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虚居士:持戒

修十波罗蜜2-持戒
药师山紫虚居士
102年5月19日讲于花莲准提精舍
誾德静摘录

紫虚居士原文:
持戒与得戒:

  • 「持」有护持、遵守、认同之意。也就是对此戒律的内容要认同、护持,对修持这种戒的人不能攻击谩骂。持戒也有自己修持之义。
  • 得戒是修持戒律有成就之义。其殊胜是「得戒体」,这是修持者的自证、身(含精神身)心转变而呈现无怖畏之相、一切外力不得加害。此外、得戒之人可得高果位金刚的护持,还有特别的护法「随身守护」,此与一般修行人受护法「随缘守护」,层次上高很多。
  • 得戒是针对修持某一种戒的成就而言,不是指所有各种戒。例如修贪戒得戒者、其嗔恨戒不一定也得戒。护法守护也只限于离贪这部份,若心起嗔则护法不会护持。
  • 二地菩萨修持各种戒律,包括修行人的14种戒与六道众生该修的六种戒。但得戒者大多只少数几个戒而已。但对各种戒皆认同、守护。
    • 修行者受14种戒:这是佛教修行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需要,而自愿受持的14种戒。
    • 三界六道众生受六种戒 
      三界众生都「有必要」受此六种戒,如此可减少轮回于三恶道之苦,增加生于人天的机会。此六种戒是五戒、八关斋戒、十戒(相关十善)、菩萨戒(这是菩萨作方便法时该遵守者,详见梵网经等)、情缘戒(详见药师山通讯)及破戒僧戒(戒贪五欲)。(待续)

上课解说摘要:(誾德静摘录)
戒律是在道德法律之上,故修行人若不遵守道德法律则守戒律无异椽木求鱼。
介绍修行者14种戒

  • 三聚净戒
    • A:摄律仪戒:各种律仪戒应接受,不可反对,含大、小乘、密乘等。
    • B:摄善法戒:人间善法皆遵守,例环保、不制造噪音等。
    • C:摄众生戒:不舍弃众生。
  • 净戒:以意念清净为主,不可有算计、伤害人之心。
  • 律戒:以20种戒为主。
  • 无上密乘戒:无上密法修行者需知秘密法不可外泄,因属不可思议法怕他人谤佛,未得传法上师同意需做到致死不说。其它修行者也须尊重修无上密法者,其修行事情是不可对外说,不应询问。
  • 密乘戒:即菩提心戒,随时随地不可忘记2件事。
    • A:众生有佛性:因为众生是未来佛,故不轻视任何众生。
    • B:慈悲心助众生。
  • 宝戒:遵守钱财戒律,知道可接受的范围。
  • 严身戒:含身、口、意三方面,若他人对自己轻薄起妄念是自己做不好。
  • 金刚戒:此为金刚法王所修者,主要为护持法界公平正义。
  • 金刚护持戒:此为护法所修者,主要为护持道场、护持佛菩萨、护持住持、护持同修,只能存有一心庄严道场让众生离苦得乐,不可存有私心,若修行者护持心不够即使有金刚护持咒亦无法成就。
  • 双身本尊戒:彼此累生累世为双身修行,不跟其他众生(含法界)造情缘。此法对抗拒未来情淫的力量较大。
  • 双身戒:只对夫妻传此法,但心不可贪淫乐,一贪即犯戒,需受淫戒果报,即淫欲炽盛,上上品淫欲便下地狱。
  • 密乘戒:此为藏密所修不可忘失菩提心戒,类似第5条。
  • 无上密戒:针对修行双身法内容不可泄漏他人。
  • 金刚乘戒:金刚即不坏之意。藏传佛教密宗所修,有别与显教之戒律皆属之。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慧律法师《降低欲望和标准》

慧律法师《降低欲望和标准》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我,好不浪漫,但是每天打开报纸,情杀...

同念佛号,猛兽害虫彼必远去

同念佛号,猛兽害虫彼必远去

猛兽、毒蛇、蝗虫之类,均由人心凶恶,故致伤人。若向彼念佛,及教一切人各念佛,彼当自去,岂杀之而能为民除害乎?乃是引人造业,永生永世受杀报。汝学佛戒杀,而发此最可恶之言论,若不忏悔,必遭天谴。 龙梓修...

梦参老和尚:念经念佛还会有灾祸吗

梦参老和尚:念经念佛还会有灾祸吗

每个人都有六亲眷属,你周围的人要是不信佛的,你怎么劝,他信也不信,信了之后遇见挫折也会退心的。今天有人问我这么一件事,有位吴姓弟子,昨天晚上八点多钟,在八十八街出了车祸当场死亡,他皈依我还不到三个月,...

自己离苦得乐,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自己离苦得乐,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对于我们这一期生命乃至未来的生命,唯一的意义就在于能否获得快乐,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在内心完全确认。如果不能把生命的意义落实到生活当中,我们有时候就会觉得很迷茫:学佛学了很多年,我为什么还不快乐?还是一...

星云大师《做什么样的人》

星云大师《做什么样的人》

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做人,应该为自己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也应该把自己塑造成别人效法的模范。 如何让自己成圣成贤呢?我有六点意见: 一、要像一面镜子,自我观照:一般人都只看得到别人的错误,...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戒是一切种类戒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受三皈五戒,就可称为优婆塞、优婆夷,翻译成中文叫近事男、近事女,就是堪能亲近三宝,承事供养,种植福田的男居士、女居士。 那么,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五戒,是指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