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没有众生就没有大悲,也就没有诸佛

      众生和佛有天壤之别,佛和众生的差别这么大,为什么说尊重承事众生就等于是尊重承事如来呢?为什么说众生欢喜就会令一切如来欢喜呢?下面就是对这个加以解释。

大家首先要知道,诸佛如来是以大悲心为体性的,《观无量寿经》中说:“佛心者,大慈悲是” 。意思是说,佛心体现在大慈悲上,所以佛心的本体就是大悲。

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大悲心是如何发起的呢?是由于见到众生在六道轮回时造作恶业、受种种的苦,以此激发起慈悲心来。这种慈悲心不同于世间的慈悲的,我们世间也有一些非常有同情心的,看到别人生病无钱医治,或者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我们也会做些慈善,会帮助别人,但是这种慈悲心是比较小的、是受局限的。而且是有分别的,在时间上也是非常短暂的。这里说的因众生而起大悲,这种悲心是出世之悲,就是我们常说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为这种慈悲心普摄一切的众生,没有任何的遗漏;并且对一切的众生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的分别,没有增加任何的条件。

就像释迦牟尼佛看一切的众生,如同他的独子罗睺罗一样。他把一切的众生都当成他的独子,包括魔王波旬在内,也是佛要度化的众生。没有因为是波旬佛就舍弃他,没有置他于死地也没有舍弃他,也是要等他因缘成熟来度化他。包括提婆达多,佛在《法华经》中也为提婆达多授记,当来作佛。而且佛的成就,佛也是非常感恩提婆达多的这种锻炼的。大家也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我们自己的爱子受种种的磨难,有危险的时候,我们作为亲人、身为他们的父母会怎么样呢?肯定的会不顾任何的危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那么如果对待所有的众生,都能像对待自己的爱子一样,这才称得上是大悲心。

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为见众生受苦心生悲悯,发起了大悲心来,就要去救度众生,可是自己的力量不够,所以唯有成佛才有能力去救度众生,于是由大悲而生起菩提心来。菩提心就是愿成佛之心,也可以说就是进趣无上菩提之心,由于大悲心进趣无上菩提之心。

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发了菩提心之后,就可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广修六度万行饶益众生,在利益众生的同时成就自利功德,到自利利他圆满,福慧具足时,就具足成等正觉。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段经文,成佛是由发菩提心而成的,而发菩提心的开始,是由于大悲心的激励,所以说诸佛如来都是以大悲心为体,所以真正发心求菩萨道的菩萨,见到众生受苦,一定要生起菩提心来,这样才能以大悲而生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就佛果。可以说假如没有众生,也就没有办法生起大悲心来,也就没有诸佛。

摘自 宏圆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3》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3》

今天是2010年9月25日,我们水陆前一个月义工大会。每年这个水陆前的一个月,我们都有义工大会,这个义工大会,大部分的人国语都听得懂;一些年岁大的老菩萨,在厨房跟我讲:您讲这个国语,我都听不懂,希望义...

为什么有的聪明人坎坷终身

为什么有的聪明人坎坷终身

印光大师文钞原文: 聪明人,均属矜夸,暴露,尖酸,刻薄,其心绝无涵蓄。其人非坎坷终身,必少年夭折。汝宿生多幸,培此善根,当极力培植,庶可有成。聪明人,最易犯者唯色欲,当常怀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若...

海涛法师《放生的真实意义》

海涛法师《放生的真实意义》

我们今天要做好事,好事,就是利益众生的事情。佛教给我们的教育是什么?利益众生!只要确实做到,你的生命一定能得到快乐。如果一个人自私,只想着自己,反而得不到快乐。世界上一切的痛苦全是自己来自人类的自私自...

星云大师《忏悔祈愿文》

星云大师《忏悔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弟子至诚恳切地匍匐在您的座前,向您发露忏悔:从无始以来,我身业所犯的杀盗淫妄,无数无量;我口业所犯的恶语两舌,无穷无尽;我意业所犯的贪瞋愚痴,无边无际。 现在只有仰仗佛陀您威神加被,...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22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22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22:舍利至本住处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舍利金刚身,通体蕴神灵。有缘珍相遇,长驻本住处。相约舍利依大乘,...

劝进行者的四种功德利益

劝进行者的四种功德利益

你劝勉他人修净土,有个前提,你必须自己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你自己都没有信心,你是很难劝别人的。而且你有信心,你自己还要来专修念佛法门。如果你修其他的法门,你想要劝别人修念佛法门,也很难。自己首先产生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