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心香供养
关于心香供养 有人说供养佛菩萨只要用「心香供养」即可,只要用心去想象清香,去想象鲜花及水果等做供养而不必用实物,如此既省钱又节省时间。这也许很合你意,但我们要小心,不要做吝啬与骄慢心的替死鬼,潜意识中也许我们已被这两种不良心态所驱使而失去与诸佛菩萨结缘的机会。「供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一般人大多不清楚。精神界的众生也是在「有相」的世间之中,因此也有各种不同的「需求」,例如,「入处饿鬼」(即一般俗称的阴间众生),由于尚保有做人的记忆,故其需求也与人界相同,我们用人间的东西给他们食用,他们会「收受得到」。但对于其他的精神界众生,如大鹏金翅鸟及诸龙众的「食物」就不是一般人可以知道的,因此,常看到一些人用「七粒米」在作观想布施,不知他们是否了解所施的对象是什么?对佛菩萨我们只要供养清香与鲜花即可。其他的东西,如水、茶、果及其他食物,主要是给佛菩萨的护法,但因为佛菩萨身边都有很多护法,可能包括各类天龙鬼神在内,因此,虽然有些场所并没有供养护法的圣像,我们也要供养茶、水、果等供品。至于有些护法必须要有特别的供养「物品」或「食物」,这必须层次较高的修行者才会知道,对这些「需求」一般大多以持咒方式从事供养,很少用实物,主要原因可能是数量太多或人间没有该物。对于开始学佛的人而言,没有必要详细去了解供养的内容与方式,只要诚心并在自己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以清香、鲜花、素果、茶及水等物品供养佛菩萨及护法,至于要特殊「需求」的各界护法,你不能供养他们也没有关系,因为你真的不知道如何供养。当然,不要太执着于相是不错,但若刚开始就要以「心香供养」,我个人认为不太好,除非此人是上等根器之人,供佛之诚心已能深入潜意识,否则心香供养可能只在「意识心」的层次,有可能含有骄慢与吝啬之心。能自己花钱去购置供品,以诚心从事供养,如此「借物导心」可能较好,以不良之心,诸如骄慢及吝啬等心去供养佛菩萨,佛菩萨因大慈悲心而不会有责怪之事,但护法们可能不护持此人。何况在实际上要幻化清香等物品以供养精神界众生,除了必须了知该众生之所需外,也必须有特殊的供养咒或能由「真心」起用,意识心是没有这种能力的。 一、要欢欢喜喜的念 念佛目的在求生西方极乐,我们要臆想此去极乐世界莲华化生,不再有生老病死的痛苦;住的是黄金铺地、七宝装饰的亭台楼阁;相处的人是诸上善人等大善知识,可以互相切磋请益,并且能够亲聆弥陀说...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心性是同。举凡三乘六凡,如来视之,皆如一子。何以故。以其皆具佛性,皆堪成佛故。三乘且置。六凡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虽则高下悬殊,苦乐迥异。总皆未断惑业,未出... ● 天灾、人祸,相继而至。当令家人,同念观音,以为预防也。(文钞续编复宁德晋居士书) ● 普令一切老幼男女,日常在家念观世音,管保不遭灾祸,多获祯祥。(文钞三编卷一复宁德晋居士书六) ● 念观音名号... 关于精进修行这一点,连外道都很强调。 有一个修仙道的,拜了一个老师。老师说你想修仙道啊,就给他一个木钻子,让他用这个木钻子先把一块很大的石头钻通才教他修仙的方法。 这个人就很老实啊,就在那钻。用木钻...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浅释:化永法师【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绕塔三匝】非是仅指我们绕塔三转。菩萨这里...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身心忧苦。众病所恼。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身心安乐。众病除愈。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上面的经文是赞叹地藏菩萨的。大家可能会怀疑,根据这段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