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慈法师:女性观音形象的兴起

女性观音形象的兴起

众所周知,从所翻译的观音类典籍中,没有任何一则提及观音菩萨女性形象的记载。虽然在《法华》中也宣说菩萨以比丘尼、优婆夷、居士妇、童女等应化形象,但是没有明确表明观音菩萨女性形象之说。在早期的感应事迹中,观音形象显化未有明确的记载,即使出现示现身像的应化,也未对菩萨形象做过多的介绍。而马郎妇、妙善公主的女性观音形象的出现,是观音形象由男性到女性的重要转变。

观音最早以女性形象示现,源于《法苑珠林》中彭子桥梦感观音之记载。彭子桥因事入狱,虔诵《观音经》,在梦寐之时,感得美貌妇人加持而获得救脱。然而此乃是梦境中所示现,并非世人亲眼所见。而另一则流传较广的“马郎妇”观音形象之记载,则明确指出观音菩萨示现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度化世人。

以往无论是梦境中抑或现实中所见观音女性之形象,均乃菩萨为度化众生所示现,而非菩萨本尊之真身。自宋代妙善公主修道证果的传说流传于世开始,可视为观音形象女性化形象转变之标志。其传说最初通过民间的口耳相传,至明代蒋之奇撰《大悲菩萨传》碑铭,方始有文字传世。

文中叙述妙善公主乃妙庄王第三女,自幼奉佛持斋,心地纯善、不乐世俗,立志出家修行。妙庄王为断其出世之志,罚妙善前往白雀寺从事苦役,欲使其知难而退。但是妙善不畏惧艰苦,道心坚固,王见不能断其志,遂大火烧白雀寺,寺中五百尼僧也惨遭杀戮。妙庄王由此造下恶业,后遭恶疾缠身,此时妙善公主因修道成为了菩萨,化现为僧郎中前往皇宫,用自己的手目为其父治病,从而获得了千手千眼不可思议的功德。自此以后,观音形象开始了女性的翻转过程。香山因为妙善公主的修行地,从此之后香火鼎盛,信众如云。从观音到妙善公主身份形象的转变,有人认为是“千手观音信仰”的生起,因为“大悲”一词特指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而妙善公主传记名为《大悲菩萨传》亦从侧面印证了此观点。

观音菩萨由男到女此一形象的转变的其实是有据可循的。在《法华经·授记品》中就以龙女于南方世界八岁成佛的案例,指明了女性也能即身成佛的平等理念。《法华》及《楞严》二经中所言观音菩萨能以各种身相度化众生,也体现出菩萨本不受男女形貌之质碍。而妙善公主的故事之所以塑造出一个世间圆满的女性千手观音形象,也是给现世中的女性提供信仰的依托处。当置身古代世界的女性面对现实的苦难茫然无措之时,她们或寄希望于同为“女性”的观音的救脱,或效仿妙善公主,通过自身努力达成所愿。女性观音形象的出现,给予了古代置身于男权社会之下的广大女性同胞趋向解脱的希望。(文:惟慈法师开示)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一念观音菩萨,魔境消失了

宣化上人:一念观音菩萨,魔境消失了

遇魔不动上人修习禅定,功夫日纯。在十八岁时,腊月二十九日的夜晚,上人梦见自己进入一间茅棚。上人自述:有一次,我作梦到一户人家住,这家有两个女人,老的大约五、六十岁...

星云大师开示治家五法

星云大师开示治家五法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有时治国容易,治家很难;治一人容易,治多人共聚之家,诚属不易。治家五法,提供参考: 一、家和万事兴:组成幸福家庭的要素,第一就是家和。有时家中婆媳不和,此种必定有一个重大的罪人...

梦参老和尚《如何使佛法和生活、工作相结合》

梦参老和尚《如何使佛法和生活、工作相结合》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学佛之后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要如何才能把佛法和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结合起来?若我们能把所学到的佛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这样学佛才有意义。现在跟大家讲怎样能够使佛法和你的生活、工作结合在一...

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

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对于净土的情怀他是这么表达: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等得篙师登陆后,更移新棹入中流。他为什么要住山,不到人间去?他知道自己要度众生的话,一定要完成一个往生净土的事...

宣化上人:四无量心

宣化上人: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四无量心是什么呢?就是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心。 慈能予乐,来摄受一切众生。无量,自己的慈也无量,所摄的众生,所教化的众生也是无量。悲,自己的悲心是无量的,...

梦中能念佛是好现象吗

梦中能念佛是好现象吗

能在梦中能念佛号,这是好现象,说明你今生,也许是你宿世,曾经念过佛,这个佛号在阿赖耶识里面熏习的种子的力量大。种子力量大,它在梦中无意识状态,它自然地、自动化,这是不念自念嘛。 特别是在梦中,大家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