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修行,圆觉清净境界

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普贤菩萨为与会诸大菩萨及末世一切众生向释迦牟尼佛提了四个问题:(1)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2)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3)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4)若诸众生,于生死中,常居如幻,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

佛答第一个问题:修大乘者,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圆瑛大师认为“远离”二字,即是修法,乃用止观之功,先止息攀缘,亡情息念,次观察诸法,虚妄不实。以此止观之功,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

佛答第二个问题:修大乘者,不仅远离幻境,以幻心离幻境的“幻心”,也要远离。以达到尘亡根尽的境界。

佛答第三个问题:修大乘者,离了幻心后,还要离掉以知幻心的“幻智”。离了幻心,若爱幻智,亦即心病,故复当远离。

佛答第四个问题:修大乘者,离了幻智,心中若有一个离字(即空)。也要远离。最后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佛一口气说了四个离,离境、离心、离智、离空。层层剥尽,步步升高、由浅及深、行布分明、直到诸幻灭尽、寂灭现前。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未成佛前先结人缘

未成佛前先结人缘

【后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一僧曰,汝学佛法,独不闻未成佛果,先结人缘,汝虽明佛法,其如无缘何。 其僧曰,我即终于此乎。傍僧曰,吾代汝为之。问其僧有何所蓄。曰,无他,仅余一衣料...

朝山的意义与功德

朝山的意义与功德

朝山活动的功德 《华严经》云:宁受地狱苦,但得闻佛名,闻佛名功德尚且不可思议,何况能至心称念、虔诚朝拜,功德更是殊胜!古德说:礼佛一拜罪灭河沙,老和尚更是赞叹:朝山一拜罪灭海沙!在佛堂舒服地拜佛,渴...

儿童德育启蒙

儿童德育启蒙

孝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与我,实为一体,我爱自身,应孝父母,能不辱身,便是荣亲。 友爱: 兄弟姊妹,手足骨肉,痛痒相关,休戚与共,兄爱弟敬,和和睦睦,相推相爱,家庭之福。 敬师: 师严道尊,...

宣化上人:为什么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宣化上人:为什么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各位要知道,并不是我们不休息是对的,人家休息是不对的。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我们在以前没有用功修行,所以现在要加油,勇猛精进,向前努力。人家或者用功很久,已经上路,念观世音菩萨,或者不念观世音菩萨,都是一...

星云大师《为警察祈愿文》

星云大师《为警察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要为人民的保姆--警察,至诚恳切向您祈愿。 因为,他们没有魁梧的身躯,却需要具备坚毅的勇气;他们没有强势的地位,却需要负起安民的责任;他们没有英雄的标章,却需要富有冒险的精神;他们...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生活篇》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生活篇》

一等婆媳:如母女般的亲密 二等婆媳:如朋友般的尊重 三等婆媳:如君臣般的严肃 劣等婆媳:如冤家般的相聚 The first-r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in-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