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山·紫虚居士:浅谈梦境与佛法
浅谈梦境与佛法 药师山紫虚居士 一、前言 人在梦中时,其心是在什么境界?佛教把众生分成六道,梦境该是属那一道?人往生时进入「中阴」境界,梦境与此是否相同?本文将对梦境的各种问题加以分析,并以佛法给予适当的解释。 二、梦境的种类 三、梦境的分析─科学上的解释 (二)沙克金(俄国精神病学家)的理论。沙克金认为当一个人肉体已有病变或精神疾病尚未发作之前,其人之整体能量已有微弱的改变,因而导至脑部细胞产生变化,此种变化会显现在梦境中,由此可以预先知道自己的疾病或将死亡,甚至,脑部能量的改变会形成心灵感应去告知自己的亲人。(三)潜意识可以主导未来将发生的行为有些专家认为梦境有时在将来会成为事实,这是因为其人潜意识中已决定从事该行为,只是他个人未察觉,故显现在梦中。 未来也许此人的潜意识将会在不知不觉中主导该人去完成此想做的事,有时会与梦之预示相符合。 四、佛教的看法 (一)人在睡后不久或快醒之前较易做梦,(在熟睡期一般不太会故梦),此乃因为在此时期人的前五根关闭,且前五识不现行,而只有第六识尚在运作(睡后)或正要开始运作(快醒时),第六识会「看」大脑皮质或名色中一部份的记录,当其看大脑皮质的记录时,就会梦到最近发生的事或今生发生的事,但若「看」名色中的东西,梦中的事有时就不是此生经历过的事。又由于第六识的「看」会下令到意根(脑)。使眼根发生「看的动作」,故作梦之时眼睛都会动。(作梦时为动眼期)。 (二)由外界精神力量引发梦境:例如由其他人的精神力量而引发作梦(即所谓心电感应之类)。也可能由佛菩萨或鬼神的精神力量所告知的梦。在学佛中,由因果而生魔障时,魔也会在梦中干扰修行人,使其梦到过去发生的事,或使修行人乱梦(以干扰其精神),或由梦境使修行人害怕等。很多重大交通事故(如空难)有时会有所谓的「共业」问题,在事件发生之前,佛菩萨甚至一些鬼神皆已得知,有机缘的人可能就会在梦中被佛菩萨或鬼神告知,因此,形成「预兆性」的梦。笔者也见过一些人,她们的梦境准确性很高,且大多有意义,笔者认为这些人大多可能有一、两个与她很有因缘的佛菩萨或鬼神,因此,常有「预示性」的梦境出现。 (三)神识离体所知所见。依笔者所了解,人大多会有神识离体的事情发生,只是一般人未察知而已。人的色受想三蕴皆可暂离肉身而进入如神道教所说的「阴间」境界(佛教称入处饿鬼界)。所谓阴间众生是指鬼界众生中的一种,他们大多是太贪着前一生做人的境界,因此,死后虽入饿鬼界,但尚保留其前生做人时的种种境界,故可知人的情况。若人的神识脱离肉体,则可以见闻觉知到外界的状况,也可以由其所偶遇的其他鬼神之中,见到或听到一些先前不知道的事物,因此其可在梦中「预见」或「预知」一些事物,甚至可以闻知未来将发生的事件。 (四)依佛教的观点,事件的发生是由因、缘与行三者而定(详见药师山通讯第十期紫虚居士所著:佛教的命运观)。有大神通力的诸佛菩萨,若有必要则可知其人过去的因,又可知其目前之各种善恶诸缘,且对该人之第六识心志决定(即行)亦可以有了解,故有必要时亦可预示此人未来将发生之事。众生因无明而妄认有时间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而佛菩萨只看一切众生与世间诸法的因缘行,就像科学上由在运动轨迹上的一点,若知道物体在该点的速度(含运动方向),则可预知下一时刻的状况,也可回朔过去的状况。佛教对过去与未来事件发生的观点亦同于此。当然,此中还有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在于「行」。这是第六识自力的运作,故对未来只能预测,但不能「确定」,这也是佛教不认同「命定论」的主因。 五、结论 本人能够相信念佛法门,实际上比较感谢一次住院的经历。那次我跟癌症病人住过一段时间,在那个病房里每天都有死亡,术后大出血,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就死了,抬上车子盖上白布,就推到太平间里去,太平间就在医院很偏... 问:这句话是不是叫我们不要执着,但也不要因无所执着而冷漠消极,应该提起智慧心、慈悲心、菩提心? 师:一进农禅寺的门,在照壁上就可见到这句话。它本是《金刚经》中的句子,六祖惠能未出家之前,听到有人诵读... 习惯、迷信、感情、权势、欲望、业力虽然能控制我们的命运,但是命运并不是定型而不可改变。因为一切的习惯乃至业力,都是我们自己造作的,只要我们善加摄持正念、谨言慎行,仍然可以将乖舛的命运转变为美好的命运。... 众生方寸心即佛 不欠丝毫如来同 无量劫来声与色 染习流注著不休 不知四大念迁流 若悟般若菩提现 秒妙用功念专精 来日脱透生死流 轮回无常非小事 唯有佛智息三途 照破五阴空无物 一切憎爱梦无痕 了梦无实...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由这简单的两句话,就可以了解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为我国民间所普遍崇信。尤其是观世音菩萨的圣像金容,在都市、村庄、船上,差不多有人烟的地方,都有人供奉,更可见观世音菩萨与我们... 天亲菩萨在作《往生论》的时候,谈到一切十方的众生,包括菩萨,如果满足往生西方净土一愿,就等于满足一切大愿。我们的愿很多,但是在这个世间不一定能实施,但只要抓住一个愿,就卯足劲来专志实现这个愿。 只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