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普贤、普慧这样的华藏大士,对于我们在

宋代禅宗的大德长芦宗赜禅师,是一位大孝子,他把自己的母亲迎到寺院,引导她念佛。他的母亲呢,刚开始时想家、想儿女,念佛念不下去,一见到她儿子的面就是谈家里的事,长芦宗赜禅师劝她,她还是心安定不在念佛上。

在这种情况下,长芦宗赜禅师就不与母亲见面。他母亲看芦宗赜禅师不来,没有办法,那就念佛吧。念着念着,念出味道了、念得上轨道了,觉得儿子来不来看我没关系,有阿弥陀佛来看我了(宗赜禅师很善巧方便)。

等到他母亲往生的时候,长芦宗赜禅师就去助念,效果很好,瑞相昭然,成就往生。

长芦宗赜禅师真的是做到了佛门大孝中的大孝,“亲得离尘埃,子道方成就”。自己的双亲能够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为儿子的孝道才究竟圆满。

宗赜禅师等他母亲往生之后,他深刻感觉到念佛一法的殊胜。他以一个宗门下的大善知识,却做了一桩什么事情呢?启建“莲华胜会”,建了一个念佛的团体!

莲华胜会发一个小册子,专门记数,你念一千声或一万声就划一横、划一坚,划格子的记数念佛。大家都可以来参加,登记名字参加莲华胜会。

有一天晚上,长芦宗赜禅师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三十岁左右相貌非常清美的男子过来,乌衣白巾(穿的是黑色的衣服,戴着的是白色的头巾),非常庄严。他来了就说:“听说你有莲华胜会,我要报名参加你的莲华胜会。”

宗赜禅师说:“哦,好好好,你报名参加,你叫什么名字?”那位男子说:“我叫普慧。”好,他就把“普慧”记下来,那位男子接着说:“我的家兄普贤也要参加。”宗赜禅师就把“普贤”也记上了。

记上之后宗赜禅师醒过来了,仔细一想,“哎呀,普贤、普慧可不就是华严会上的两大菩萨吗?”他就感到很激动,原来在这个世间建一个莲华胜会,居然能得到华藏世界大菩萨的拥赞!

可见普贤、普慧这样的华藏大士,对于我们在这个世间的念佛人,是很欢喜、很赞叹,是要加持的。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慧律法师《清心语录》

慧律法师《清心语录》

◆生命的序曲是几声的哭泣,而终结郤只是一声的叹息! ◆生命的本质超越时空之外,死只不过是此世他生形式的改变,但生命却不因此而消失。 ◆生命有如钟摆,在追寻与幻灭中摇荡。 ◆生命并不限于肉体,他只是我们...

宣化上人:四摄法

宣化上人:四摄法

浅言之,善知识就是有智慧的人,恶知识就是愚痴的人。善知识有正知正见,恶知识有邪知邪见。合乎佛法就是正知正见,不合乎佛法就是邪知邪见。善知识依照佛法修行,恶知识依照魔法修行,善恶的关键在这个地方来分别。...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三十三集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三十三集

第三十三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三称) 好,放掌请坐。上一堂课,我们在讲黄老菩萨,三十多岁就离开人间了...

【推荐】心地行为决定其相貌

【推荐】心地行为决定其相貌

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亦现慈善光华之相。彼固无心求相貌容颜之好,而自然会好。 造业之人,其心地龌龊污秽凶恶,其面亦随之黯晦凶恶。彼固唯欲面色之好,令人以己为正大光明之善...

佛法义理虽深妙,却又在我们日用寻常之中

佛法义理虽深妙,却又在我们日用寻常之中

佛法的精义甚深难知,不是言语可以说出来的。但他的义理虽然深妙,却又在吾人日用寻常之中,并非离掉吾人日用寻常另外有所谓佛理佛法。只因吾人迷逐幻影不自觉知,将自己本来现成的佛理抛在九霄云外,好像佛是佛人...

星云大师:世间最困难的战争是内心佛魔之战

星云大师:世间最困难的战争是内心佛魔之战

众生颠倒,往往以邪为正,以恶为善,若无代表正义的韦驮、伽蓝诸大战将,以武力来维护世间和平,则群魔猖狂,善良的百姓无以安居乐业。人间是个佛魔各半的世间,光明使者往往要伴随著胜利凯旋之歌才能到来。如同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