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观音菩萨,心诚则灵,福​报不请自

拜观音菩萨,心诚则灵,福报不请自来

观音菩萨在佛教中是慈悲的象征,无论是在佛教之中还是民间的信仰中,观音菩萨的地位都非常重要,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

因为观音菩萨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困难和苦难时,若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所以在民间信仰中,几乎人人都喜欢这尊菩萨。所以民间才流行了一句话:“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

当人们遇到困难时,都会想到观音菩萨,也会有一些人跑到菩萨面前,求菩萨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记住这三句话,最好能在心中默念,你才更容易感应到菩萨,并获得菩萨的帮助。

默念第一句话:我要相信观音菩萨。

并不是所以跑到菩萨面前求菩萨的人,都能如愿以偿,但不相信菩萨的人,绝对难以感应到菩萨,所以人们常说:“信则有不信则无。”

佛家说:“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

心决定了相,有什么样的心境,就能感应到什么样的环境或是外境。所以你相信观音菩萨和不信观音菩萨,所种之因带来的结果完全不同。

默念第二句话:我要学习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是智慧与慈悲的化身,我们去寺庙拜观音菩萨,不仅要表达最菩萨的敬意和感恩,还要像菩萨去学习才行,只有自己学习了菩萨的慈悲和智慧,我们自己才能真正的从学佛中获得收获和进步。

佛教认为,世间万事都离不开因果,善因得善果,要想获得更多的福报和好运,只有在佛前生起慈悲心来,才能得到善因善果的结局,相反,如果心不慈悲,拜再多的菩萨也没有什么作用。

默念第三句话:我要行菩萨之所行。

学习菩萨还不够,我们学了以后还有学以致用,将菩萨的智慧和慈悲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受益。佛教认为,就算你学得再多,懂得再多,也不如真正做了一件善事更有意义。

生活中只有向菩萨学习,并且常行菩萨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向菩萨一样去帮助一切众生,我们自己才有机会,成为一尊菩萨。

菩萨并不是专指具体的某一个众生,而是指一切众生,只要具备了菩萨的慈悲和智慧,以及做到了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那他就是菩萨。

感恩阅读与分享。

佛教圣地 : 普陀山

千年观世音菩萨道场

千百年来香火最旺盛

海天佛国普陀山~慈悲观世音菩萨

一声佛号一声心~此生必看《观世音》

心念“{观世音}”~一起“{观自在}”

弘扬观音文化~引导正信正行

慧眼视众生~弘誓深如海

海天佛国~慈悲观音

传播正见~缔结正缘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有缘请来~有愿再来

今生~我们相遇娑婆

来世~一起共生极乐

感恩一切善知识🙏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清净大海众诸佛菩萨

南无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广大灵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如何修出平常心

如何修出平常心

什么是平常心?有一次,有源律师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禅师答道:用功。有源问:怎么用功?大珠慧海说:饥来食,困来眠。有源又说:所有的人都如此,怎么算是用功呢?大珠慧海回答:那不一样,他们吃...

德森法师:德森法师印祖《华严经感应颂》后记

德森法师:德森法师印祖《华严经感应颂》后记

德森法师印祖《华严经感应颂》后记(一九叁八年秋)华严一经,诸经中王。末后归宗,导往西方。无机不被,无法不摄。纵欲讚扬,穷劫莫竭。若无宿根,名亦难闻。何况书写,受持...

饮酒食肉,能令子母不得安乐

饮酒食肉,能令子母不得安乐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我本业缘。主阎浮人命。生时死时。我皆主之。在我本愿。甚欲利益。自是众生不会我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 主命鬼王向佛说:我的职务就是掌管人的生死,他有...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可通入路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可通入路

原文: 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 是故《正法念经》云:行者一心求道时,常当观察时方便。若不得时,无方便,是名为失,不名利。何者?如攒湿木以求火,火不...

圣安法师与虚云老和尚朝山奇事

圣安法师与虚云老和尚朝山奇事

那年从峨眉山跟随虚云老和尚时我十五岁,一心想跟他老人家学点东西。老和尚待我就象疼自己的孩子一样。无论走到哪儿,吃东西的时候总是先让我吃,让我穿暖和点,可他却总是穿那一件衲子。跟随虚云老和尚去五台山的...

慈诚罗珠堪布:为什么父母造了很严重的罪业,子女

慈诚罗珠堪布:为什么父母造了很严重的罪业,子女

慈诚罗珠堪布:为什么父母造了很严重的罪业,他们的子女会感受到这个报应   现代人在这方面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有些人没有偷盗、杀生或伤害他人,并且持戒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