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尊重承事众生,则为尊重承事诸佛


为什么要如同随顺供养佛一样的来随顺众生?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

大家要知道,供养如来固然是我们的本分,但是诸佛的希望,不是说在于对佛的种种供养,而是在于的是度化众生,能使众生离苦得乐。也就是说,诸佛的本怀是利益众生的、是无我的。所以作为佛弟子就应该体谅佛的悲心,既然诸佛心心念念都是为了众生,那我们就要随顺佛的心愿,以佛的心为我们的心,我们也心心念念为众生着想,尽种种办法来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如果我们真的能这样做的话,就是随顺佛心去利益众生,才能算得上是随顺诸佛,才能算得上是对诸佛无上供养,所以说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

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我们一般都能做到对佛尊重承事,见到佛像见到佛塔都能礼拜,像平时擦拭佛像,摆放贡品,大家也都是小心翼翼恭恭敬敬的。可是众生与众生之间,不但不能做到尊重承事,而且还会彼此轻视,甚至会互相诋毁伤害。我们今天发愿修持普贤行愿的恒顺众生,就是要以普度众生为唯一志愿,不论对任何的众生我们都不能轻视,要时时刻刻以尊重众生的心,就像以尊重诸佛的心去与众生相处。不仅如此,还要对众生有所承事,承事也就是服务,我们在为众生服务的时候,不要当作一种负担,更不要当作一种人情,要把这种当作难得难遇的机会。正是因为众生给了我们发慈悲心的机会、为众生服务的机会,我们的福德才能增长。

就像我曾经在作开示的时候讲过,如果还能修布施、还能做善事的众生,一定是有福报的众生;没有福报的众生,供养善法他看不到,就是在他眼前他也看不到。有的居士心不如意、心里痛苦来找我问,说的“师父,我怎么改变我的状况,让我能够快乐起来,让我没有种种的障碍?”我就说,你坚持日行一善二善、三善乃至十善,这样你的心量逐渐扩大,你就会感觉到助人为乐的快乐,这样你的心量大了,助人为乐你就快乐了,你的欲望就少了。他想了半天,说的“师父,我一天找不到一件善事,我没有办法做到。”看看,一天都见不到一件善事,有福报的人处处都是善事,哪怕对众生的一个恭敬、对众生的一个礼让,这些都是善事,这样能够长养我们的福德、长养我们的心量、长养我们的智慧平等。如果能这样尊重承事众生,就等于尊重承事如来,因为这正是诸佛所希望我们做到的。

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一切行菩萨道的人,如果不但不去损害众生,不去给众生带来烦恼,而且能以种种的法去随顺众生,让众生心生欢喜,那么就等于令一切如来生欢喜。因为最让如来欢喜的,就是众生都能脱离烦恼离苦得乐。如果大家听了普贤十大愿王,我相信你们很快就能发起菩提心,因为你们奉事众生如同如来,你们就能生起慈悲心,生起慈悲心你们就很快能证得佛果。因为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众生离苦得乐是佛的本怀,所以说,你日行一善,你把一切的众生都当成如来一样的看待,你这就是善中之善了。让众生欢喜,诸佛就会因为众生欢喜而欢喜。诸佛心里只有众生,没有其他。所以我们应当在在处处饶益众生,让众生欢喜,也就是让诸佛生大欢喜。

摘自 宏圆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杂乱垢心念地藏圣号,有功德吗

杂乱垢心念地藏圣号,有功德吗

【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 若杂乱垢心,虽复闻我名字,而不名为闻,这就分别了。 地藏菩萨告诉我们,你用一个杂乱散慢的心、用一个垢...

愿将娑婆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

愿将娑婆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印光大师一肩云水,行脚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领略了关外的冰雪世界。次年返回北京,住圆广寺。 一天,印光大师与一位法师从西直门外向圆广寺方向走去,碰到一个要饭的,十五六岁的年...

生命不能被鸡毛蒜皮的事情困住

生命不能被鸡毛蒜皮的事情困住

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吃成个胖子,我们的业障习气那样的厚重,任何一个习气毛病都会缠你很久,所以我们要重视自己的这些习气毛病,同时我们有优点的时候,多发挥一点自己的优点。总的来说人类是减劫往下坡走,希望能多...

地藏菩萨晨朝入定度众生

地藏菩萨晨朝入定度众生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具足世路光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得无碍智。能修种种清净事业。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善住胜金刚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得诸根具足无缺。常乐远离。其心寂静。随...

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

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

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在每一次这样迁徙的生命过程当中,都要经历爱别离的苦,亲爱的人要离别就会流眼泪,在这个轮转过程当中,跟自己亲人离别之泪,把它加起来超过四大海的波涛。 在轮转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身...

宣化上人:这种事情世间人不能信,弥勒菩萨请佛除

宣化上人:这种事情世间人不能信,弥勒菩萨请佛除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及无数诸菩萨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而作是念:云何世尊于少时间,教化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诸大菩萨,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