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敏法师:什么是“行普贤之​德”?

常敏法师答:《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行普贤之德,是普贤菩萨以普贤行愿力故,也就是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劝请善财导归极乐世界。行普贤之德,这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第二十二愿还向之愿所成就的,普贤之德不是指一个人的名字,是指弥陀二十二愿之功德(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普贤菩萨行普贤之德,是以十大愿王劝导当时的善财童子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导归西方极乐世界。这种普贤之德是来自于阿弥陀佛二十二愿的还向回向的功德,也就是说,普贤菩萨的行愿品,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都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二十二愿所成就,是乘愿再来的,就是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积累善本就是以弥陀本愿,作为自己的功德,乘愿再来,广度众生。披弘誓铠就是以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为己愿,作为德本,广度众生。我们常会想,觉得这个娑婆世界不好,比较嫌弃,我们去了净土,就不想再来了。可是,往生极乐世界以后,应二十二愿誓愿力(二十二愿是四十八愿中的一愿),自然就会披弘誓铠,积累德本,行普贤之德,广度众生。

《普贤菩萨行愿品》我们可以常看看: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法语: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什么问题都解决

净空法师法语: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什么问题都解决

◎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确实“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时空之内的无量无边的福慧,都在这一句名号当中,所以这一句名号,就是自性,就是真心,就是真如...

【推荐】不眷恋,也不逃避

【推荐】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地逃避现实,才能够离苦得乐。「苦」这个字,听起来好像只是一种舌头所尝到的味觉。其实佛法所说的「苦」,并不一定是感官上的苦,主要...

往世恶业,今生病因

往世恶业,今生病因

我们如果生病了,我们要思惟,它不是无缘无故的。生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一定你今天生病发烧就是今天的原因导致的。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甚至可以追溯他多生多劫的那种业因。 佛典里面对这个常有描述。比...

圣严法师《信心不退转》

圣严法师《信心不退转》

很多人在参加法会的时候,一唱到发愿文或忏悔偈,就忍不住落下泪来。这是因为在共修的场合,大众修行所产生的气氛、情境,或是发愿文的内容,让人受到感动。这是感动自己有幸能发这么大的愿,也是因为感受到佛菩萨的...

星云大师《广结善缘的几种方法》

星云大师《广结善缘的几种方法》

过去,有的人在路上点一盏路灯跟行人结缘,有人做个茶亭施茶与人结缘,有人造一座桥梁衔接两岸与人结缘,有人挖一口水井供养大众结缘,有人送一个时钟跟你结时间缘,这些都是很可贵的善缘。只要人有善心,自然善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