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虚居士:谈对佛菩萨的信心
谈对佛菩萨的信心 药师山紫虚居士 前言 今日是科技时代,一切事情都不离科学,科学家们认为只有实验能观测到的事、物才可相信、才是真实,佛菩萨与空性既观不到,那如何可相信?这就是「现代人」很难信佛教的主要原因,也许这就是末法时期本该有的现象吧!学佛修行要有成就,对「空性」与「佛菩萨」的深信是重要关键,今日很多佛教学者把佛教当哲学来探讨、把佛菩萨当成「神话」,这些学者的论述对修行毫无助益,学佛的人要小心、不要被误导!笔者在道场中有鉴于很多想踏入学佛之路的人对「相信佛菩萨」这件事好像有很多困难,因此在本文中对如何相信佛菩萨与行菩萨道提出一些可用的方法与各位分享。 在文中,笔者也谈到「信」的重要性,顺便也提到如何才能找到大善知识。本文很多观念来自《楞严经》,也有一些是笔者个人的知见,请各位多多指教! 二、修行人发心求菩提,源于对三宝的净信 三、深信的重要性 (一)「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 (二)「信能断疑证无上道。」 (三)「信力可除骄慢习气。」 (四)「信则能接受佛法及善知识的教导,加速修行的成就。」 (五)「信能欢喜入佛法。」《华严经》 (六)「信能增长智功德。」《华严经》 (七)「信使诸根净明利。」《华严经》 (八)「信能永灭烦恼本。」《华严经》 (九)「信于境界无所著。」《华严经》 (十)「信力能使修行之心坚固不坏,能得金刚护法的守护。」 (十一)「信力能使修行人得以见佛及得佛开示教导,终至成佛。」 四、信佛、法、僧的功德 (二)「信佛则可生起大供养,得不思议功德。」 (三)「信法可闻法无厌,得信法不思议功德。」 (四)「信奉清净僧,可使信心不退,由此得诸根明利,能离恶知识亲近善知识,修习善法成就菩提。」 五、如何找到大善知识 六、如何能深信三宝及行菩萨道 (一)自然生信 (二)依神秘经验的探究而起信 (三)由善知识或佛教经论的启发而起信 (四)由供养与尊敬佛菩萨的实做而逐渐生信 这一段话告诉我们最初发心学佛所要做的事。其意是说修行要从内心深处相信三宝,对佛法要相信与了解,且这种信解心要无杂染(也就是不夹杂其他不良的心),在行为上要以至诚心供养三宝。简而言之,就是内心要深信,行为要恭敬及作供养。但很多人内心不深信,那要如何去做? 笔者认为可以由行为上开始。因为内心与行为两者有密切关系,例如你相信某人有高超的德行,则在行为上你就自然会尊敬他与听从他,同样的道理,你若对佛菩萨的存在与功德能深信,则在行为上,你自然会尊敬与供养这些佛菩萨。反之,若你在行为上能尊敬与供养佛菩萨,则表示你心中有信,但这个「信」不一定是深信,也许只是意识心(甚至是强迫自己)的信,但只要能如此起心恭敬与供养佛菩萨,则将得到佛菩萨的加持而信根渐增长。此中所谓「尊重恭敬及供养三宝」的意义如下: (1)尊重 (2)恭敬 (3)供养 (4)药师山现在的修行方法 七、结论 【问】:有一部经叫《般舟三昧经》,尼众能不能行般舟三昧? 【答】:不论是谁都可以。修行不分比丘跟比丘尼,僧众跟尼众是一样的。总说僧宝的时候,就包括比丘尼众。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个僧宝,不是专指男... 原文: 数日前,令甥崔澍萍来函,并将阁下与彼之函,亦并寄来,祈光为阁下寄各种书,已令寄矣。阁下一向有信心,而未遇通人,其所修持,乃外道炼丹运气之法。彼自诩性命双修,为得六祖之真传,实则但是保身之法,...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里的一句话,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审美观点,认為瘦就是美,致使许多爱美的女性,或是為了取悦於所爱的人,或是為了赶时髦而拼命减肥。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女為悦己者容,古今... 我们修道的人,不要向人借钱,一借钱,就是不干净了!不要打妄想叫人供养,一叫人供养,那也是不干净了!不要向任何人来攀缘,一攀缘,那更是污秽不净了!知道吗?所以真正修道的人,饿死就饿死了,没有什么问题的,... 每个人一生都应该要发清静的愿、远大的愿,而不要发愚蠢的愿、不切实际的愿,佛教徒当然也不例外,但佛教徒更应该要发愿以佛法来成就他人、成就自己。 以我个人来说,我十五、六岁时,就知道佛法相当好,可惜知道的... 倘若以为念部大乘经典就圆满了,想出亿万个理由,能否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不要付出就能获得这法?没有! 我跟大家老老实实地说,我出家六十多年了,我也一直这样在找!要钻空路、学窍门,没有的!不论你跟哪位喇嘛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