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忍法师:观音是「男」还是「女」?

观音是「男」还是「女」?

第327期明觉 文:法忍法师

据说观世音菩萨的信仰,是约於西元二世纪,随著佛教在中国发展而开始。根据佛经记载,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应为男性,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形容观世音为「勇猛丈夫」,而在《大悲莲华经》中则称呼菩萨为「善男子」。及至宋代以后,因为中国民间信众对於女性大悲救苦的形象之需求,故菩萨的塑像主要以女性的母爱和慈悲的形象出现,象徵菩萨救度众生的悲愿。

没有既定的身相

其实佛教中所理解的菩萨形象是没有一定的性别,菩萨按需要而化现不同的身相来协助、教化众生。就如观世音菩萨一样,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记述,他以佛身、梵天王身、居士身等三十二种不同的形相来度化众生。究竟观世音菩萨来到中国之后,由男身变了女身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呢?

由男身变了女身的来龙去脉

为什么中国佛教中现在所见到的观世音菩萨,大都以女身形相出现? 演培法师曾做过一些有关的研究,并在他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中指出,在根本方面,菩萨主要是以男性形象在佛经中出现,尤其是在唐以前,所有观世音的塑像或画像,都是以男性的相貌来塑造。 不过,观世音在中国常化现女身来教化众生,可能有两个原因,现在略说如下:

一、 与他专门「慈悲救苦」的对象有关:因为观音信仰在中国民间发展时,民众对她「三十二应身」的说法有些了解后,相信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而且还会以慈母的形象出现――有时会拯救航海中的罹难者,有时候化身为送子娘娘,有时则化现为马郎妇观音度人向善,就是因为这些传说而令观音的形象自一世纪至宋代便变成「女身」的化相。

二、 妙善公主的传说――据说,观世音曾化身妙庄王的第三公主,名叫妙善。妙善公主自小爱修行学佛。长大后跑到白雀寺出家,触怒父王,把她处死。她的灵魂到了地府,阎罗王见她一心向佛,实在不应枉死,故准许她还阳。她还阳后再到大香山苦心修练,修成正果,而且还回家度化她的父母,又发愿普度一切众生,后世於是尊称她为「观世音菩萨」。因为她希望普度众生,故驻足於中国东海普陀落迦山而转往中原。书中的观音造型,则为白衣,赤足,跌坐在莲花台上,左右善男、龙女侍立,背景为竹林、山岩,山上还刻有「南普陀」三个字。

小结

其实,三十二应身又好,妙善公主的传说也好,我们看到中国的观音信仰其实已深刻地将慈母对子女无条件的爱,来描述中国大众对观世音菩萨慈悲的理解。将菩萨的爱比做世间的母爱,说明当中的伟大和真挚。而且更明确地表达出菩萨的慈悲,是能将世间的母爱,加以净化与扩大,来慈爱一切众生,普度众生。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印光大师:重修东关桥观音灵感记

印光大师:重修东关桥观音灵感记

福建省永春县,山川秀丽,民风淳朴,自古被称为世外桃源。永春县东十里,有个地方叫东关,与泉州市南安县相邻,这里溪水奔流,横贯山路,宽约千丈,宋代就建有石桥方便过往的...

杀盗淫三恶果在人道里的体现

杀盗淫三恶果在人道里的体现

首先杀业,你有杀业的话,直接就是多病、短命,这是杀业所感得的。那么它还有一些等流的这种余报,比如说你感得的这些资生用具,都是很晦暗,没有光泽,这都是你杀生所感得的。 第二是偷盗,你有偷盗之恶因,你今...

能克制自己,过于胜他人

能克制自己,过于胜他人

能克制自己,过于胜他人;若有克己者,常行自节制。──《法句经》 我们常常想胜过别人,其实胜了别人,不见得就是真正的胜利者。真正的胜利是什么呢?是自己可以掌握自己、控制自己,才是真正的胜利。 「能克制...

药师山·紫雲居士:十牛图简介

药师山·紫雲居士:十牛图简介

十牛图简介 药师山紫云居士、王静如 于大雄宝殿左右墙上镶有禅宗有名的「十牛图」。因为有许多人不知其用意或从来就不曾见过,所以我们特别请教善知识并整理了一些资料...

这个身体不是「我」

这个身体不是「我」

我们过于重视我们这个色身,把这个我的当成我,把我的身体当成我。 这个身体不是我。在我们历史上,我们说,达摩祖师到中国来度众的时候、住在河南嵩山的时候,面壁九载。在二祖向他请法的时候这我们道友都知道,...

星云大师《佛教与生活之二》

星云大师《佛教与生活之二》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天气很热,非常感谢大家仍然这么踊跃的来听讲。昨天我曾经从生活的空间、生活的时间、生活的人间三方面阐述了佛教与生活的关系;今天让我从佛教的物质生活、佛教的处世生活、佛教的精神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