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观音菩萨,心诚则灵,福​报不请自

拜观音菩萨,心诚则灵,福报不请自来

观音菩萨在佛教中是慈悲的象征,无论是在佛教之中还是民间的信仰中,观音菩萨的地位都非常重要,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

因为观音菩萨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困难和苦难时,若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所以在民间信仰中,几乎人人都喜欢这尊菩萨。所以民间才流行了一句话:“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

当人们遇到困难时,都会想到观音菩萨,也会有一些人跑到菩萨面前,求菩萨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记住这三句话,最好能在心中默念,你才更容易感应到菩萨,并获得菩萨的帮助。

默念第一句话:我要相信观音菩萨。

并不是所以跑到菩萨面前求菩萨的人,都能如愿以偿,但不相信菩萨的人,绝对难以感应到菩萨,所以人们常说:“信则有不信则无。”

佛家说:“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

心决定了相,有什么样的心境,就能感应到什么样的环境或是外境。所以你相信观音菩萨和不信观音菩萨,所种之因带来的结果完全不同。

默念第二句话:我要学习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是智慧与慈悲的化身,我们去寺庙拜观音菩萨,不仅要表达最菩萨的敬意和感恩,还要像菩萨去学习才行,只有自己学习了菩萨的慈悲和智慧,我们自己才能真正的从学佛中获得收获和进步。

佛教认为,世间万事都离不开因果,善因得善果,要想获得更多的福报和好运,只有在佛前生起慈悲心来,才能得到善因善果的结局,相反,如果心不慈悲,拜再多的菩萨也没有什么作用。

默念第三句话:我要行菩萨之所行。

学习菩萨还不够,我们学了以后还有学以致用,将菩萨的智慧和慈悲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受益。佛教认为,就算你学得再多,懂得再多,也不如真正做了一件善事更有意义。

生活中只有向菩萨学习,并且常行菩萨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向菩萨一样去帮助一切众生,我们自己才有机会,成为一尊菩萨。

菩萨并不是专指具体的某一个众生,而是指一切众生,只要具备了菩萨的慈悲和智慧,以及做到了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那他就是菩萨。

感恩阅读与分享。

佛教圣地 : 普陀山

千年观世音菩萨道场

千百年来香火最旺盛

海天佛国普陀山~慈悲观世音菩萨

一声佛号一声心~此生必看《观世音》

心念“{观世音}”~一起“{观自在}”

弘扬观音文化~引导正信正行

慧眼视众生~弘誓深如海

海天佛国~慈悲观音

传播正见~缔结正缘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有缘请来~有愿再来

今生~我们相遇娑婆

来世~一起共生极乐

感恩一切善知识🙏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清净大海众诸佛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广大灵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极乐六尘皆说法

极乐六尘皆说法

又,若据法所显义,则无非佛事。如香饭光明等,当知法法皆为教体。法能显义,则法法自彰,不俟文字。如《华严》云台宝网,毛孔光明,皆能说法。《净名》云,有佛世界以香饭而作佛事,有佛世界以光明而作佛事,乃至...

人不可貌相,有很多和尚是异相

人不可貌相,有很多和尚是异相

人家说聪明不过衲子,衲子,就是指出家人说的。你不要看出家人没做什么事,他学什么会什么,非常聪明,世智辩聪一学就会。如果有点儿定力加持他,无论学什么,他会得很快。 清代的玉琳国师在拈花寺就是我受戒的寺...

圣严法师《父母是家里的佛》

圣严法师《父母是家里的佛》

问:当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时,常会在兄弟姐妹间造成紧张,到底谁该照顾年老的父母呢?是让老人家周由子女家轮流居住,还是送到安养中心呢?手足之间该怎么负起照顾责任呢?有时老人家被当人球互踢,实在很悲哀。 答...

为什么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却没走

为什么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却没走

问:有人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走,是不是这里面有偏差呢? 大安法师答:有些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一定要从自身找原因。正信正见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动不动就向大家宣布,我什么时候往...

佛教故事:龙女​试弥勒

佛教故事:龙女​试弥勒

弥勒成佛之前,是大财主家的少爷。从小长得白白胖胖的,整天笑哈哈,心肠又特别好,总是把家里的财物施舍给穷人。到后来,万贯家财被送得精光,最后连身上的衣裳也施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