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和尚朝山得文殊菩萨化身送供

虚云老和尚(1840—1960)是现代禅门巨匠,俗姓萧。世居湖南湘乡。父玉堂,母颜氏。清道光初年,父宦游闽,曾佐治永春州幕。父母年逾四十尚无子女,其母赴城外观音寺祈子。见寺宇残破及东关桥梁失修,发愿兴建。是日晚父母同梦一长须着青袍者,顶观音跨虎而来,跃卧榻上。夫妻惊起互告对方,不久遂有身孕。翌年父移佐泉州府幕。道光二十年(1840年)七月二十九日寅时,虚云和尚诞生于泉州府署。初堕地,为一肉团。其母大骇恸,以今后无复举子之望,遂气壅死。翌日有卖药翁来,打破肉团,得一男婴。由庶母王氏抚育成人。

虚云和尚出家之后,精进勇猛。光绪年(1882年),和尚深感出家以来,道业无成,生起惭愧之心。又念及父母的辛劳及母亲的早逝,为报父母之恩,决定从普陀山出发,发心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山。

虚云和尚一路称念菩萨圣号,三步一拜,至光绪九年(1883),拜至黄河铁卸渡,又过光五陵。腊月初二,和尚渡过黄河,天色已晚,四无人烟,不敢前行。虚云和尚见路旁有一摆小摊用的茅棚,尚无人居。便决定在此暂住歇脚。是夜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次早举目四望,一片琉璃世界,积雪深盈尺,无路可行。因过往无人,亦无法辨别方向。

又因积雪无法继续朝拜,虚云和尚只得打坐念佛。由于草棚没有遮拦,又无饮食,和尚饱受饥寒。为了取暖,他便蜷伏茅棚一角。大雪纷飞,和尚饥寒交迫,虽奄奄一息,仍不忘提起正念。一连三日,飘雪不止,和尚渐渐限入昏迷状态。初六之后,雪止天晴,和尚已口不能言。初七那天来一乞丐,见和尚卧雪之中,知道是寒冷所致,乞丐随即将雪拨开以围棚草烤火煮黄米粥。送和尚吃,和尚得暖气得以复生。

乞丐问虚云和尚朝拜的去处,虚云告诉他从普陀出发朝礼五台的过程;和尚又问乞丐的情况,乞丐告诉他说,他姓文名吉,从五台山来,欲回长安去。虚云和尚问文吉到五台如何找他。文吉告诉和尚,五台山僧都认识他。虚云和尚又问此处至五台的距离。文吉告诉和尚,有两千里路程。文吉又以黄米粥为虚云和尚调养身体。文吉问虚云和尚拜名山有何要求。和尚说:“生不见母。以报亲恩。”文吉见和尚身背行李,又加之天寒地冻,劝其不必再拜,虚云和尚意志坚定,不为所动。乞丐深为感动,劝虚云和尚按其来时足迹行进,以免错路。

虚云和尚辞别乞丐,继续前行,途中在洪福寺挂单。光绪十年(1884年)正月初三,虚云和尚告别寺僧,继续朝拜,是日晚,虚云和尚至盂县城内小南海寺挂单,不许留宿。虚云和尚只得露宿城外路边。和尚夜晚腹痛难忍。全身发冷。初五发生痢疾,但每日仍然坚持朝拜。至十三日因病已不能前行,只得在黄沙岭一破庙中歇脚。虚云和尚痢疾加重,日夜腹泻数十次,不进饮食,行动无力。因庙在山顶,人迹罕至,虚云和尚只得闭目待毙。十五深夜见西边墙下有人燃火。虚云和尚以为是土匪,细看见是文吉,心中大喜,急呼唤文先生。文吉执火来照询问和尚为何还在此处。虚云和尚便将经过告诉了文吉。文吉一边安慰虚云和尚,一边给和尚倒水喝。此晚由于得见文吉,虚云和尚遂感身心清净。十六日文吉将虚云和尚之污秽衣服换洗并给一杯药喝。十七日病退,食黄米粥二碗,身出大汗,内外轻快。十八日疾病痊愈。虚云和尚对文吉两次蒙难相救深为感恩。

文吉告诉虚云和尚,他已从长安返回,井劝虚云和尚一起行走到五台。虚云和尚已许下三步一拜朝五台的宏愿,不愿随文吉一起前往。虚云和尚说:“先生美意可感,但我出世不见母亲,母为生我而死;父仅得我一子,我竟背父而逃。父因我而辞官,而促寿。昊天罔极,耿耿数十年矣!特此发愿朝山,求菩萨加被,愿我父母脱苦,早生净土。任他百难当前,非到圣境,死亦不敢退愿也。”

文吉说:“你诚孝心坚固,十分难得。我今回山也没什么急事,我愿代你背负行李,伴送行程。你但前拜,轻松许多。”

虚云和尚对文吉说:“若能如此。先生功德无量。倘我拜到五台。愿以此功德。一半回向父母,早证菩提。一半奉送先生。以酬救助之德。如何。”文吉说:“不敢当,你是孝思,我是顺便,不必表谢。”文吉跟随虚云和尚照应四日。虚云和尚的病已减轻许多。

十九日扶病起香。从此背物做饭等事务都由文吉负责。虚云和尚因外无物累,内无妄念,身体日渐强健。至二月底到太谷县离相寺挂单。寺院只是同意和尚挂单,拒绝文吉入住。文吉见状便告诉虚云和尚,这里距五台不远,他先回去。虚云和尚的行李自会有人代送上山。

