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自心清净,时时见佛常住


      由于众生的善根因缘所感,佛在菩提树下示现,出现在世间来度化众生;等佛度化众生的因缘尽了,佛就又示现在双林树下涅槃。就像《华严经•出现品》中说:“佛子,诸佛如来为令众生生欣乐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生恋慕故,示现涅槃。”他住世也是为了利益众生,这是生欣乐故;然后为了众生生恋慕故而示现的涅槃。这个都是从对机来讲,这里普贤行愿请佛住世,当然这个就是从对机方面来说。从实义上来说,我们刚才讲的实义,佛身充满法界,本没有生灭与去来,就是说从佛身这个方面来说,是没有生灭的。但是从众生的机缘感应这方面来说,佛身是示现生灭的,众生的心清净,就时时见佛常住;如果众生的心垢,见佛舍寿而去。

就像《出现品•涅槃章》中说:“如来常住清净法界,随众生心,示现涅槃,佛子,譬如日出,普现世间,于一切净水器中,影无不现,或一处器破,则不现影,佛子,于汝意云何,彼影不现,为日咎否,答曰,不也,但由器坏,非日有咎,佛子,如来智日,亦复如是,普现法界,无前无后,一切众生净心器中,佛无不现,心器常净,常见佛身,若心浊器破,则不得见。”这里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佛身常住。佛为我们大权示现生灭,是因为我们众生的心不清净,所以不能见佛长久住世。举这个例子我们更方便地来理解,这就对机方面来理解。

这里举的例子就是说,佛身周遍法界就像太阳普照世间,太阳普照世间如果这个水是清净的,太阳就可以在器具当中显现出来、影现出来;如果水浊,污浊的水或者器破,器破了盛不住水,那当然太阳的影子就不会出现。这就像我们禅宗的一副对联:“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晴”就是这么一个比喻。同样,如果是众生的心清净,那这个心,这个太阳的影像就可以显像出来了,千江有水千江月嘛;如果众生的心浊,器破,那就见不到佛;如果通过修行心清净了,就能时时见佛;如果我们的业障现前,习气又上来了,就又见不到佛了。所以圭峰大师说:“心净观佛,佛则常住,为真劝请。”保持我们的清净心,佛常常影现,这是真劝请。比如智者大师,我们都知道这个公案,他在诵《法华经》读到《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入法华三昧,亲见佛在灵鹫山还在讲《法华经》。由此可知,众生心清净,则见如来常住世间,这才是真正的请佛住世。

摘自 宏圆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为第一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为第一

原文: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第一。食肉之人,虽不自杀,亦难免杀业。以非杀无肉故,以钱雇人代杀故。扶球当名福球,以环球之祸,由于不知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事理,遂致任自己野蛮心,行弱肉强食,互...

才发一念,池内便生莲花一朵

才发一念,池内便生莲花一朵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义:一约一期名今,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二约刹那名今,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如称两头,低昂时等。何俟娑婆报尽,方育珍池...

当你认识阿弥陀佛后,戒邪淫就不再难了

当你认识阿弥陀佛后,戒邪淫就不再难了

当你认识阿弥陀佛后,戒邪淫就不再难了很偶然,走进一个戒邪淫的群里。原来有那么多为无法摆脱邪淫的人而苦恼、无助,大家聚在一起,共同监督,畅所欲言,似乎找到了排遣痛苦...

圣严法师: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

圣严法师: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

所谓「欲乐」,是因外界刺激而得到短暂的快乐感受。然而,欲乐也有层次之分,例如,人间的欲乐和天上的欲乐不一样;动物的欲乐也和人类的欲乐不一样。即使同样是人,也会因为生长背景、文化修养、知识深浅,以及心胸...

宣化上人:地狱五条根

宣化上人:地狱五条根

人贪著色声香味触五欲之境,即财色名食睡;此为地狱五条根,条条皆通入地狱。譬如: (一)贪财者:不择手段去赚取金钱,不顾仁义道德,也不管金钱之来源是否正当,终日心为钱役,种下堕地狱之种子。 (二)贪色:...

心很散乱,念圣号是最好的方法

心很散乱,念圣号是最好的方法

地藏菩萨能令我们的善根不坏。如果我们现在已经种下种子,有了善根;或者来生的善根不坏,又能遇到地藏菩萨、念地藏菩萨圣号,地藏菩萨就能加持你。地藏菩萨在《地藏经》上对释迦牟尼佛发的愿,释迦牟尼佛把末法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