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虚居士:谈对佛菩萨的信心
谈对佛菩萨的信心 药师山紫虚居士 前言 今日是科技时代,一切事情都不离科学,科学家们认为只有实验能观测到的事、物才可相信、才是真实,佛菩萨与空性既观不到,那如何可相信?这就是「现代人」很难信佛教的主要原因,也许这就是末法时期本该有的现象吧!学佛修行要有成就,对「空性」与「佛菩萨」的深信是重要关键,今日很多佛教学者把佛教当哲学来探讨、把佛菩萨当成「神话」,这些学者的论述对修行毫无助益,学佛的人要小心、不要被误导!笔者在道场中有鉴于很多想踏入学佛之路的人对「相信佛菩萨」这件事好像有很多困难,因此在本文中对如何相信佛菩萨与行菩萨道提出一些可用的方法与各位分享。 在文中,笔者也谈到「信」的重要性,顺便也提到如何才能找到大善知识。本文很多观念来自《楞严经》,也有一些是笔者个人的知见,请各位多多指教! 二、修行人发心求菩提,源于对三宝的净信 三、深信的重要性 (一)「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 (二)「信能断疑证无上道。」 (三)「信力可除骄慢习气。」 (四)「信则能接受佛法及善知识的教导,加速修行的成就。」 (五)「信能欢喜入佛法。」《华严经》 (六)「信能增长智功德。」《华严经》 (七)「信使诸根净明利。」《华严经》 (八)「信能永灭烦恼本。」《华严经》 (九)「信于境界无所著。」《华严经》 (十)「信力能使修行之心坚固不坏,能得金刚护法的守护。」 (十一)「信力能使修行人得以见佛及得佛开示教导,终至成佛。」 四、信佛、法、僧的功德 (二)「信佛则可生起大供养,得不思议功德。」 (三)「信法可闻法无厌,得信法不思议功德。」 (四)「信奉清净僧,可使信心不退,由此得诸根明利,能离恶知识亲近善知识,修习善法成就菩提。」 五、如何找到大善知识 六、如何能深信三宝及行菩萨道 (一)自然生信 (二)依神秘经验的探究而起信 (三)由善知识或佛教经论的启发而起信 (四)由供养与尊敬佛菩萨的实做而逐渐生信 这一段话告诉我们最初发心学佛所要做的事。其意是说修行要从内心深处相信三宝,对佛法要相信与了解,且这种信解心要无杂染(也就是不夹杂其他不良的心),在行为上要以至诚心供养三宝。简而言之,就是内心要深信,行为要恭敬及作供养。但很多人内心不深信,那要如何去做? 笔者认为可以由行为上开始。因为内心与行为两者有密切关系,例如你相信某人有高超的德行,则在行为上你就自然会尊敬他与听从他,同样的道理,你若对佛菩萨的存在与功德能深信,则在行为上,你自然会尊敬与供养这些佛菩萨。反之,若你在行为上能尊敬与供养佛菩萨,则表示你心中有信,但这个「信」不一定是深信,也许只是意识心(甚至是强迫自己)的信,但只要能如此起心恭敬与供养佛菩萨,则将得到佛菩萨的加持而信根渐增长。此中所谓「尊重恭敬及供养三宝」的意义如下: (1)尊重 (2)恭敬 (3)供养 (4)药师山现在的修行方法 七、结论 相关文章圣严法师:别人不做的工作都由我来做吧如果你对工作有非你不可的责任和使命感,做起事来一定也能甘之如饴。反过来说,如果你觉得因为别人都不愿意做,所以才叫你去做,那就会痛苦得像别人用枪压著强迫做事一样。 当别人都不愿做时,如果你能替人着想:这... 海涛法师:避免这三十二种不清净的布施《毘耶娑问经》记载佛为毘耶娑仙人说有三十三种不清净(染垢)布施,佛弟子也应该了知、避免: 一、以歪曲的心理、颠倒的见解、无纯净发心施众生财物,这不是佛教的布施。例如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 慧律法师《修行是享受,不是负担》对这世间的天地万物,要先学放得下,修行不能有如下的想法:(今天要大回向了,终于要结束了,可以轻松了,解脱了。)不可以有这种想法。如果你视这七天的辛苦为畏途,大可不必来。那么,每天都可以过得轻 松愉快。... 用智慧来化解脾气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台湾地区的人民非常容易生气,百分之五十的人每天都会生气,百分之六十的人每个星期都会生气,而他们最常生气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家人。 生气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身体上的问题,有的是观念上的... 星云大师《如何安排生活》我们常听到人说:真忙!忙得不可开交。一事未了一事又来!无论怎样的忙,要紧的是,不要因为忙碌而忘了自己的存在。有人说,忙是福气,忙的日子比较好过。但是,忙也要忙得有意义,有些人太为自己忙,不知道为别人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