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32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偈颂(32)

第三讲  ⑧

果平法师 讲授  
 
勤修六度

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

勤修清净波罗密是不忘菩提心的第四因。

“勤修清净波罗蜜”,这里的波罗蜜,就是指六波罗蜜,也就是六种能够抵达彼岸,能够究竟成佛的方法。哪六种呢?是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智慧波罗蜜。菩萨行者要精勤修学此六种菩萨行,依靠这六种清净到彼岸的方法,就能够圆满觉悟。

这六种波罗蜜,通常称为六度。前面的布施度,持戒度和忍辱度,是为我们培植福德的;后面的禅定度和智慧度是为我们培植智慧的。作为一个修道者,应该要福慧双修,中间的精进度是既通福德又通智慧。也就是说培福报,如果不精进,福报的功德作不下去。修智慧,如果不精进,最后也开不了悟,所以精进度是既通福德又通智慧的。也就是说,在修学福慧中,必须依靠精进的助行。

在讲六度的时候,排在最前面的布施度,相比于持戒度,要容易修持一点。按照《入中论》的说法,修持六度后后难于前前。比方说一个人如果有钱,叫他行一点布施还是容易的,只要有一点善心的人都做得到。但是如果叫他持戒,诸如不要杀生,不要吃肉,不要饮酒,就比较难了。所以修行持戒要比修行前面的布施困难。

有的人,他虽然能持戒,能够严以律己,对事情能够一板一眼地去做,但叫他忍辱又困难一点。有一个故事,说山上有两个修道的人,专修苦行,每天两个人非常严格地闭门自修,除了过午不食以外,连多的衣服都不会穿,非常严谨地在修行。

一天,天下大雨,把两个修道人用来打坐的茅草给淋湿了。天晴以后,他们就各自开始晒茅草。为了茅草能早点晒干,两个人都想多占一点地方。其中一个道人手脚快,很快把茅草铺开一大遍,占了另外一个修道人的地方。另外一个修道人一看,非常生气,就跳起来大骂,说你晒茅草,怎么能够拿到我房门口来了?说话语气非常不客气。结果对方也不示弱,两人便开始互相谩骂,最后各不相让,终于打斗到了一起。

你看,就一点小事,如果不修忍辱的话,也能让两个修道人勃然大怒,搅乱修道人平静的心。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对自己要求好像很严格,但如果有人触犯到他的利益,就嗔心大发,心不调柔。所以相比于持戒度,忍辱度又要难一点。

在修前三度的时候,都必须配合精进度。后面的禅定度和智慧度,又比前面几度更难一点。依赖前面福德的培植,才有后面智慧的开发。

在讲《普贤行愿品》的时候,我们说普贤菩萨发每一个愿都要说“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就是普贤菩萨的誓言,就是他的披甲精进。普贤菩萨就像一个斗士一样,一旦进入了菩提场,就决无退却,只能勇往直前。

恒不忘失菩提心。以此念念之中,恒常不忘当初发起的菩提心,以菩萨六度为具体行持,以菩提妙心为依护,最终圆成佛道。

以上为成就菩提心的顺缘。

断除罪障

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这一句叫做断除罪障。前面是希望我们自己有如上的顺缘,能够发菩提心,这一句是希望我们能断除违缘,以便发心顺利。因为有时候,如果有违缘的障碍,自己的善心是发不起来的,更不要说菩提妙心了。

“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我们在发愿里面,希望违缘障垢尽皆消除,无有遗留,毫不剩余。所有的功德妙行都能成就,一切善行皆能圆满,以此来实现不忘菩提心。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圣严法师:人格在寂寞中升华

圣严法师:人格在寂寞中升华

一个寂寞的人,虽能引起他人的同情;但人之对于寂寞的境遇,总是容易引起哀伤的情绪。所以寂寞的境遇,总是不受一般人所欢迎的。 但是,人而真正能够忍受寂寞,安于寂寞,乐于寂寞,并且愿以寂寞为其终身之良友者,...

圣严法师《平安符》

圣严法师《平安符》

我有一次坐出租车,看见驾驶座上方挂着十八王公、行天宫等三、四个祈求行车平安的平安符。结果司机老是超车、超速,我劝告他开慢一些。 他听后却说:放心,我开车平安得很,从来没有撞到过人。 我告诉他:你是平安...

常修梵行,为了临终一念

常修梵行,为了临终一念

特别要注意临命终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愿非常重要,那个时候的思想非常重要,那个时候是不是还能念佛、念法、念僧,那是非常地重要!那叫最后关头,也是我们一生总结时候算个帐吧。 在算总帐的时候,业多了,障到你...

宣化上人:皈依三宝

宣化上人:皈依三宝

皈依,这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初步。可是这一初步,你们要向前勇猛精进,不要向后退转,这才是成佛的一条道路。你若向后退转,还会堕落三途,流浪八难。所以说: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

圣严法师《每天忙不完?》

圣严法师《每天忙不完?》

现代人的生活步调非常快速,时间也显得不够用。事实上,时间是够用的,端赖我们有没有使用时间、享用时间的智慧。 有位居士老是抱怨她忙得要死,我问她究竟忙些什么?她说:我每天忙着买菜、煮饭,还要忙着看电视等...

广钦老和尚开示录

广钦老和尚开示录

◎行持语录 这部份开示,是从一九七八年冬季开始,至一九八一年秋季,共历整整三年,其中地点,曾记有福利社、寺务处、客堂或大殿等,福利社即在今之般若亭下,其他地点,都在现在大雄宝殿前面的广场上,当时正逢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