虚云和尚留住片刻,勉强吃了半碗面,便告辞而去,到街上寻找文吉,也没有见到。当时正是四月十八,夜月正明,虚云和尚欲追赶文吉,星夜向太原府拜香前进。因心急起火,次日脑热,鼻流血不止。二十日到黄土沟白云寺,知客见和尚口流鲜血,不准挂单。二十一晨至太原极乐寺,亦不挂单。二十二早出城礼拜,在北门外遇一叫文贤的青年僧人。见虚云和尚近前招呼,便接过拜凳行李请进寺内,相敬如亲,领到方丈相陪茶饭,并邀请虚云和尚在此常住。

虚云和尚告知文贤其发愿缘由,文贤对他敬爱有加,坚留十日才放行。临行时文贤送给和尚衣物旅费,和尚坚辞不受,文贤便代携拜凳相送十余里,洒泪而别。时至五月初一日,和尚向忻州前进。一日早,在途中拜香,后面来一马车,缓行不越前。车中官人下车,要求为虚云和尚代送行李,和尚十分感激,便交由官员代送。和尚又安心拜香前进,心无旁骛。不久便拜至官员营部。官员热情招待虚云和尚,云公休息三天,随后告辞而去。官虽送路费礼物也不接受,官员便派兵将行李钱物送至显通寺。

五月底,虚云和尚拜至显通寺,先在该寺住下继而到附近各刹进香。虚云和尚逢人便问文吉其人,却无人知道。后与一老僧说及情由。老僧合掌说:“文殊菩萨化身也。”和尚恍然大悟。虚云和尚于二十二日起香,两日拜至东台。在月朗星辉之夜,虚云和尚进石室上香。在室内朝夕礼诵,禅坐七日。六月初一日回显通寺,初二起香拜华严寺,初三拜北台,在中台过夜,初四拜西台。初五回显通寺,初七拜南台并在南台打七,十五下台回显通寺。至此,虚云和尚为超生父母,拜香三年的宏愿胜利结束。

此三年中,除为疾病所困、风雪所阻不能拜香外。和尚一心正念,坚持礼拜。途中虽历尽艰难,和尚亦心生欢喜。每每藉境验心,愈辛苦处,愈觉心安。因此才悟古人所谓消得一分习气,便得一分光明;忍得十分烦恼,便证少分菩提。

我在扬州高寺挂单时,当代禅宗高僧德林老和尚曾对我说,如果有人能诚心朝拜五台,文殊菩萨会“迎一千(里),送八百(里)”。我想,虚云和尚发愿朝礼五台途中,虽遭遇千辛万苦,但他丝毫不为所动,坚持三步一拜而行。他正是以自己的至诚之心感动了文殊菩萨。因此文殊菩萨便在其急难之时,分别化现为乞丐和高僧相助,使其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从而顺利完成朝拜五台的任务。

其实,诸佛菩萨早已发过大愿,若有人以虔诚之心念诵或朝拜诸佛菩萨,诸佛菩萨一定会随缘赴感,度脱众生永离苦趣。只是我们凡夫俗子有时虽有宏愿在心,但缺乏虚云和尚那种坚定信念,终不能感得诸佛菩萨的示现。

虚云和尚朝山得文殊菩萨化身送供的故事,使我们真切的感受到诸佛菩萨宏愿的真实不虚。假使我们都有虚云和尚的至诚之心和不畏艰难险阻的吃苦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蒙诸佛菩萨加被,常处于诸佛菩萨的慈光照耀之中。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淫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断恶修善、共戒邪淫、广积阴德、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破除迷信的色彩

宣化上人:破除迷信的色彩

我觉得中国佛教有很多迷信的色彩存在,有些不合情理的事情,令人起怀疑而不信佛。这种种的地方,必须要改革,如果不大刀阔斧修正一番,佛教的前途就不堪设想了! 譬如上庙烧香,认为烧香越多,功德也就越多,其实这...

殊胜的文殊八字咒

殊胜的文殊八字咒

《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云:『金刚菩萨善男子若人闻此法宝藏经。不能受持读诵书写供养。不为他人广说利益。不传与人此陀罗尼者。此等诸人亦不能发众生无上菩提之心。如此人...

诫心外求法

诫心外求法

只求心不外驰,念念与佛号相应。若或心起杂念,即时摄心虔念,杂念即灭。切不可瞎打妄想,想得神通,得缘法,得名誉,想兴寺庙。若有此种念头,久久必至着魔。若不与汝说破,恐汝以此为好念头,妄想日日增长,必定...

方海权:教育子女应从何入手

方海权:教育子女应从何入手

方海权:教育子女应从何入手 ——摘自《人生改造命运要义》    人与天地合称三才。但是,人如果没有教育,没有知识,不懂得做人应该仁、义、礼、智...

印光大师嘉言集

印光大师嘉言集

1、念佛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能如是,则妄念无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依此而行,决无歧误。(增广卷一复永嘉周群铮居士书) 2、念佛不...

星云大师《佛教对时空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时空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的指引,让我们有殊胜的因缘在这样的时空里听闻佛法,我今天要和各位讲的题目就是:佛教对时空的看法。 时空,包括了时间和空间:时间是往古来今,竖穷三际的;而空间则是百界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