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法师:虚云禅林观音圣诞三归五戒开示

2007年虚云禅林观音圣诞三归五戒开示

净慧老和尚

各位居士:
 
今年二月初一虚云禅林大雄宝殿落成开光,是虚云禅林寺院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柏林寺下院的一件大事,也是河北省全体佛教四众弟子的一件大事。我们非常感谢香港旭日集团杨勋居士的成就,是杨勋居士主动提出要为虚云禅林这个比丘尼道场修一座大雄宝殿,使得比丘尼众能够在此安心办道,并主动捐助修建大雄宝殿的功德善款。回忆这件事,好像就是昨天一样,实际上已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大雄宝殿已经拔起而起,修得非常宏伟壮观,清净庄严。我们石家庄居士们的这个家从此又多了一座庄严的宝殿,多了一座修行的场所。
 
今年开光的时候,由于我身体不是很好,没有来参加开光。今天是我在大雄宝殿开光之后第一次来这里举行活动,也是第一次在这个新修的大雄宝殿说三归五戒,今天又是观世音菩萨诞辰,各位能够在此殊胜的因缘下归依三宝,接受佛教信仰,应该感到非常希有殊胜。
 
信仰佛教以归依三宝为最基本的条件,落实佛教信仰以受持五戒为修行的起点。所以今天的三归五戒仪式是佛教的根本传承,是佛弟子的根本修行法门。各位探索修行的道路,探索佛教的入门方便,这两件事——归依三宝、受持五戒,就是修行法门中的根本法门,也是进入佛门的最为基础的条件。我们学习佛法一定要从基础做起,从最根本的下手处找到入门。
 
归依三宝就是建立信仰的开始,受持五戒就是在行住坐卧中落实信仰的具体法门和具体要求。三归依就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三归依是我们人生信仰的根本归宿,五戒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我们一个人能够具备这两方面的要求,就能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做一个有慈悲心的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有益于家庭的人。各位不要以为归依三宝、受持五戒是一种无足轻重的仪式而已。如果这样地认识三归五戒,就是一种极大的错误。
 
佛教是一种信仰,佛教又是一种生活;佛教是一种文化,佛教更是一种体验。讲生活、讲文化、讲体验,都必须从信仰入手。只有具备了对佛法僧三宝虔诚真实的信仰,我们才有可能在生活中落实佛教信仰,在文化中体现佛教信仰,在体验中真正进入信仰的层面和境界,从内心深处受用信仰对我们心灵的抚慰。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仰是一块肥沃的土地,一切功德法财都是从信仰的田地中发芽、生长。培植功德的方法有很多,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从做善事开始,做善事则是从守持五戒开始。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要放生,要放生就要戒杀。戒杀比放生更加重要。守持五戒从不杀生开始。
 
不杀生就是珍惜生命,珍惜自身以外的一切生命。
 
不偷盗就是珍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就是爱护集体财物,爱护国家财产,一切非自己份内的财产我们都不可以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占为己有。
 
不邪淫就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珍重他人的家庭及其所有成员。一个有婚外关系的人,无论男方还是女方,都会在家庭生活中造成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如果我们人人守持不邪淫的戒律,家庭就是和睦的家庭,人生就是清净的人生。
 
不妄语就是做一切事情以诚信为本的根本表现。我们的社会在提倡和呼吁诚信,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诚信,诚信从哪儿开始呢?诚信从不说谎开始,从不打妄语开始,从自己说诚实的语言、清净的语言、和谐的语言开始。不妄语戒对于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
 
不饮酒能够使人有理智,保持头脑的清醒,保持家庭的和睦。饮酒的后果,可能在座的许多人有切身体会。做到不饮酒,由于饮酒所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就可以避免。
 
所以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希望各位在接受了三归五戒以后,做到身不胡作非为,口不胡说八道,心不胡思乱想,那就是一位身心清净、身心庄严的三宝弟子。
 
守持五戒有种种功德和利益。五戒的每一条戒都有五位护法神护持守戒之人,圆满受持五戒就有二十五位护法神一天二十四小时随身守护。所以受持五戒功德很大、利益很大、感应很大。五戒是修行的根本要求和根本法门,希望各位归依了三宝的佛弟子都要随份随力守持五戒。
 
希望我们每一位居士都要在生活中、工作中好好落实信仰,落实五戒的精神,做一位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的三宝弟子。希望我们每一位三宝弟子记住今天这个日子,记住师父讲的话,记住今天受三归五戒的这个道场。然后以佛为师、以法为师、以僧为师,以道场为家,以家为道场。我们要在生活中作佛事,要以家庭为道场,使佛法的清凉法雨遍洒人间,使每个人都能分享佛教的慈悲甘露。佛教能否得到普及,能否得到大众的认同,我们每一位佛弟子都有责任。我们每一位佛弟子都要为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为佛日增辉、*轮常转奉献一切。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

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

原文: 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且勿谓缘想一佛,不如缘想多佛之功德大。须知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诸佛功德,阿弥陀佛一佛,全体具足。如帝网珠,千珠摄于一珠,一珠遍于千珠。举一全收,无欠...

净空法师:用一句阿弥陀佛取代一切妄想分别执著

净空法师:用一句阿弥陀佛取代一切妄想分别执著

我们六道凡夫,这六道是个大舞台,我们在台上表演,诸佛菩萨在旁边观看,我们在表演有染有净、有善有恶,有种种不同的果报,他在旁边看,他看得很清楚,决定不动心,没有起心...

无用与无明

无用与无明

一般人皆以无用为耻,而我却认为无用正是大用。 我一生都觉得自己无用,我没有语言天分,年轻的时候,我曾经学过英语、日语,但是一直无法学会,最惭愧的是来到台湾已有四十五载,竟然一句台语也讲不好。我素无音乐...

星云大师《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生活》

星云大师《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生活》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大家晚安!我今天想从教学和守道上来谈禅宗的特色。 首先要各位了解:禅和我们究竟有什么关系?了解实践以后,究竟有什么利益?了解禅,有了禅以后,我们的生活烦恼会减少,对事情的看法...

净空法师:把说话的时间改成念佛

净空法师:把说话的时间改成念佛

往生要学海贤法师,要学海庆法师。海贤法师的妈妈没有生病,说走就走了。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告诉大家,我走了,就真走了,没有一点痛苦,这是真的去了。为什么他们能走得这...

错失西方的「高僧」

错失西方的「高僧」

悟开法师宿世善根深厚,然而好胜心切,志在参禅,藐视净土。后来参加念佛法会,对净土渐渐生起信心。可他眼高手低,修行无法相应。印光大师对他严厉批评,可他固执己见,不肯听劝。 一年冬天,悟开抱病回山,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