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文殊、普贤尚且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普贤菩萨在《行愿品》里面说,他说一个人到临命终时,一切诸根皆悉败坏。人到死了没有几天,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五根都烂掉了,都坏了。身体渐渐变成枯骨,骨头变成灰,灰再化成泥土消失了,没有了。所以我们的身根是假的、是虚妄的,是幻有而不是真有,是无常,不是常常存在的,不是金刚不坏身!身且无常,身外之物哪一样你能保持得住?你的名闻利养,你在世间种种的地位,你的多大这些财富,你的产业,你的眷属,没有一样你能够带得走!到后来都要散掉的,这点你要觉悟。菩萨跟我们讲「唯有愿王,不相舍离」,这个愿王当然是指的十大愿王。你要是能够像普贤菩萨发这个十大愿王,到你临命终时什么都带不走,愿王跟著你。就像阿弥陀佛在因地里面所发的四十八愿,他生生世世没有一样东西会常跟著他的,唯有这个四十八愿。四十八愿也是愿王,生生世世不相舍离!所以今天有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果报。由此证明,这个愿力不可思议,愿力是修行的先导!好比它在那里引路。我们出外面去旅行,对於那个地方不太熟悉,我们请个向导,愿力彷佛是向导,导引著我们往前精进。

极乐世界不要说别人,等觉菩萨尚且发愿往生,我们想想,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等觉菩萨里面只要一提起来,哪个不知道文殊、普贤?我们看看文殊、普贤他所发的愿。普贤菩萨有一首颂,这首颂就是他发愿往生的,他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安乐刹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文殊菩萨求生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偈子,与普贤菩萨可以说完全相同,就是简略了一点,它是五言颂,「愿我命终时,尽除诸烦恼,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我们看这两位大菩萨,都是等觉菩萨,他们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自己想想,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在道业上、在学问上、在德行上、在福报上,哪一样能够比得上文殊、普贤?文殊、普贤尚且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如果还要麻木不仁,还要不愿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不是太愚昧了吗?

佛说阿弥陀经(第十六集)1983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档名:01-001-0016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方寸心间的抉择

方寸心间的抉择

三国时代,东吴的孙权对佛教素无信仰,有一位印度的出家人康僧会到吴地(今江苏省吴县),在街头设立佛像,低头焚香膜拜。当地的百姓,以为他是妖异,上状告之。孙权耳闻这桩怪事,派人召请康僧会入宫。 孙权问他...

宣化上人:学佛法是出世的法财

宣化上人:学佛法是出世的法财

学《楞严经》,以及听经、念经,我们都要有一种忍耐心,不要生疲厌的心。你们要知道,你看那个树是一天一天长大的,那个花是天天你去用水给它浇的,它才能开花,才能那么样地美好。我们小孩子也是一天一天教导成的、...

药师山·紫虚居士:修行中的魔事问题

药师山·紫虚居士:修行中的魔事问题

修行中的魔事问题 药师山紫虚居士 壹、前言 很多人常说打坐会「着火入魔」,那什么情况叫着火入魔?「着火」与「入魔」是两件不相同的事情。「着火」是打坐时用错心念...

【推荐】全家人往生西方,成为真正的净土眷属

【推荐】全家人往生西方,成为真正的净土眷属

陈性良,字锡周,是印光法师的在家弟子,与印光法师因缘甚深,多有书信往来。(参见文钞《与陈锡周居士书》) 其夫人胡氏往生后,印祖专门写一篇文章《陈了常优婆夷往生事迹兼佛性发隐》,发其佛性,及助念之隐义...

不再为世间所囚缚

不再为世间所囚缚

唐朝的曹山本寂禅师,是福建泉州莆田人,从小学习儒学,十九岁在福州灵石山出家,法名本寂,二十五岁受具足戒。之后前往洞山良价禅师座下参学,并且得到法要;后来在江西抚州荷玉山开堂说法,因为思慕曹溪六祖惠能...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五讲:二行章,正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五讲:二行章,正

《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五讲:二行章,正杂得失 讲解:纯祥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上一节讲了正行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所选择的,行正行就是随顺佛愿、随顺佛语、随顺佛教、随顺...