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敏法师:什么是“行普贤之​德”?

常敏法师答:《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行普贤之德,是普贤菩萨以普贤行愿力故,也就是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劝请善财导归极乐世界。行普贤之德,这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第二十二愿还向之愿所成就的,普贤之德不是指一个人的名字,是指弥陀二十二愿之功德(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普贤菩萨行普贤之德,是以十大愿王劝导当时的善财童子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导归西方极乐世界。这种普贤之德是来自于阿弥陀佛二十二愿的还向回向的功德,也就是说,普贤菩萨的行愿品,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都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二十二愿所成就,是乘愿再来的,就是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积累善本就是以弥陀本愿,作为自己的功德,乘愿再来,广度众生。披弘誓铠就是以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为己愿,作为德本,广度众生。我们常会想,觉得这个娑婆世界不好,比较嫌弃,我们去了净土,就不想再来了。可是,往生极乐世界以后,应二十二愿誓愿力(二十二愿是四十八愿中的一愿),自然就会披弘誓铠,积累德本,行普贤之德,广度众生。

《普贤菩萨行愿品》我们可以常看看: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慧律法师《临终切要》

慧律法师《临终切要》

○本段为《临终备览》之纲领和重点,没时间阅览长篇大论者,读此《临终切要》,既可省时,亦可大大获其临终助念之益,有心人切莫等闲视之。 一、病重时 1、劝慰病者放下万缘,助其完成遗愿,以免挂碍执著。 2、...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三讲:三心章,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三讲:三心章,

《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三讲:三心章,至诚心一 讲解:纯祥法师 佛法是解决最根本的苦恼问题,苦恼体现在身、心上,主要还是心上。净土法门的往生虽然从佛开始,落实在...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04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04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404:舍利出布施声等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舍利金刚身,通体蕴神灵。无声胜有声,如闻布施音。慈悲布施依大乘...

祭祀祖先应该用素食

祭祀祖先应该用素食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习行既久,不知其非,反以为礼。故祭天地,祭祖宗,奉父母,待宾客,皆以肉为表示诚孝恭敬之物。世间圣人,不说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理,亦随顺俗情而行,又复谆谆于仁民爱物之道。推圣...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43

印海法师:《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43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43) ◎ 印海 著  三、不堕邪见,邪见是不信三宝功德,不信因果业报,不信有凡夫、圣贤,不信有六道轮回。因此广造众恶。所谓...

心作心是之义

心作心是之义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佛,正觉世间也。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有情世间也。亦名十法界。此十法界,虽则圣凡各异,苦乐悬殊,而其本具之真如佛性,固自一如。但以用心各别,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