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观音菩萨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

一、观音菩萨

据《悲华经》记载,观音菩萨乃西方极乐世界之一生补处法身大士,是一位即将继承阿弥陀佛之位的大菩萨。观音菩萨在阿弥陀佛因地之时,做转轮圣王的时候,是千子之中的第一太子,名叫不眴,出家之后法号观世音,他将在弥陀入灭之后成佛,号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到那时观音菩萨的国土名为“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

据《千手陀罗尼经》(简称千手经)等记载,观音菩萨乃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他老早就是古佛,为度众生而现菩萨身的。

二、根本道场西方极乐世界

据《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以及《观世音受记经》记载,观音菩萨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协侍菩萨,常住于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为师,辅助阿弥陀佛教化众生。若有众生愿往生极乐世界,临终之时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等诸位圣众,前来化现,手持莲台接引极乐世界。由此可以看出,观音菩萨的根本道场在西方极乐世界。

三、娑婆道场之南印度

据《华严经》记载,文殊菩萨点化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见五十三为善知识,其中第二十八位就是观音菩萨,在印度的南方有山“补怛洛迦”,观音菩萨就住在这里。补怛洛迦的位置是在南印度之海中,有众宝所成,非常清净,全山都是花果树林,泉流池沼遍布全山。观音菩萨住在山中结跏趺坐,无数的菩萨恭敬围绕,聆听观音菩萨宣讲大慈悲之法。因此,娑婆世界的观音道场在南印度。

四、观音菩萨的汉地道场

据《普陀山志》记载,五代时期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有一位日本僧人叫慧锷,游五台山,见到一座观音像,庄严殊胜,心慕不已,就想请回日本去供养。岂料坐船经过普陀山时,海中忽然涌现出无数的铁莲花,船不能航行,一连三天三夜都是如此。慧锷惊而祷告曰:“如圣像与日本众生无缘,当从所向,弟子随从所适,建寺供养。”祈祷之后船继续航行,到潮音洞边就停了下来。慧锷捧观音大士圣像离船登岸,当时岸边的渔民听到慧锷说明来意,大受感动。张氏渔翁就献出了自己的住宅,让慧锷和尚供像安居,并将其宅改名为“不肯去观音院”。而慧锷和尚,也成为了普陀山的开山始祖。因此,中国观音菩萨之道场在普陀山。

此外,《本朝高僧传》、《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也有此事的记载,由此可知,中国的观音菩萨道场是由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城南之岭头取得观音像到普陀山,从此中国的观音菩萨道场便形成了,五台岭头也成为观音菩萨之祖庭。

五、如何能见到观音菩萨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说:“大慈大悲者,菩萨之所以为菩萨也。但能存菩萨慈悲之心、学菩萨慈悲之行,是不出户庭而时时常觐普陀山,不面金容而刻刻亲承观自在矣。”

只要我们心怀菩萨之慈悲,口念观音菩萨圣号,观音菩萨就常在我们身边,一切苦难当能度过,善行善愿皆得圆满。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佛弟子去做慈善合适吗

海涛法师:佛弟子去做慈善合适吗

问:佛弟子去献爱心,做慈善合适吗? 海涛法师答:确实现实社会中有很多慈善公益的中坚力量都是佛弟子在支持着。佛弟子不仅仅要做一个好人,也不能只做慈善和公益,还应该深入经藏,开发智慧,实践真正的悲智双运。...

不必另择一所,家庭便是道场

不必另择一所,家庭便是道场

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母祖妣,皆当劝之。倘不能于家庭委曲方便,令吾亲属,同得不思议即生了脱之益。便为捨本逐末,利疏而不计利亲。其可乎哉没。 不必另择一所,即家庭便是道场。...

禅修不能被「缠」住

禅修不能被「缠」住

现在社会上一窝蜂地禅禅禅,我倒有个隐忧,担心大家被缠住了。 我是在推广禅修,可是,假如大家对禅没有正确的认识,忽略了禅的健康面,而只重视禅修的效果,那可能会为社会带来一股歪风。任何事情一旦氾滥狂热,...

《地藏经》是什么样的境界

《地藏经》是什么样的境界

《地藏经》的当机众全是大菩萨示现 如果你念地藏王菩萨,唉啊!地藏王菩萨是菩萨,不如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比地藏菩萨功德大。 你怎么念文殊菩萨,持文殊菩萨咒啊?你念佛嘛,佛不是比文殊菩萨大啊。 文殊菩萨...

到山下做水牯牛

到山下做水牯牛

南泉普愿禅师辞世前,门下问:和尚去世之后将往何处?南泉答:山下做一头水牯牛去。僧人说:我也随你去,可以吗?南泉云:你如果随我去,就必须衔一茎草来。 这是师徒二人的对答。师父说他死了之后将到山下做一条...

梦参老和尚:心经上的第一个字

梦参老和尚:心经上的第一个字

《心经》上的第一个字就叫你观,观就是思惟,思惟就是你想,你一天想什么?经过你的想,经过你的思惟,经过你的理解,把一切诸法都看破了,生灭无常,无人、无我、无众生相,看破了、放下了,你才能自在啊! 观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