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心听闻佛法的殊胜功德

  过去世尊常在恒河边游化,广说法要。每当世尊说法之时,都有无数天龙、鬼神、国王、人民,乃至飞鸟走兽,前来听法。

  一日,有位放牛老翁,听闻世尊在恒河边为众生开示微妙法门,便拄着柺杖前来恭闻法要。由于专注听法,太过入神,没有察觉到柺杖下压着了一只虾蟆;而这只虾蟆也因为听闻世尊开示,欢喜踊跃,丝毫未警觉到背上有致命的柺杖。

  被拐杖压死的虾蟆命终后,神识生到天上成为天人。天人想知道自己的前世是哪一道的众生,究竟是什么因缘得以投生天界,便以天眼观察,观见自己的前身正是恒河边往生不久的虾蟆,于是从天上来至人间,以天花散于虾蟆身上,表达敬谢之意。

  世尊因此教敕后世之人,即使是畜生道中的虾蟆,都可因为至心听闻佛法,心开意解,投生天上;更何况是贤德之人,若能一心虔诚听经闻法,所成就的殊胜功德,岂非更不可思议!

  ——典故摘自《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

  省思:

  经云:“佛法如甘露,除热得清凉。”佛法是人生的真理,如同清凉甘露,润泽众生心田,犹如火炬引导众生,走向人生的光明大道。修行学佛能令众生离苦得乐,超凡入圣,我们若能以恭敬谦下、正信之心听闻法要,在日常生活中依教奉行,进而发起大愿心,弘扬佛法,接引更多人来禅修闻法,精进修行,光光相照,自利利他,人间即是净土。

 

点我:

相关文章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法护等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法护等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五卷 宋西天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法护等奉诏译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半月妙峰法界殿中。与大苾刍众二万五千...

卷七 五国--唐玄奘

卷七 五国--唐玄奘

卷七 五国   ○婆罗痆斯国   婆罗痆斯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临殑伽河,长十八九里,广五六里。闾阎栉比,居人殷盛,家积巨万,宝盈奇货。人性温恭,俗重强学。多信外道,少敬佛法,气序和,谷稼盛,果木...

普贤菩萨行愿品译文--未知

普贤菩萨行愿品译文--未知

普贤菩萨行愿品译文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   【解】尔时、是那个时候·就是佛说法的时候。菩萨摩诃萨·是梵语·完全说起来·应该说菩提萨埵摩诃萨。菩提、是觉悟的意思。【...

加持四小咒--未知

加持四小咒--未知

加持四小咒 大轮一字咒语 ong bu lin mu 唵 部 林 姆 文殊护身咒语 ong chi lin mu 唵 齿 林 姆 净土变咒语 ong pu kan mu 唵 仆 刊 姆 净法界真...

道行般若经第六卷--娄迦谶

道行般若经第六卷--娄迦谶

  道行般若经第六卷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阿惟越致品第十五   须菩提白佛言。阿惟越致菩萨当何以比。当何以观其行。当何以相。当何从知是阿惟越致菩萨。佛言。阿惟越致菩萨...

大悲心陀罗尼经--未知

大悲心陀罗尼经--未知

大悲心陀罗尼经 唐西天竺沙门 伽梵达摩 译 简介: 《大悲心陀罗尼经》梵名Maha^ka^run!ikacitta -dha^ran!i^ 。全一卷。唐代伽梵达磨译。全称千手千眼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