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虚居士:行菩萨道的人,开始要以慈悲心

行菩萨道的人,开始要以慈悲心为主,一切行事作为以不离慈悲心为原则。但在一个团体中,由于每个人的修为不同,心也不同,有关团体的事务,要如何做才不会违反慈悲心?

这是慈悲与智慧的问题,我们以实例来说明。例如药师山要发起济贫工作,则由理事会通过每个会员要捐多少钱。像这样做可能违反慈悲心,因为很可能有些会员基于家庭经济因素或个人修为的问题而不愿捐这么多的钱,这种规定对此人就不慈悲。因此,自由捐献是较好的方法。另外一个例子是有些钱是一定要给的,不能自由乐捐,例如旅游时的向导费用。这种费用最好先依「人间法」处理,也就是用一般人的规矩来付费,然后再做自由乐捐,这一部份依每个参加者的慈悲心及经济状况等因素自行决定给付的数目,不给也没有关系,为了不要给「压力」,自由乐捐最好不要记名,若不得已要记名,也只给少数有关人员知道为原则。总之,慈悲心是有「量」的问题,每个人不同,不能把自己的慈悲心加在他人身上,否则也是一种不慈悲。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专一念佛之章程

专一念佛之章程

手书备悉。丧中如此办法,不但于亡人有益,实令阖家均种莫大善根。此后纵不能长素,当少吃。以不在家亲杀为定章,庶少结杀业。 汝姊欲专一念佛,本无定章,若照平常念佛之章程,则五更起礼佛(多少拜,随己立)毕...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十方诸佛是在果地上圆满了菩提心,我们业力凡夫是在烦恼、分别里面有菩提心的那种体性,有时候又称为如来藏。 有一部经叫《如来藏经》。在这部经典当中,佛告金刚慧菩萨言:善男子,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

饥寒困苦爱易除,义无反顾往极乐

饥寒困苦爱易除,义无反顾往极乐

贫穷之人是由于多生多劫没有种植善因,所以今生穷苦潦倒、饥寒交迫。大家都很害怕贫穷,这固然是人生当中的困境、逆境,但是对于修道人来说,如果善于对待它,也许贫穷就是我们修道的逆增上缘。 知道了自己业障深...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 新白话版6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 新白话版6

44、竖出和横超有什么不同?若论竖出,非努力修戒定慧道,断尽烦惑不可。倘若烦惑稍有不尽,那三界依旧不能出离。何况末法的众生,善根浅薄,寿命短促,修行的人纵有百千万...

任何生死关头一定要记得念佛

任何生死关头一定要记得念佛

我们以后碰到任何生死关头,要注意了,一定要念佛,别忘了。 但往往有人一碰到灾难现前,或者一辆车正碰到身上来,或者地震、海啸、泥石流碰到这些死亡威胁的时候,可能他本能地就会叫我的妈呀,叫爹叫娘。那叫爹...

星云大师:不要仅看到「有形」的财富

星云大师:不要仅看到「有形」的财富

2011年4月13日下午,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创会人星云大师来到中山大学,对该校师生发表演讲。 这位85岁的高僧、知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看上去与普通僧侣并没有太多不同之处:着一身僧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