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供养十方所有众生,不如一念初发心

  菩提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发菩提心简单地说,就是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初发菩提心的功德是非常殊胜的,在《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中说:“尔时天帝释白法慧菩萨言,佛子,菩萨初发菩提之心,所得功德,其量几何,法慧菩萨言,此义甚深,难说难知,难分别难信解难证难行,难通达难思惟难度量难趣入,虽然我当承佛威神之力,而为汝说,佛子,假使有人以一切乐具,供养东方阿僧祇世界所有众生,经于一劫,然后教令净持五戒,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佛子,于汝意云何,此人功德宁为多不,天帝言,佛子,此人功德唯佛能知,其余一切无能量者,法慧菩萨言,佛子,此人功德比菩萨初发心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如是亿分,百亿分,千亿分,百千亿分,那由他亿分,百那由他亿分,千那由他亿分,百千那由他亿分,数分,歌罗分,算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这一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说,假如有一个人,以幢幡衣服卧具一切供具,来供养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就是十方,这样阿僧祇世界所有众生。十方是阿僧祇世界所有的众生,这种供养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经过一劫的时间。不但供养,而且也帮助这些众生受持五戒,这个人所得的功德应该是非常的多了。但是比起初发心的功德百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不及一,那这个不及一,我们就没法用语言来说了,总之不及其一。可见初发心的功德真的是无量无边。

 这一段就是校量初发心的功德,为什么初发心的功德如此殊胜呢?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无不由发菩提心而来。成佛是果,发菩提心是因,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由发菩提心开始。经中说,“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所以初发菩提心的功德是非常殊胜的,大家这么一解就能明白了。成佛是果,皆由初发心而来,所以初发心的功德非常非常之大。

摘自 宏圆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十七集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十七集

第十七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三称) 放掌,请坐。下面请掀开经本,第五品,地狱名号品。 诸位同修,真正...

各行业人员修行须知

各行业人员修行须知

军队 所言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必须尽己职分,除暴安良,并所统之士卒,一一皆以除暴安良保护人民为志。则地方受福,而主将士卒同于冥冥中消除业障,增长福寿矣。若不以此事,以恳切至诚心诫勖士卒...

【推荐】「福禄寿」是怎样被我们消掉的

【推荐】「福禄寿」是怎样被我们消掉的

所有的相遇  都是久别的重逢 《不肯去观音》里有句很经典的台词: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去思维这句话的含义,情不自禁你会流泪的。 反过来说,这辈子我们几十年做兄弟、几...

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

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

佛经教人常行忏悔,以期断尽无明,圆成佛道。虽位至等觉如弥勒菩萨,尚于二六时中,礼十方诸佛,以期无明净尽,圆证法身。况其下焉者乎。而博地凡夫通身业力,不生惭愧,不修忏悔。虽一念心性,与佛平等。由烦恼恶...

印光大师痛斥弟子少管闲事

印光大师痛斥弟子少管闲事

马契西居士对佛法深信不疑,对印光大师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为大师立传,被大师狠狠批评了一顿。 针对他到处管闲事,喜欢张罗,朋友又多,大师提醒他:这实在是修行的一大障碍。你才二十多岁,就这么喜欢结交朋友...

诵普贤行愿就能不堕地狱,那因果怎么体现呢

诵普贤行愿就能不堕地狱,那因果怎么体现呢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 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服诸魔众, 成等正觉转法轮,普利一切诸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