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供养十方所有众生,不如一念初发心

  菩提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发菩提心简单地说,就是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初发菩提心的功德是非常殊胜的,在《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中说:“尔时天帝释白法慧菩萨言,佛子,菩萨初发菩提之心,所得功德,其量几何,法慧菩萨言,此义甚深,难说难知,难分别难信解难证难行,难通达难思惟难度量难趣入,虽然我当承佛威神之力,而为汝说,佛子,假使有人以一切乐具,供养东方阿僧祇世界所有众生,经于一劫,然后教令净持五戒,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佛子,于汝意云何,此人功德宁为多不,天帝言,佛子,此人功德唯佛能知,其余一切无能量者,法慧菩萨言,佛子,此人功德比菩萨初发心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如是亿分,百亿分,千亿分,百千亿分,那由他亿分,百那由他亿分,千那由他亿分,百千那由他亿分,数分,歌罗分,算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这一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说,假如有一个人,以幢幡衣服卧具一切供具,来供养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就是十方,这样阿僧祇世界所有众生。十方是阿僧祇世界所有的众生,这种供养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经过一劫的时间。不但供养,而且也帮助这些众生受持五戒,这个人所得的功德应该是非常的多了。但是比起初发心的功德百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不及一,那这个不及一,我们就没法用语言来说了,总之不及其一。可见初发心的功德真的是无量无边。

 这一段就是校量初发心的功德,为什么初发心的功德如此殊胜呢?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无不由发菩提心而来。成佛是果,发菩提心是因,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由发菩提心开始。经中说,“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所以初发菩提心的功德是非常殊胜的,大家这么一解就能明白了。成佛是果,皆由初发心而来,所以初发心的功德非常非常之大。

摘自 宏圆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一进寺门首先看到弥勒菩萨,那是教你什

净空法师:一进寺门首先看到弥勒菩萨,那是教你什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华衣服。宝...

宣化上人:魔境来时不要执着

宣化上人:魔境来时不要执着

魔境为什么来的?就因为你修行、你用功,它才有的。如果你不用功,你想找这种魔的境界也找不着,他不理你的。因为什么呢?因为你是个穷人,他到这儿来,也没有什么好处。现在你修行修到有宝贝了──你有了宝贝,所以...

星云大师《聪明的争议》

星云大师《聪明的争议》

聪明好不好?聪明人人希望,人人所求,怎可以说聪明不好? 聪明很好吗?语云:「聪明反被聪明误!」三国时代的杨修,因自恃聪明,恃才傲物,最后反招来杀身之祸;东吴的田丰,力劝袁绍不要对曹操正面作战,袁绍不听...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74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74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74:聚沙为头塔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修道树善根,学佛先为人。树木成禅阁,聚沙为头塔。无量功德不求名,只...

海涛法师《心主宰一切》

海涛法师《心主宰一切》

学佛就是要把自己的念头调到最庄严,最高品质的状态。所谓「南无」就是一种完全的学习,翻译过来也叫「归命」,「归」就如同身在大海即将沉没,那时唯有观世音菩萨能帮助我们,所以嘴巴念着观音菩萨希望赶快离苦。将...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1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1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21) ◎ 印海 著  烦恼很多,最重要,具有力的是贪欲、瞋恚、愚痴三毒,此三烦恼为一切烦恼根本。吾人修十善业,身三、口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