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忍法师:观音是「男」还是「女」?
第327期明觉 文:法忍法师 据说观世音菩萨的信仰,是约於西元二世纪,随著佛教在中国发展而开始。根据佛经记载,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应为男性,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形容观世音为「勇猛丈夫」,而在《大悲莲华经》中则称呼菩萨为「善男子」。及至宋代以后,因为中国民间信众对於女性大悲救苦的形象之需求,故菩萨的塑像主要以女性的母爱和慈悲的形象出现,象徵菩萨救度众生的悲愿。 没有既定的身相 其实佛教中所理解的菩萨形象是没有一定的性别,菩萨按需要而化现不同的身相来协助、教化众生。就如观世音菩萨一样,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记述,他以佛身、梵天王身、居士身等三十二种不同的形相来度化众生。究竟观世音菩萨来到中国之后,由男身变了女身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呢? 由男身变了女身的来龙去脉 为什么中国佛教中现在所见到的观世音菩萨,大都以女身形相出现? 演培法师曾做过一些有关的研究,并在他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中指出,在根本方面,菩萨主要是以男性形象在佛经中出现,尤其是在唐以前,所有观世音的塑像或画像,都是以男性的相貌来塑造。 不过,观世音在中国常化现女身来教化众生,可能有两个原因,现在略说如下: 一、 与他专门「慈悲救苦」的对象有关:因为观音信仰在中国民间发展时,民众对她「三十二应身」的说法有些了解后,相信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而且还会以慈母的形象出现――有时会拯救航海中的罹难者,有时候化身为送子娘娘,有时则化现为马郎妇观音度人向善,就是因为这些传说而令观音的形象自一世纪至宋代便变成「女身」的化相。 二、 妙善公主的传说――据说,观世音曾化身妙庄王的第三公主,名叫妙善。妙善公主自小爱修行学佛。长大后跑到白雀寺出家,触怒父王,把她处死。她的灵魂到了地府,阎罗王见她一心向佛,实在不应枉死,故准许她还阳。她还阳后再到大香山苦心修练,修成正果,而且还回家度化她的父母,又发愿普度一切众生,后世於是尊称她为「观世音菩萨」。因为她希望普度众生,故驻足於中国东海普陀落迦山而转往中原。书中的观音造型,则为白衣,赤足,跌坐在莲花台上,左右善男、龙女侍立,背景为竹林、山岩,山上还刻有「南普陀」三个字。 小结 其实,三十二应身又好,妙善公主的传说也好,我们看到中国的观音信仰其实已深刻地将慈母对子女无条件的爱,来描述中国大众对观世音菩萨慈悲的理解。将菩萨的爱比做世间的母爱,说明当中的伟大和真挚。而且更明确地表达出菩萨的慈悲,是能将世间的母爱,加以净化与扩大,来慈爱一切众生,普度众生。 28、《净土四经》中无量寿经有何问题?《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也叫《十六观经》),这里名叫《净土三经》,加上《普贤行愿品》,叫做《净土四经》... 经常听到长辈教导晚辈,要学习做人处世;每个人也都知道,人要会处世做人。怎么做人暂且不谈,先就处世之道,提供八法给大家参考: 一、亲切:人和人见面,为了表示亲切,微笑、颔首、点头、握手,甚至总要说上几...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我们已经讲过了两次的佛教与生活,今天我仍然要讲佛教与生活。为什么我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讲佛教与生活呢?主要原因是我深深的体会到佛教界的人士,不论是出家的大德法师,或是在家的居士信徒... 第九 皆得神足飞行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这是第九皆得神足飞行愿。这一愿意谓:设使我成佛的时候,国中天人皆得神足通,于一念顷,最低... 安详,是真正的生命。心里面没有祥和之气的人,永远得不到幸福。想得到幸福,从内心里头要有【安详】两个字。要能够【放得下】,才能保持一颗祥和之心。 有一位女信徒,她的独生子才十一岁就生病逝世了,她来到我的... 人前不说别人好,人后不说别人坏的人不多,当你发现你的朋友在你背后说你坏话,最好能以包容及谅解的胸怀泰然处之,这样才能化解误会,保持友谊。 凡是人就多少会有一些毛病,彼此之间总会有几句批评,因为,在人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