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慈法师:女性观音形象的兴起

女性观音形象的兴起

众所周知,从所翻译的观音类典籍中,没有任何一则提及观音菩萨女性形象的记载。虽然在《法华》中也宣说菩萨以比丘尼、优婆夷、居士妇、童女等应化形象,但是没有明确表明观音菩萨女性形象之说。在早期的感应事迹中,观音形象显化未有明确的记载,即使出现示现身像的应化,也未对菩萨形象做过多的介绍。而马郎妇、妙善公主的女性观音形象的出现,是观音形象由男性到女性的重要转变。

观音最早以女性形象示现,源于《法苑珠林》中彭子桥梦感观音之记载。彭子桥因事入狱,虔诵《观音经》,在梦寐之时,感得美貌妇人加持而获得救脱。然而此乃是梦境中所示现,并非世人亲眼所见。而另一则流传较广的“马郎妇”观音形象之记载,则明确指出观音菩萨示现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度化世人。

以往无论是梦境中抑或现实中所见观音女性之形象,均乃菩萨为度化众生所示现,而非菩萨本尊之真身。自宋代妙善公主修道证果的传说流传于世开始,可视为观音形象女性化形象转变之标志。其传说最初通过民间的口耳相传,至明代蒋之奇撰《大悲菩萨传》碑铭,方始有文字传世。

文中叙述妙善公主乃妙庄王第三女,自幼奉佛持斋,心地纯善、不乐世俗,立志出家修行。妙庄王为断其出世之志,罚妙善前往白雀寺从事苦役,欲使其知难而退。但是妙善不畏惧艰苦,道心坚固,王见不能断其志,遂大火烧白雀寺,寺中五百尼僧也惨遭杀戮。妙庄王由此造下恶业,后遭恶疾缠身,此时妙善公主因修道成为了菩萨,化现为僧郎中前往皇宫,用自己的手目为其父治病,从而获得了千手千眼不可思议的功德。自此以后,观音形象开始了女性的翻转过程。香山因为妙善公主的修行地,从此之后香火鼎盛,信众如云。从观音到妙善公主身份形象的转变,有人认为是“千手观音信仰”的生起,因为“大悲”一词特指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而妙善公主传记名为《大悲菩萨传》亦从侧面印证了此观点。

观音菩萨由男到女此一形象的转变的其实是有据可循的。在《法华经·授记品》中就以龙女于南方世界八岁成佛的案例,指明了女性也能即身成佛的平等理念。《法华》及《楞严》二经中所言观音菩萨能以各种身相度化众生,也体现出菩萨本不受男女形貌之质碍。而妙善公主的故事之所以塑造出一个世间圆满的女性千手观音形象,也是给现世中的女性提供信仰的依托处。当置身古代世界的女性面对现实的苦难茫然无措之时,她们或寄希望于同为“女性”的观音的救脱,或效仿妙善公主,通过自身努力达成所愿。女性观音形象的出现,给予了古代置身于男权社会之下的广大女性同胞趋向解脱的希望。(文:惟慈法师开示)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怎么成就「一生补处」呢

怎么成就「一生补处」呢

一生补处,那就不是八地菩萨,等释迦牟尼佛的法都完了之后,下面一个新的劫,到人寿八万四千岁的时候,弥勒菩萨来世间成佛。现在已经在兜率等着呢。将来是舍兜率而降王宫,然后出家、得道、成佛、转法-轮,最后般涅...

星云大师《改变命运的方法》

星云大师《改变命运的方法》

习惯、迷信、感情、权势、欲望、业力虽然能控制我们的命运,但是命运并不是定型而不可改变。因为一切的习惯乃至业力,都是我们自己造作的,只要我们善加摄持正念、谨言慎行,仍然可以将乖舛的命运转变为美好的命运。...

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

地藏菩萨圣号的由来,梵语乞叉底蘖沙(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义:(一)能生义,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二)能摄义...

佛弟子应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佛弟子应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问:佛弟子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慧律法师答:不要用自己的观念解读病苦,有时会误了大事。佛教是理性的宗教,是科学的宗教,对待疾病要三管齐下:第一是医学;第二是科学;第三是佛法。遇到疾病就一直怀疑自己是...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文钞原文: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则妄想自渐渐消灭矣。即默念,也要听。以心一起念,即有声。自己的耳,听自己心里的...

让这四种观念常存你心

让这四种观念常存你心

佛经有指示我们应该怎么修,叫做四念处,四念处,四念处就是说你的心二十四个小时,要以这四种观念常常存在你的心,免造恶业。 第一、观身不净,佛陀为了要破除这个我相,破除众生相,破除我们的贪心,第一个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