常感觉等,不论好坏一概不理,一心念佛。

打坐念佛要诀: 
1、都摄六根,净念相续。 
2、妄念起时,勿随勿制(不刻意压抑,不随境转)。 
3、凡所有相皆虚妄(见所有相一概不理)。 
4、专注佛号如猫捉老鼠,紧盯佛号,集中精神不紧张。 
5、念佛中换气尽量自然,不刻意憋气,不刻意去注意呼吸也不要如唱诵录音带般呼吸沉重。渐渐自然不感觉有呼吸的问题。 
6、速度随进展渐渐加快,但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又不紧张。初学者不必刻意求快。 
7、记得请佛菩萨做主回向众生。 
例:弟子请求药师佛做主,将弟子念佛功德回向给四周的众生。

(二)进一步修行: 

粗业障消除后进一步修行,依善知识的指导及个人根器及因缘,在无边佛法中,自必有适切的法门,让我们在的漫长的修行路上不断修习。

(三)辅助方法: 

1、供养佛菩萨及护法,佛菩萨在累生漫长修行路上,就如同明灯,若无佛菩萨及护法庇护及引导,极难有成就。 
2、渐进至食方便素,渐至全素。 
3、不起邪念,慈悲待众生。 
妄念起时专心念佛,或即刻返观自问「是谁起念」不缘外境,不随境流转。

83/1/09紫虚居士于瑞穗善觉精舍弘法讲题
康敏修整理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圣严法师《利人便是利己》

圣严法师《利人便是利己》

一个学佛的人,如果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一定是烦恼重重。如果事事都为自己的利益打算,做任何事都只想到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一定是烦恼很多、非常自私的人;对一个非常自私的人,要他没有烦恼是很难的。 我们一定要...

念佛的利益超过拜忏水陆太多了

念佛的利益超过拜忏水陆太多了

【原文】 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光与知友言,皆令念佛。以念佛利益,多于诵经拜忏做水陆多多矣。何以故,诵经则不识字者不能诵,即识字而快如流水,稍钝之口舌,亦不能诵。懒坯虽能,亦不肯...

圣严法师《佛教与心灵环保》

圣严法师《佛教与心灵环保》

《增一阿含经》说: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可知佛教的基本立场,便是为人类服务的。佛教虽常说一切众生,能够修道悟道的,确只限于人类。释迦牟尼佛是以人间的肉身成道,表示凡有人身的,均有机会转凡成圣。...

观音菩萨救苦心殷垂形六道

观音菩萨救苦心殷垂形六道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度生念切,救苦心殷,不离寂光,垂形六道。遍于十方微尘佛国,普现色身,度脱众生。非独止现菩萨之身,而二乘六道,无身不现。《法华》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

发一个生生世世利益众生的愿

发一个生生世世利益众生的愿

喜欢的叫贪的烦恼,不喜欢的叫嗔的烦恼。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些烦恼,所以才会造业。你有贪嗔痴,你的身体就会去杀生、吃肉,骂人、骗人。这个就是因为有烦恼,所以你身、口、意会造业。造业了,你就要受苦了--...

成佛以后也有三不能

成佛以后也有三不能

永明寿禅师说: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无不证果。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 依法不依人,自然可以证果,这是引用佛经上所说。大家要特别注意!后世学佛多半是依人不依法,很多人拜老师、拜师父变得情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