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敏法师:什么是“行普贤之​德”?

常敏法师答:《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行普贤之德,是普贤菩萨以普贤行愿力故,也就是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劝请善财导归极乐世界。行普贤之德,这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第二十二愿还向之愿所成就的,普贤之德不是指一个人的名字,是指弥陀二十二愿之功德(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普贤菩萨行普贤之德,是以十大愿王劝导当时的善财童子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导归西方极乐世界。这种普贤之德是来自于阿弥陀佛二十二愿的还向回向的功德,也就是说,普贤菩萨的行愿品,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都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二十二愿所成就,是乘愿再来的,就是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积累善本就是以弥陀本愿,作为自己的功德,乘愿再来,广度众生。披弘誓铠就是以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为己愿,作为德本,广度众生。我们常会想,觉得这个娑婆世界不好,比较嫌弃,我们去了净土,就不想再来了。可是,往生极乐世界以后,应二十二愿誓愿力(二十二愿是四十八愿中的一愿),自然就会披弘誓铠,积累德本,行普贤之德,广度众生。

《普贤菩萨行愿品》我们可以常看看: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此陀罗尼,能大利益三界众生

此陀罗尼,能大利益三界众生

佛告阿难。汝当深心清净。受持此陀罗尼。广宣流布于阎浮提。莫令断绝。此陀罗尼。能大利益三界众生。一切患苦萦身者。以此陀罗尼治之。无有不差者。此大神咒。咒乾枯树。尚得生枝柯华果。何况有情有识众生。身有病...

在工作中「默默努力」未必很好

在工作中「默默努力」未必很好

有些佛教徒问我说,把佛法用在工作场合中,是不是就要凡事退让忍耐、不与人争;而且要默默努力付出,别问成果如何;更不应该常常跑到老板面前报告自己做了什么好事。这跟现实社会的成功术似乎刚好相反,是不是佛教...

出家人为何要穿粪扫衣

出家人为何要穿粪扫衣

修行在声闻缘觉修法的时候,要常住尸陀林,尸陀林就是埋死人的地方。在印度死人不埋的,那个地方热,很快就分解掉了,有鸟兽蚂蚁虫吃。还有一种是火化,很高贵的人才能火化,火化之后骨灰洒到恒河。出家人穿的衣服...

钓鱼的血泪忠告

钓鱼的血泪忠告

我当内科住院医师的时候。有一天,在医院爬楼梯看见一位气质很高雅的中年女人,但是她整个人失魂落魄的,走路摇摇晃晃,好像随时会昏倒的样子。我就过去扶她,请问她说:你是不是不舒服呢?我扶你回去,你住哪一间...

净宗法师:唯说念佛 正讲 第五条「三经一致」之

净宗法师:唯说念佛 正讲 第五条「三经一致」之

【正 讲】 第五条 「三经一致」之文   下面第五文。上面是祖师所说的,有没有经典的依据呢?从第五文以下就是经典的依据:第五条文是总说净土...

宣化上人808条语录

宣化上人808条语录

宣化上人语录简介本书共搜集八百余条宣公上人自一九六二年赴美,至一九九五年在美示寂,数十年间对四众弟子所作的开示精要。 每一条的讲述,皆言简意赅,指出修学的要点,不论是修身处世或学道成佛,若能依教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