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修持普贤行愿,就是修成佛的因

修持普贤行愿随喜功德的人能得怎样的功德呢?《法华经•随喜功德品》中弥勒菩萨请问佛:“世尊,如果有人听闻《法华经》而能随喜,得多少功德呢?”佛回答说,从法会中听闻《法华经》而随喜,然后又到其他地方为别人演说,这样听闻经为人演说,演说然后有人听闻,听闻的人又为人演说,这样辗转到第五十人。这第五十人听闻《法华经》之后心生随喜而获得的功德,我现在为你说。佛为弥勒菩萨说,如果有人了求福,将满四大部洲的金银财物、车马、奴婢、宫殿楼阁等,布施给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中的六道众生,这种布施经历八十年,然后以佛法再训导这些众生,令他们得阿罗汉果,那么这位大施主所得的功德多不多?弥勒菩萨说,这位施主只布施一切乐具的功德就已经无量了,何况能让众生得阿罗汉果,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的六道众生得阿罗汉果,那是非常了不得的了。佛说,这位大施主所修功德还不如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首偈颂生随喜心的功德。就是布施的功德、帮助别人证阿罗汉果的功德,没有听《法华经》辗转第五十人这一随喜的功德。而且只是一首偈颂的功德,连百分之一都比不上,乃至算术譬喻都不能说明白。这第五十人随喜所得功德都这么大,那更何况最初在法会中,闻经生随喜心的那个人他所得的功德都是无量阿僧祇倍数都不能比的。

既然随喜《法华经》的功德都如此的广大,得广大利益,那么修持普贤行愿随喜法门所得的功德也是无边无量的广大。所以师父在上面讲经,你们能生起欢喜心来,不要生嫉妒心,你们的功德也非常的广大,一定要生起真心的欢喜。因为什么?我们修行普贤行愿,我们就是修成佛的因。

摘自 宏圆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佛弟子去做慈善合适吗

海涛法师:佛弟子去做慈善合适吗

问:佛弟子去献爱心,做慈善合适吗? 海涛法师答:确实现实社会中有很多慈善公益的中坚力量都是佛弟子在支持着。佛弟子不仅仅要做一个好人,也不能只做慈善和公益,还应该深入经藏,开发智慧,实践真正的悲智双运。...

宣化上人:多念观音少妄想

宣化上人:多念观音少妄想

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就是清理心里的垃圾。念一声观世音菩萨,就少打一个妄想。念两声观世音菩萨,就少打两个妄想。乃至念万声观世音菩萨,就少打万个妄想。 有人说:「法师!您讲错啦!我一边在念观世音菩萨,一边在...

【推荐】热心公益皈依佛法的他,为何却痛失爱子

【推荐】热心公益皈依佛法的他,为何却痛失爱子

接到了你写给明道法师的信,悉知你的第三子,年纪才二十岁,却忽然夭折,对此我不禁非常地感慨叹息。何况你已经教养他许多年了,花费了很多的精力、钱财,心中怎么能不感到悲伤呢? 虽然遭遇了这样的不幸,但是,...

《阿弥陀经》与《维摩诘经》的会通

《阿弥陀经》与《维摩诘经》的会通

《净名》《法华》等者,此一心持名,得生彼国,即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是净名义。《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净名经》是《维摩诘经》的另一个名字,是以维摩诘居士示疾展开的一部经典。 其第一品就是佛国品,是当时...

我们不仅是极乐的享用者,而且是所有者

我们不仅是极乐的享用者,而且是所有者

蕅益大师对信心的诠释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 我们来看信因信果,这个因果法则既体现在世间法,也体现在出世间法上。 我们既要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三世报的世间因果,也要深信只要...

圣严法师:最快乐的人

圣严法师:最快乐的人

禅定能让我们的身心暂时放下负担,享受完全的舒畅和放松。因此,追求定乐的人常常喜欢回到定中,不喜欢和尘世接触,导致厌世的结果。他们很可能长期隐居在深山里一直打坐,然后就在山里坐化、死亡。 然而,在定中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