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普贤菩萨之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梵语输跋陀,或三曼跋陀,汉译普贤。菩萨因何名为普贤?《悲华经》说:“我行应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改汝字。名曰普贤。”对普贤一名的解释,历代大师各抒己见,今取唐宗密大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的解释。

(一)约自体说: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

(二)约诸位说: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

(三)约当位说:德无不周曰普,调柔善顺曰贤。

普贤与文殊为释尊的二胁士,普贤侍右,主侍定德门,文殊侍左,主侍智德门。表示如来教法,是行解并进,定慧双修。唐清凉国师对此解释非常透彻。他在华严三圣圆融观中,明二圣三对表法:

(一)普贤表所信如来藏。故《理趣般若经》云:一切众生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初会即入如来藏三昧。文殊表能信之心。《佛名经》说:“一切诸佛,皆因文殊发心故。如善财始见。即发大心。”

(二)普贤表所起万行,一切经中,皆说普贤行愿。文殊表能起之解。故弥勒对善财说:“汝先得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入解脱门,皆文殊之力也。”

(三)普贤表证空出缠法界,《华严经》说:身相如虚空故,善财见之,即得智波罗密者,依体起用故也。文殊表能证大智,显其有智方证理故。

然此二圣,各相融摄,依体起行,行能显理。普贤与文殊,象征学佛要有信有解。信而无解,信是无明;解而无信,解是邪见。因此,这二位大菩萨,在释尊的常随的菩萨众中是不能分离的一对。

文章|摘自明旸法师《佛法概要》

南无阿弥陀佛 🙏🙏🙏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往生在功夫上需要什么条件

往生在功夫上需要什么条件

信因,在因地上修行要深切的相信:我们就是散乱称念弥陀名号,都能成为成就佛果的种子;更何况能够一心不乱的称念,哪能不往生净土呢!以念佛为因,以成佛为果。 净土往生的条件后面也谈到,往生到底在功夫上需要...

【推荐】时时微笑念佛,每一念都改造命运

【推荐】时时微笑念佛,每一念都改造命运

我们无法要求环境都顺我们的心,但是要练习把一切都当作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一切都帮助我们忆佛念佛周围环境越是吵,我心念佛念越好。各种声音都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各种声音都提醒我们念佛。百千种...

净宗法师:唯说念佛 正讲 第六条「弥陀本愿」之

净宗法师:唯说念佛 正讲 第六条「弥陀本愿」之

【正讲】 第六条「弥陀本愿」之文  这六、七、八就是说明前面「《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是要来解释这一句的。这第五是总的,后面就...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四十一集

圣宇法师: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四十一集

第四十一集南无本事释迦牟尼佛(三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三称)所以大家就合掌念阿弥陀佛这样就可以,今天晚上来给同修报告杀生和放生的故事。...

不要把歉疚理想带到棺材去

不要把歉疚理想带到棺材去

每一个人在世间经历数十年的寒暑岁月会有病老死亡的一天。一般人看待病老死亡,常常是不甘愿、不接受、不坦然,感觉到有些志愿还未达成,有些事业还未成就,有些恩惠还没报答,很多事情还没交待不自觉地在佝偻老迈...

星云大师《向药师如来祈愿文》

星云大师《向药师如来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请您垂听我的报告,今天世界上的苦难实在是太多了! 烧杀掳掠的侵犯,贪官污吏的迫害,政治经济的动荡,地水火风的灾变,往往使人们在瞬息之间,失去了所有的一切。 那四大不调,缠绵病榻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